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清;刘宏星;谢江玲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作者:徐必文;石云良;蒋智华;吕国丽;韦海艳;林源;唐雯茜;江河;杨益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广西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实验室监测现状,为广西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对广西2010—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监测病例及2011年环境污水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阳性株进行型内鉴定及VP1编码区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共采集AFP病例粪便标本3016份,环境污水标本72份。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PV 47株,分离率为1.56%;从污水标本中分离到PV 120株。所有PV经型内鉴定均为疫苗相似株。结论2010—2014年广西的AFP病例及2011年的环境标本监测均未检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提示广西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作者:马宇燕;韦一知;韦敬航;梁亮;邓丽丽;刘巍;钟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资料,探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对重症和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9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2.70/10万。重症病例278例,死亡14例。3岁以下幼儿在重症和死亡病例中的比例分别占89.93%和78.57%。2010、2011、2012年实验室确诊的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的比例分别是96.29%(26/27)、99.13%(227/229)和95.45%(21/22),检测1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死亡病例中规范治疗延误3天以上者占64.29%,初诊机构为村卫生室者占71.43%。结论红河州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EV71感染、患儿年龄小于3岁和未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诊治可能是当地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国胜;周永明;罗蟾卿;牟建春;钱帅;徐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在广西肝癌高发区扶绥县和低发区桂林市的分布特点,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扶绥县、桂林市HBV感染者各300例,分析研究对象HBV基因型,描述并研究两地基因型分布特点和差异。结果扶绥和桂林HBV基因型均为B型和C型,未见其它基因型。扶绥县基因型 B、 C分别占26.00%(78/300)、74.00%(222/300),桂林市基因型 B、 C分别占77.33%(232/300)、22.67%(68/300),基因型在两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扶绥、桂林两地不同基因型在HBV相关肝癌患者和HBV慢性携带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扶绥、桂林两地流行的HBV基因型有B和C两种,基因型C是扶绥的主要流行毒株,基因型B是桂林的主要流行毒株。
作者:郑斌;邓伟;黄天壬;何雨;高煜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美沙酮维持治疗(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结合行为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海洛因成瘾的替代疗法[1]。但持续服药或大剂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将直接影响 MMT 的受治率和维持率。本文将就目前 MMT 可能导致治疗者性功能障碍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指导美沙酮门诊的工作,提高受治者的受治率与维持率,减少其共针吸毒高危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并且帮助更多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戒除毒瘾,恢复家庭、职业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蒙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广西1990—2012年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根据历年乙肝报告的发病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年发病率以及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广西共报告乙肝发病581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78/10万,男性发病率(75.03/10万)高于女性(36.56/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0~9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20~29岁人群发病率高。结论男性青壮年为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预防乙肝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阻断母婴传播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作者:黄影;杜进发;钟革;刘巍;邓秋云;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桂林市2011—2014年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哨点医院医护人员对首次在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询问并填写伤害报卡。结果2011—2014年共监测伤害病例30173例,男女性别比为1.46∶1,伤害发生人群以25~44岁年龄组多(34.99%),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公路/道路(29.86%)、家(23.88%)、公共居住场所(18.93%),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46.19%)、交通事故(22.93%),伤害的性质以挫伤/擦伤(55.59%)、锐器/咬伤/开放伤(17.78%)为主,伤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30.48%)、上肢(23.35%)、下肢(22.63%);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87.21%),伤害程度大部分为轻度伤害(89.51%)。结论2011—2014年桂林市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伤害病例以跌到/坠落、交通事故为主,伤害的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锐器/咬伤/开放伤,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阳冬;蒋兴兴;张振开;黄兆胜;李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富川瑶族自治县常见食品的卫生状况,分析市售食品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常见食品进行采样检测,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共采集食品353份,菌落总数合格252份,合格率71.38%;大肠杆菌合格286份,合格率81.06%;致病菌合格337份,合格率95.47%;结论富川瑶族自治县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卫生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蒋先辉;赵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一起民工集体进餐引起食物中毒原因,预防以后发生类似中毒事件。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进食浸泡酒样品、患者呕吐物、酒杯残留物检出钩吻碱,从民工居住地旁找到了断肠草。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5名农民工误服断肠草泡制米酒引起。
作者:钟延旭;梁玉裕;刘展华;苏小川;廖艳华;张瑞;雷宁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河池市金城江区自2006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目标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0年从出国务工返乡人员中检出疟疾患者,当地“无疟”状态受到挑战。卫生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所有三类县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该区按照行动计划制定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积极开展以应对输入性疟疾为主的疟疾防制工作。早发现、早治疗疟疾病例,有效控制了输入性疟疾在当地的传播,2014年9月顺利通过自治区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现将该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防制措施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余海飘;司国爱;曾朝勇;杨家信;黄斌;姚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桂林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桂林市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桂林市2010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共2145例,发病率为41.92/10万;2011年3746例,发病率为72.18/10万;2012年1983例,发病率为38.00/10万;2013年1070例,发病率为20.49/10万;2014年1129例,发病率为21.64/10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城区发病率较高;发病以小年龄段为主,5~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15岁以上发病率很低。结论桂林市实施国家计划免疫以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已经初见成效,学龄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的防控力度。
作者:梁磬清;潘定权;唐国荣;徐颖;秦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低档场所暗娼人群获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结果后性行为改变情况,为制定HIV抗体阳性暗娼有效干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发现的低档场所HIV抗体阳性暗娼进行阳性结果告知,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性行为改变情况。结果131名HIV抗体阳性暗娼,平均年龄为36.8岁,以汉族(51.1%)和壮族(32.1%)为主,在婚和同居占66.4%,户籍为广西占69.5%。对暗娼进行阳性结果告知后,22.9%完全失去联系,52.5%继续从事卖淫活动,24.8%接受抗病毒治疗。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告知前为49.1%(26/53),告知后为71.7%(38/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工作日、近一周、近一个月商业性伴人数分别比告知前减少了0.5人、1.7人、8.2人,告知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暗娼进行 HIV 阳性结果告知后,大部分低档场所阳性暗娼仍继续从事非法卖淫活动,且商业性伴人数改变不明显,建议多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加大打击力度,有效控制这部分传染源,遏制艾滋病传播蔓延。
作者:谭广杰;唐振柱;周月姣;张鸿满;郑志刚;李剑军;阮玉华;邵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相关的生活行为与习惯,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的放矢地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西南宁市区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行为与习惯。结果南宁市区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小学生进食烧烤、油炸薯条等零食与饭量摄入量有中度负相关关系。中、小学生刷牙频率与蛀牙数量分别有中度和高度负相关关系。中、小学生洗手习惯与患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分别有轻度和中度负相关关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患病频率均有轻度负相关关系。中、小学生近视与玩电子产品时间或做家庭作业时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行为方式和习惯密切相关,针对存在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健康干预工作,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参与。
作者:李春宏;邓志杰;李春灵;张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HIV/AIDS病例报告”模块下载1995—2015年9月报告的“现住址”为江西省、年龄未满18周岁患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5年9月江西省累计报告未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135例(AIDS占28.15%),近三年报告77例(57.04%),覆盖11个市、64个县/区。以男性(65.19%)和15~17岁年龄组(45.19%)为主;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30.37%)和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25.19%)为主。2014—2015年9月报告未成年学生19例,占历年报告的63.33%。0~14岁组的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15~17岁组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分布广泛,应进一步做好母婴阻断和青春期性教育及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陈梦安;罗雅凌;廖清华;杨晴;胡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某2×300 MW燃煤火力发电厂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氢氧化钠、氨、盐酸、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输煤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粉尘超标,1号引风机房、2号引风机房、石灰石卸料间、水处理叠片过滤器间噪声超标。结论粉尘和噪声是该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是该项目粉尘的关键控制点,引风机、石灰石卸料间、水处理叠片过滤器间是噪声的关键控制点。
作者:刘艳广;张慧;吕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衡阳市老年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衡阳市老年(≥50岁)HIV/AIDS病例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4年衡阳市报告老年HIV/AIDS病例899例,占该市报告病例总数的19.53%,年增长率47.09%。48.48%病例发现当年即为艾滋病患者。老年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73∶1;平均年龄59.66岁;婚姻状况主要为已婚有配偶,占57.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85.21%;农民是主要发病人群,占55.62%。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91.77%。51.61%的病例由医疗机构筛查发现。结论衡阳市老年 HIV/AIDS 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医疗机构被动检测发现为主。加大中老年人防艾宣传和干预力度,促进健康性行为,动员中老年人群主动进行HIV抗体检测是今后防控的重要措施。
作者:任琼;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海军某部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和认知程度,为食源性疾患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招待所、部队和干休所中抽取349名食品从业人员,以问卷形式针对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和培训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人员的平均得分68.1分,及格率77.9%。男性平均得分68.6分,女性平均得分66.7分,男性和女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下、21~29岁和30~39岁的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68.1、70.3和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02,P<0.01)。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及以上的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57.7、70.9和8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427,P<0.01)。食品安全行为正确率为76.3%;89.4%的从业人员知道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67.6%的从业人员知道国产和进口定型包装食品标识。结论应该加强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作者:王树鑫;王宗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北海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为制定糖尿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海市海城区各医院上报的2009—2014年新发现糖尿病病人,评价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情况。结果在被调查的286例病人中,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60例,占20.98%;61岁及以上者占65.73%;超重及肥胖者占60.84%(分别为44.41%、16.43%);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0.56%,有血脂异常病史者占65.73%。按照膳食宝塔推荐标准,畜禽鱼蛋类超量者占79.02%,奶豆类和蔬果类摄入不足者分别占98.95%和58.74%,食用油、盐超标者分别为70.63%和55.94%;体力活动不足者占48.25%。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8.48%、66.87%、61.54%。结论北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可疑危险因素较多,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
作者:谢平;吴德仁;黄坚;陈玲;宋雪琴;莫玲;叶永梅;茹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制定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某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样品获得182株淋球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在检测的182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3%、62.4%、92.3%,0.5%和0.5%。结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也出现了个别耐头孢曲松和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淋球菌的药敏检测结果对淋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治清;刘宏星;谢江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元阳县1997—2014年 HIV/AIDS 传播及分布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导出元阳县1997—2014年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EpiInfoTM7.1.5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地图可视化制作。结果元阳县1997—2014年间,共报告1656例 HIV/AIDS 病例,男性1042人,女性614人;主要为20~39岁青壮年,占65.5%;绝大部分为已婚或有配偶者,占60.2%;自2004年起,每年新报告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由注射吸毒转变为异性传播。地理分布,由2004年仅6个乡镇报告HIV/AIDS至2007年全县15个乡镇均发现HIV/AIDS,至2014年形成以胜村乡、新街镇、南沙镇为聚集中心,向城乡结合部乡镇蔓延,并遍布全县15个乡镇。结论元阳县 HIV/AIDS 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由城镇中心蔓延流行至全县15个乡镇,异性传播是当地主要感染途径。应根据传播流行形式及分布特征针对性落实HIV/AIDS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白锡海;刘红艳;马勇;罗琼英;郑丽;郑尔达;李琼花;郭嬡;李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