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胡莉萍;刘德平;陈钦艳;Tim J. Harrison;何翔;王学燕;李海;谭超;杨庆利;方钟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传播, 基因变异
摘要:目的探索一名出生时乙肝疫苗免疫成功后仍感染乙肝病毒的小孩的感染来源。方法采集小孩及其父母的血标本进行HBV 血清学标志物和病毒载量检测,使用酚氯仿法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利用Mega 5.0和Bioedit 7.0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父亲和母亲均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父亲、母亲、儿子的 PCR 产物分别获得12、11和9个克隆株。父亲克隆株的血清型为 adrq+,ayw1,ayw ,ayr,基因型为 C2、B、B/C;母亲克隆株的血清型为 ayw1,adw2,adwq+,基因型为 C5、B、 B/C、C/G;儿子克隆株的血清型为adrq+,基因型仅为C2。S基因序列进化发生树显示,儿子的所有克隆序列与父亲大多数的克隆序列聚集在一起,而与母亲的克隆序列没有聚集。来自儿子和父亲的S基因克隆序列有相同的氨基酸突变模式(T118K、T123N 、G145A)。结论儿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来源是父亲,提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传播。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省元阳县1997-2014年HIV/AIDS传播及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元阳县1997—2014年 HIV/AIDS 传播及分布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导出元阳县1997—2014年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EpiInfoTM7.1.5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地图可视化制作。结果元阳县1997—2014年间,共报告1656例 HIV/AIDS 病例,男性1042人,女性614人;主要为20~39岁青壮年,占65.5%;绝大部分为已婚或有配偶者,占60.2%;自2004年起,每年新报告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由注射吸毒转变为异性传播。地理分布,由2004年仅6个乡镇报告HIV/AIDS至2007年全县15个乡镇均发现HIV/AIDS,至2014年形成以胜村乡、新街镇、南沙镇为聚集中心,向城乡结合部乡镇蔓延,并遍布全县15个乡镇。结论元阳县 HIV/AIDS 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由城镇中心蔓延流行至全县15个乡镇,异性传播是当地主要感染途径。应根据传播流行形式及分布特征针对性落实HIV/AIDS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白锡海;刘红艳;马勇;罗琼英;郑丽;郑尔达;李琼花;郭嬡;李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武鸣县182例淋球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制定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某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样品获得182株淋球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在检测的182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3%、62.4%、92.3%,0.5%和0.5%。结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也出现了个别耐头孢曲松和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淋球菌的药敏检测结果对淋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治清;刘宏星;谢江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庆市某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某县农村地区1026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3.65%,贫血患病率0岁组高,为22.75%,1岁组为15.38%,2岁组为9.47%,3岁组为11.34%,4岁组为10.53%,女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78%高于男童的11.23%(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喂养方式等均为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贫血率越低。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农村0~5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其性别、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有关。

    作者:熊鹰;杨小伶;罗书全;陈中亚;郑圣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西低档场所暗娼HIV抗体阳性结果告知后性行为改变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低档场所暗娼人群获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结果后性行为改变情况,为制定HIV抗体阳性暗娼有效干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发现的低档场所HIV抗体阳性暗娼进行阳性结果告知,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性行为改变情况。结果131名HIV抗体阳性暗娼,平均年龄为36.8岁,以汉族(51.1%)和壮族(32.1%)为主,在婚和同居占66.4%,户籍为广西占69.5%。对暗娼进行阳性结果告知后,22.9%完全失去联系,52.5%继续从事卖淫活动,24.8%接受抗病毒治疗。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告知前为49.1%(26/53),告知后为71.7%(38/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工作日、近一周、近一个月商业性伴人数分别比告知前减少了0.5人、1.7人、8.2人,告知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暗娼进行 HIV 阳性结果告知后,大部分低档场所阳性暗娼仍继续从事非法卖淫活动,且商业性伴人数改变不明显,建议多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加大打击力度,有效控制这部分传染源,遏制艾滋病传播蔓延。

    作者:谭广杰;唐振柱;周月姣;张鸿满;郑志刚;李剑军;阮玉华;邵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起农民工误食断肠草泡制酒引起中毒死亡事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一起民工集体进餐引起食物中毒原因,预防以后发生类似中毒事件。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进食浸泡酒样品、患者呕吐物、酒杯残留物检出钩吻碱,从民工居住地旁找到了断肠草。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5名农民工误服断肠草泡制米酒引起。

    作者:钟延旭;梁玉裕;刘展华;苏小川;廖艳华;张瑞;雷宁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桂南桂北两地HBV基因型分布特点研究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在广西肝癌高发区扶绥县和低发区桂林市的分布特点,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扶绥县、桂林市HBV感染者各300例,分析研究对象HBV基因型,描述并研究两地基因型分布特点和差异。结果扶绥和桂林HBV基因型均为B型和C型,未见其它基因型。扶绥县基因型 B、 C分别占26.00%(78/300)、74.00%(222/300),桂林市基因型 B、 C分别占77.33%(232/300)、22.67%(68/300),基因型在两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扶绥、桂林两地不同基因型在HBV相关肝癌患者和HBV慢性携带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扶绥、桂林两地流行的HBV基因型有B和C两种,基因型C是扶绥的主要流行毒株,基因型B是桂林的主要流行毒株。

    作者:郑斌;邓伟;黄天壬;何雨;高煜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南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南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1—12月在南宁市6城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总满意度的因素。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总满意度一般,均值为(3.80±0.46)分,六个维度中工作回报维度满意度低(3.40±0.45)分,总体情况维度高(4.13±0.73)分;单因素分析中婚姻状况(F=5.243,P=0.006)和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T=3.458,P=0.001)对总满意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职称和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进入回归模型,为Y=4.604-0.517 X1-0.114X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有待提高;不同婚姻状况、职称和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有一定影响。

    作者:何秋平;马贞玉;冯启明;陈志明;陈发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富川瑶族自治县食品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富川瑶族自治县常见食品的卫生状况,分析市售食品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常见食品进行采样检测,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共采集食品353份,菌落总数合格252份,合格率71.38%;大肠杆菌合格286份,合格率81.06%;致病菌合格337份,合格率95.47%;结论富川瑶族自治县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卫生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蒋先辉;赵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990-2012年广西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1990—2012年乙型肝炎发病的流行趋势,发现重点人群,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根据历年乙肝报告的发病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年发病率以及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12年广西共报告乙肝发病5817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78/10万,男性发病率(75.03/10万)高于女性(36.56/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0~9岁年龄组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呈后移趋势,20~29岁人群发病率高。结论男性青壮年为乙肝发病的重点人群,预防乙肝应在提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阻断母婴传播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

    作者:黄影;杜进发;钟革;刘巍;邓秋云;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广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广西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年广西报告的AEFI 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广西报告 AEFI 个案1293例,113个县(区、市)均有AEFI数据报告,县级覆盖率为100%,48小时报告率为96.75%,48小时调查率为99.46%。男、女性别比为1.71∶1;按广西2014年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疫苗接种剂次估算,总的报告发生率为5.00/10万剂次,非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为4.87/10万剂次,严重AEFI 报告发生率为0.14/10万剂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56/10万剂次。异常反应的临床诊断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在所有的AEFI中,治愈和好转的占99.30%。结论广西的AEFI 监测系统运转正常.要加强 AEFI 因果关联评估、分类及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确保 AEFI 监测数据的质量。

    作者:陆伟才;杜进发;钟革;杨仁聪;邓秋云;董爱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预防医学》稿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北海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北海市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防治状况,为制定糖尿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海市海城区各医院上报的2009—2014年新发现糖尿病病人,评价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情况。结果在被调查的286例病人中,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60例,占20.98%;61岁及以上者占65.73%;超重及肥胖者占60.84%(分别为44.41%、16.43%);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0.56%,有血脂异常病史者占65.73%。按照膳食宝塔推荐标准,畜禽鱼蛋类超量者占79.02%,奶豆类和蔬果类摄入不足者分别占98.95%和58.74%,食用油、盐超标者分别为70.63%和55.94%;体力活动不足者占48.25%。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8.48%、66.87%、61.54%。结论北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可疑危险因素较多,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

    作者:谢平;吴德仁;黄坚;陈玲;宋雪琴;莫玲;叶永梅;茹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西横县某水库小型鱼类携带吸虫囊蚴的分子生物学初步检测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作者:徐必文;石云良;蒋智华;吕国丽;韦海艳;林源;唐雯茜;江河;杨益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海军某部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海军某部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和认知程度,为食源性疾患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招待所、部队和干休所中抽取349名食品从业人员,以问卷形式针对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和培训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人员的平均得分68.1分,及格率77.9%。男性平均得分68.6分,女性平均得分66.7分,男性和女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下、21~29岁和30~39岁的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68.1、70.3和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02,P<0.01)。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及以上的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57.7、70.9和8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427,P<0.01)。食品安全行为正确率为76.3%;89.4%的从业人员知道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67.6%的从业人员知道国产和进口定型包装食品标识。结论应该加强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作者:王树鑫;王宗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河池市金城江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防制措施效果

    河池市金城江区自2006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目标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0年从出国务工返乡人员中检出疟疾患者,当地“无疟”状态受到挑战。卫生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所有三类县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该区按照行动计划制定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积极开展以应对输入性疟疾为主的疟疾防制工作。早发现、早治疗疟疾病例,有效控制了输入性疟疾在当地的传播,2014年9月顺利通过自治区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现将该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防制措施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余海飘;司国爱;曾朝勇;杨家信;黄斌;姚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0-2012年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资料,探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对重症和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9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2.70/10万。重症病例278例,死亡14例。3岁以下幼儿在重症和死亡病例中的比例分别占89.93%和78.57%。2010、2011、2012年实验室确诊的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的比例分别是96.29%(26/27)、99.13%(227/229)和95.45%(21/22),检测1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阳性。死亡病例中规范治疗延误3天以上者占64.29%,初诊机构为村卫生室者占71.43%。结论红河州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EV71感染、患儿年龄小于3岁和未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诊治可能是当地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国胜;周永明;罗蟾卿;牟建春;钱帅;徐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1-2014年桂林市哨点医院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桂林市2011—2014年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哨点医院医护人员对首次在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询问并填写伤害报卡。结果2011—2014年共监测伤害病例30173例,男女性别比为1.46∶1,伤害发生人群以25~44岁年龄组多(34.99%),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公路/道路(29.86%)、家(23.88%)、公共居住场所(18.93%),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46.19%)、交通事故(22.93%),伤害的性质以挫伤/擦伤(55.59%)、锐器/咬伤/开放伤(17.78%)为主,伤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30.48%)、上肢(23.35%)、下肢(22.63%);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87.21%),伤害程度大部分为轻度伤害(89.51%)。结论2011—2014年桂林市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伤害病例以跌到/坠落、交通事故为主,伤害的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锐器/咬伤/开放伤,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阳冬;蒋兴兴;张振开;黄兆胜;李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广西死因监测点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年数据,了解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流行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10对所患疾病进行死因编码,对网络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广西国家级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3.55/10万,城市、农村地区粗死亡率分别为123.14/10万、135.65/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178.35/10万、84.95/10万,死因前10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鼻咽癌、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结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1.45%。城乡之间、不同性别间粗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上,25岁以后恶性肿瘤死亡率迅速上升,中老年人口仍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人群。结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西居民的生命健康,肝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是广西恶性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疾病。

    作者:孟军;毛玮;黄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类札幌病毒研究进展

    札幌病毒(Sapovirus, Sa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中的札幌病毒属(Sapovirus),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急性胃肠炎。SaV 于1976年在腹泻病人样本中首次检出[1],此后日本札幌市一所育婴院在1977年至1982年之间发生的多起急性胃肠炎暴发中均检出了与之形态相似的病毒,经病毒学与遗传学研究,将1982年暴发中检出的 SaV 毒株(Hu/SaV/Sapporo/1982/JPN)定名为 SaV 原型毒株[2-4]。目前,SaV还在猪、海狮、狗、水貂以及蝙蝠等动物中检出。SaV 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冬季为感染高峰期,但春夏季也偶有大规模流行[5-6]。本文将对人类 SaV 的生物学特征、遗传多样性、实验室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概况等进行综述。

    作者:韦敬航;刘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995-2015年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病例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HIV/AIDS病例报告”模块下载1995—2015年9月报告的“现住址”为江西省、年龄未满18周岁患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5年9月江西省累计报告未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135例(AIDS占28.15%),近三年报告77例(57.04%),覆盖11个市、64个县/区。以男性(65.19%)和15~17岁年龄组(45.19%)为主;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30.37%)和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25.19%)为主。2014—2015年9月报告未成年学生19例,占历年报告的63.33%。0~14岁组的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15~17岁组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江西省未成年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分布广泛,应进一步做好母婴阻断和青春期性教育及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陈梦安;罗雅凌;廖清华;杨晴;胡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