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5年晴隆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郑云;孙启刚;魏江;周菊

关键词:乙型肝炎, 流行特征, 发病率,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晴隆县2011-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晴隆县累计报告乙肝病例5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87/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9.37/10万、48.43/10万、23.82/10万、22.25/10万和21.23/10万.乙肝发病以16~60岁人群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4.70%,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病例数比为1.13∶1.发病高的职业为农民,占88.89%;学生次之,占3.83%.发病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高峰.全县14个乡镇均有病例,县城城区及其周边乡镇发病率远高于边远乡镇.结论 晴隆县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农民、学生为乙肝发病重点人群,应加强对这些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株洲市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及尘肺病诊断情况

    目的 了解株洲市三种粉尘(指煤尘、矽尘、石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及相关尘肺病诊断情况.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株洲市2016年开展的粉尘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及2007-2016年尘肺病诊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已开展此三种粉尘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121家,体检人数3 310人,检出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412例,检出率为12.45%.新发尘肺病人62例.结论 株洲市粉尘作业健康监护结果不容乐观,尘肺病人在株洲市职业病人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

    作者:朱海林;尹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2-201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为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阿勒泰地区2012-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 364例,总发病率44.13/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1.84/10万、121.93/10万、27.25/10万、10.42/10万、9.21/10万.该区所辖的1市6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高为哈巴河65.77/10万、低为布尔津13.41/10万.年度发病趋势呈双峰特点,出现春季、冬季两个高峰.2012年至2016年,15岁以下儿童病例分别占年度病例数的82.39%、90.81%、79.41%、93.75%、80.00%,其中5~14岁组的占比分别为69.81%、81.09%、63.53%、65.63%、51.67%.结论 应加强阿勒泰地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巴合提·叶仁;毕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2-2016年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本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特征并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为提升监测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对南京市2012-2016年本地AFP病例进行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南京市本地AFP病例共计115例,各年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报告发病率EAPC值为5.68,P> 0.05;0~4岁人群发病率EAPC=-3.17,P>0.05;5~9岁人群发病率EAPC=39.32,P> 0.05.结论 南京市仍需继续提高AFP病例监测敏感性和管理质量.

    作者:黄琦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6年广西51家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现状,探讨提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对2016年广西51家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开展介入手术的医院开展介入辐射防护现状调查.调查内容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DSA设备配备的辅助防护设施状况.结果 外照射常规个人剂量监测率100.0%,第二剂量计监测率为51.7%;个人防护用品铅防护服和铅围脖的使用率为100.0%,铅眼镜使用率为5.3%,铅防护帽使用率为6.4%;51.4%的DSA设备能配齐四种辅助防护设施.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较淡薄,安全防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对他们所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监督,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作者:覃志英;唐孟俭;韦宏旷;谢萍;陈掌凡;董颖;陈发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目的 了解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社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照其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研究组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行为方式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之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的行为方式改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上述各类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行为方式,积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病情控制.

    作者:李康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5年随县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随州市随县中小学生和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有针对性制定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随县19个镇在校学生及15岁以上居民,采用疟疾防治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2015年共调查2 674人,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0.95%.知晓率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与文化程度有关,学历越高则知晓率越高;与职业无关,在校学生与居民知晓率无差异.调查的五个疟疾防治知识点中,“你或家人得了疟疾怎么办”的知晓率高,达87.32%;“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的知晓率低,为72.47%.获得疟疾相关知识的途径,中小学生主要为宣传单(87.6%)和黑板报(79.5%),居民主要为宣传单(78.5%)和通过别人(主要是在校学生)口传(67.8%),其次为健康宣传栏(42.6%).结论 随县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卓有成效,中小学生和居民知晓率均达到了消除疟疾考核标准要求,但人群对如何预防的知晓率偏低.今后应该把外出务工人员作为重点宣传教育对象,重点加强预防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志保;李凯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茂名市2016年城区学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茂名市城区学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茂名市全部城区学校中小学76 908名年龄在7~18岁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利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 茂名市城区学校中小学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62%,其中男生为18.67%,女生为11.40%,男生高于女生(x2=751.89,P<0.05);学生营养不良率为9.74%,其中男生为10.26%,女生为9.03%,男生高于女生(x2=31.96,P<0.05).小学段(7~12岁)、初中段(13~15岁)和高中段(16~18岁)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7.47%、16.55%和11.2%,营养不良组和肥胖超重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7、227.92和403.65,P均<0.05);营养不良率分别为:7.26%、11.56%和12.96%,营养不良组和肥胖超重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5.52、17.11和518.83,P均<0.05).结论 茂名市城区学校中小学学生的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问题并存,超重肥胖较为突出.建议在制定措施加强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的同时要兼顾改善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冯演东;陈水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西1999-2014年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失败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登录中国知网,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20日发表的狂犬病流行病学文献,从中筛选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市、县(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有关文献,再筛选出有描述暴露后预防处置失败病例的文献.结果 共检索得广西的狂犬病流行病学文献46篇,经二次筛选保留符合筛选条件28篇.省级文献报告狂犬病死亡1 234例,有疫苗免疫史262例(占21.23%);有免疫史患者中以注射4针疫苗的例数多(占53.05%),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14例(占5.34%).市、县(区)级文献报告狂犬病死亡2459例,有疫苗免疫史364例(占14.80%);有免疫史患者中以注射4针疫苗的例数多(占38.46%),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39例(占10.71%).28篇文献共描述了8种处置失败原因.其中描述伤及头面部、暴露后未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不按规程接种疫苗为处置失败原因的文献数分别占报道文献数的35.71%、32.14%和28.57%.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失败受多因素影响,需要加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技术培训,有条件可选用品质更高的狂犬病疫苗.

    作者:沈平;杨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在某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在某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某制鞋企业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并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分析其危害程度.根据原理分析寻找关键性的职业病危害控制点,采取预防控制技术进行效果验证.结果 该制鞋企业涵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众多,化学毒物、噪声和粉尘、局部振动以及紫外线都存在超标点,而高温环境检测结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其中化学毒物主要包括甲苯和二甲苯、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醇、一氧化碳等.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以及管理防护几个角度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并展开监控,使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得到控制.结论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HACCP方案具有显著的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效果.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4-2017年柳州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柳州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状况,为进一步制定改善教室照明环境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每年抽取柳州市区10所中小学校20间教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柳州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的照度合格率逐年提高,但是照度均匀度合格率却较低,自然光下,小学教室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为0,中学为6.70%(x2=1.23,P>0.05);在人工照明条件下,小学教室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为8.00%,中学为16.70%,中小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 P>0.05).自然光下,中小学校教室黑板面平均照度均未达标,分别为4581x和4721x,合格率分别为40%和20%,中小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7,P>0.05);在人工照明条件下,中小学校教室黑板面平均照度均达标,分别为5611x和6021x,合格率分别为54.0%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05).结论 柳州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合格率较低,黑板面照度自然光下平均照度不达标,在人工照明条件下照度合格率也无明显提高,应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作者:严志玲;王萍;曾宪柳;谢昌平;蒋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例管理模式实践

    艾滋病患者的医学随访是指对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进行追踪调查,获得他们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给他们提供关怀和帮助[1].相关研究表明,对艾滋病患者提供检测结果告知、随访干预和治疗关怀服务,将有利于降低其传播HIV的概率,减少二代传播和新近感染[2].柳州市199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HIV感染者,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10 85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 599例,HIV感染者6 254例,死亡2 372例.2010年之前,柳州市没有规范性地开展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工作,掌握的病例个案信息量非常少,各防治服务平台的转介意识较差,病例随访比例不足40%.

    作者:刘雪梅;冯献湘;蒋志宇;蓝建国;单桂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西藏林芝地区野生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藏林芝地区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在林芝地区7个区县采集7类共204份野生食用菌进行铅、镉、汞、砷的检测.结果 林芝地区各类野生食用菌不同程度受到镉、汞、砷的污染,其中镉超标率为4.4%,汞超标率为4.9%,砷超标率为6.4%,主要污染品种的超标率分别为獐子菌(21.1%)、松茸(21.1%),其次为大脚菇(19.2%)、青冈菌(18.4%),其它菌(12.0%)和革菇(6.9%),金耳未见超标样品.镉平均含量较高的地区是察隅县,汞平均含量较高的地区是巴宜区和工布江达县,砷平均含量较高的地区是工布江达县.结论 林芝地区野生食用菌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监测.

    作者:杨晓东;尼珍;闻剑;胡曙光;苏祖俭;黄伟雄;曹艳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广西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疫情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流行特征,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确诊甲肝病例44例,罹患率为0.09%.病例主要集中在六碾镇中心小学和六碾镇中学,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3.64%和18.18%.病例以7~17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6.36%.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饮用生水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3.05,95% CI为1.03-9.02).六碾镇自来水厂、镇中心小学和镇中学供应的部分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检测不合格.结论 此次甲肝暴发疫情主要是由饮用水被污染所致,当地要加强饮用水的消毒和卫生监督.

    作者:杨仁聪;刘巍;陆伟才;陈加贵;秦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档暗娼安全避孕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低档暗娼安全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101名低档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频数分析、x2检验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全避孕相关知识与服务知晓率较高,其中“女性一次性交就有可能怀孕吗”知晓率为83.2%、“人工流产对女性以后再次怀孕会产生影响吗”知晓率为81.2%、“避孕套能够重复使用吗”知晓率为78.2%.不同年龄段对于免费获得安全套地点的知晓率,20~30岁组为47.2%、31~40岁组为60.7%相对较高,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1,P=0.001).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婚姻状况暗娼对于避孕套能否重复使用的知晓率,较高的是20~30岁组为82.7%、41~50岁组为88.2%;未婚为84.1%、初婚在婚为80.0%、同居为85.7%;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4,P=0.001;x2=17.59,P=0.025).不同文化程度的暗娼获得正规的检测和计划生育服务地点的知晓率,文盲的认知率低(14.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认知率高(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9,P=0.008).结论 在研究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不高,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暗娼接受政府预防性疾病服务较少,相关服务有待加强.做好安全避孕知识宣传,可降低患性病/艾滋病的危险.

    作者:林勇;符秋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深圳市龙岗区PM2.5颗粒物来源探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大气中PM25颗粒物成分及来源.方法 采集2014-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PM2.5颗粒物,进行浓度及成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FA)对PM2.5中的离子、金属进行分析,探析其污染来源.结果 2014-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PM25质量浓度平均为(0.052±0.029) mg/m3,12种金属成分中占比较高的为铝(57.8%)、铅(21.4%)、锰(11.0%),4种离子成分中占比高的为硫酸盐(67.1%).深圳市龙岗区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二次污染和扬尘等,贡献约占75.0%;其中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城市污染因子贡献占45.1%,土壤扬尘等因子贡献占11.5%,海洋空气因子贡献占10.3%.结论 龙岗区降低大气PM25浓度的重点是加强机动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的控制.

    作者:何志明;王荀;张浩玲;王小倩;李斌;郭淑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5年深圳市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新生儿乙肝阻断效果.方法 助产机构产前对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通过专用信息系统收集筛查和检测数据.对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于8~12月龄时随访、检测乙肝两对半并收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孕产妇HBsAg检测率为99.16%,其中流动孕产妇的筛查率低于常住孕产妇,<20岁孕产妇检测率较低(98.35%).深圳市2015年孕产妇HBsAg携带率为9.16%;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HBIG接种率分别为98.52%和99.45%,随访到5 765名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中,HBsAg阳性率为0.82%.结论 深圳市作为全国流动人口多城市,孕产妇HBsAg筛查与新生儿乙肝相关免疫等母婴阻断项目措施在常住与流动孕产妇中均得到较好实施,已取得较好的阻断效果.

    作者:吕秋莹;单芙香;李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1-2015年晴隆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晴隆县2011-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晴隆县累计报告乙肝病例5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87/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9.37/10万、48.43/10万、23.82/10万、22.25/10万和21.23/10万.乙肝发病以16~60岁人群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4.70%,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病例数比为1.13∶1.发病高的职业为农民,占88.89%;学生次之,占3.83%.发病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高峰.全县14个乡镇均有病例,县城城区及其周边乡镇发病率远高于边远乡镇.结论 晴隆县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农民、学生为乙肝发病重点人群,应加强对这些高危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郑云;孙启刚;魏江;周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05-2015年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15年广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及规律,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5年广西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广西网络流腮专报系统报告的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广西共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96 5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92/10万;2~15岁年龄组占全部病例的89.48%,学生组病例数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63∶1(男性121 725例,女性74 845例);以每年的4~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多发,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广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呈波动发病趋势,应继续加强对高发人群、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作者:黎沙;杜进发;钟革;杨仁聪;邓秋云;董爱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为今后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曲线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查找可疑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搜索可疑食物,通过采集可疑食物、水和病例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致病因子.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发现9月8日食用蓝某婚宴上的白切鸡和米饭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63倍(95%CI:1.04-6.66)和2.67倍(95%CI:1.00-7.11),同时食用这两种食物的人发病风险是两样均未食用者的5.29倍(95%CI:1.44-19.45).1例患者肛拭子标本、米饭扣肉混合样品和藕粉炒木耳样品中检出兰道夫沙门菌(1,3,19:Z29).结论 本次中毒事件由沙门菌引起.污染的食品为米饭、白切鸡、扣肉、藕粉炒木耳.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对辖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开展食品安全卫生教育,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银品;曾金水;蒙浩洋;谢艺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耐药结核病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耐药结核病(DR-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度报告,全球共有96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新发耐多药病例为48万;15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其中19万患者死于耐多药结核病[1],结核病有可能因耐药问题而再度成为“不治之症”[2].本文就近年来耐药结核病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罗丹;蓝如束;林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