谢程;张兰杰;张炜煜;杨雪;李春影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例脑卒中合并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本组PV并发脑梗死14例(14/19,73.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2例(12/14,85.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2/15,13.3%);脑出血2例(2/19,10.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1/19,5.3%).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13/19,68.4%),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的出血灶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③本组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脑卒中痊愈7例,显著进步11例,无效1例.结论 脑卒中合并PV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和SAH较少,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子斌;宋彦峰;陶伟;张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科自2005年开展利用YL-1血肿粉碎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结区)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本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结区,血量>30 ml)患者207例,外科住院开颅手术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均为6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扫描确诊.
作者:宫旭海;肖岷;李雪松;杨彩云;周秀玉;段雪峰;王铁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体会,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与总结65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老年患者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和监测,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手术允许的范围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痊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阴囊水肿8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疼痛2例.随访1年至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做好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囊肉瘤肿块体积一般较大,钼钯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结论 叶状囊肉瘤多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病史多较长,或肿块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肿块大、且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锐利,是诊断叶状囊肉瘤的重要依据,但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鉴别.
作者:陈志华;向述天;苏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等国内外的有关学术团体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cTn临床应用建议或导则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一致认为,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时的确诊标志物.
作者:邢怀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14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780例和对照组700例,观察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和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护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认真、详细、全面、系统的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使患者向疾病康复良性发展,减少冠心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临床疗效.
作者:常淑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和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其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显效率82.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抑郁药物.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g,隔天1次,并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d,且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第3个疗程时,西替利嗪改为隔天口服1次,每次10 mg.对照组单独口服西替利嗪10 mg,隔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另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总有效率为63.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不同的注射途径注射对比剂对颈部CTA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经左上肢、右上肢及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观察经不同途径注射对比剂时颈部CTA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不同的注射途径中,以经下肢静脉注射时为佳,经左上肢静脉注射时较差.下肢静脉注射与上肢静脉注射,颈部动脉显示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CTA成像,选择经下肢静脉血管注入对比剂,能显著降低颈部静脉干扰和伪影,可以很好地显示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起始部的观察效果更好.
作者:孙卫红;王涛;徐青松;陈刚;朱磊;郝敬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0)于创面涂0.5%达克罗宁SD-Ag霜、B组于创面涂1%达克罗宁SD-Ag霜、C组于创面涂SD-Ag霜约1 mm.结果 A组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副反应.结论 磺胺嘧啶银(SD-Ag)霜中加入达克罗宁,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缓解烧伤患者的痛苦.
作者:麦亚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选择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qn总疗程1年,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6~12个月后,TC、LDL-C、TG降低(P<0.05),HDL-C升高(P<0.01);颈动脉的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尤以12个月后改变显著(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减少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耿桂玲;李忠梅;李以菊;常玉婷;杨延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6 h后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该病占脑梗死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关依达拉奉或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已有许多报道.为探讨二者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笔者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4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并与单用依达拉奉联治疗的患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新;贺雪琴;贾平方;郭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前后BNP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分为PCI治疗组68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8 h、治疗4周脑利钠肽素变化.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CI治疗组与药物保守治疗组治疗前P>0.05,治疗18 h与治疗4周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BNP均显著升高,充分说明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有这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做为临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常规检查.经PCI治疗后,BNP值下降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P<0.05有显著差异性.说明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早期应用PC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冠脉循环,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不仅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而且受患者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避免义齿过早再修复.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科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186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6例和直视下胆囊切除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两组在观察内容统计并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经严格的术前评估,谨慎选择病例,细致的手术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直视下胆囊切除术.
作者:吴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作者:张瑞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应对策略,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从本市4所医院在手术室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随机抽取7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内认可的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将收集的资料通过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显示在工作量及时间方面和压力总分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及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诸多手术室工作压力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引起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增加的相关因素存在,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乃至影响护理质量.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提供继续教育和参加应对工作压力能力训练的机会;护士要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学会自我减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邓新连;赵砚霞;王清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与面神经电图(ENG)在Bell's麻痹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6例Bell's麻痹患者行BR和ENG检查,并对32例BR缺如、5例病初M波未引出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 BR阳性率为100%,ENG阳性率63.8%(P<0.01).结论 BR与ENG均能反映面神经损害的严重程度、部位及预后,BR在早期诊断中更敏感,两者结合临床价值更大.
作者:张红;秦美华;毛继芳;韩敬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沙氏扩张器治疗242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结果 共行扩张治疗647例次,平均2.67次/人.有效率99.1%,痊愈率达87.6%.结论 采用沙氏扩张器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林焕雄;蔡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患者采用囊腔内注射氯丙嗪治疗,注射剂量一般0.1~0.3 ml.结果 总治愈率达90%.结论 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可靠,治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关锡瑞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