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琨;周劭桓;廖艳华
目的:了解2015年黔东南州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黔东南州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27种,总发病数14935例,总死亡101人,总发病率、总死亡率和总病死率(以下简称“三率”)分别为429.48/10万、2.90/10万和0.68%,无甲类传染病。2015年发病率上升的疾病主要是乙肝、梅毒、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淋病;总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艾滋病和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数增加所致。结论2015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和丙类传染病中的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仍是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要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病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白明书;周文红;杨彰平;邓茂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某种阿胶铁冲剂对中老年缺铁性贫血人群的贫血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20名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中老年志愿者,按其体内血红蛋白水平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日服用阿胶铁冲剂,对照组服安慰剂,服食期为60天。在服食期开始前、结束后检测志愿者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以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并观察、记录各志愿者贫血相关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服用阿胶铁冲剂60天后,试验组人群的各项贫血相关症状均有改善,同时其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显著上升,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服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群的肝肾功能及其他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阿胶铁冲剂对中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对健康无损害。
作者:洪玉梅;彭亮;李彬;李文芳;朱虹;温平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拟合ARIMA模型对深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为制定 HFR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2005—2014年 HFRS季度发病资料,通过 SPSS 19.0软件拟合ARIMA模型,预测2015年各季度的发病数。结果终拟合为ARIMA(0,0,0)(0,1,1)4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6%。2015年各季度HFRS发病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值的变动趋势。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模拟深圳市HFRS的发病趋势。
作者:王敬忠;梅树江;李怀昕;程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给人类社会带来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 B)已成为预防控制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感染传播经济有效的措施。现将乙肝疫苗大规模接种的效果与预防效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卓家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在低发病或零发病地区疫情发生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实验室检验,对疾病的传染源、传染途径进行分析。结果栖霞市首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是一起由外地输入带菌羊,饲养人员在饲养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直接接触而感染。结论在布鲁氏菌病低发病或零发病地区要加强家畜及畜产品的检疫,防止传染源的流入。加大牲畜从业人群监测、健康教育力度,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卫生、畜牧部门要定期通报人畜疫情,积极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
作者:孙洪朋;崔丽华;林京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广西边境地区22所县级疾控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监测预警能力、技术实施能力、资源储备能力等。结果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卫生应急运行机制不健全、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不符合工作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人员装备和物资储备明显不足、卫生应急演练开展较少及种类单一等问题。结论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应针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江南;陈其伟;冯启明;孟雪晖;冯芳莉;罗红叶;刘德诚;韦波;吕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影响南宁市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开展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516名本科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3.53%,全程接种率为50.12%。通过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级、专业、是否做过乙肝检测和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因素与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无关。影响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包括性别、出生地、居住地。结论影响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并不单一,政府和高校应依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乙肝的防治工作,加强大学生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作者:高勇强;黎燕宁;滕红艳;刘德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西合浦县1~7岁健康儿童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合浦县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9个乡镇不同年龄组6929名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脑及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麻疹、乙脑、脊灰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62%、99.64%、99.57%,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在85%以上,3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疹(χ2=14.392,P=0.013)、脊灰(χ2=20.230,P=0.001) 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脑(χ2=5.943,P=0.392) 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浦县健康儿童麻疹、乙脑、脊灰IgG抗体阳性率较高,都达到95%以上,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应继续开展疫苗抗体定期监测,进一步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
作者:王素凤;邱方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食品安全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因此,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1-2]。食品安全评价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3]。针对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本文拟从食品安全评价研究的对象、目标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梳理,分析食品安全风险存在的环节及因素,对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后提出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的新思路,并对食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展望。
作者:李勇强;吴玉杰;陈秀娟;王继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接种门诊人员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的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全市乡级免疫接种门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5名接种门诊人员中,98.41%知晓AEFI定义,91.75%知晓接种部位发生直径>2.5cm的红肿或硬结需报告,90.16%知晓2小时内上报严重AEFI,并有95.23%知晓向县疾控中心报告,95.56%知晓接种卡介苗红肿不可热敷,99.05%知晓乙肝和百白破疫苗冻结后不可使用,但仅有29.52%知晓全部责任报告单位;在态度上,90.79%认为报告AEFI是自身的职责,93.02%认为AEFI监测有助于免疫规划工作开展,96.51%认为有必要开展 AEFI 监测工作,但也有27.94%认为 AEFI 监测工作是额外工作负担;在相关行为上,81.27%的人报告过AEFI病例,60.95%亲自处置过AEFI病例,存在怀疑为AEFI但未报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一般反应太常见而未报告,该种现象与接受培训次数有关。结论应加强对接种门诊人员关于AEFI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其报告敏感性和处置能力。
作者:钟小荣;陈祥发;张志强;尹帆;邓海智;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县区级基层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三种方法综合比对分析,找出适合的检测模式。方法选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三元区内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自愿接受HIV干预调查和幼托机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血清5406人份,联合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初筛,其中一种或两种检测阳性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胶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结果检测的5406人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出92例阳性,经 TPPA 确证后88例阳性(95.65%);TRUST方法检测出90例阳性标本,经TPPA 确证后71例阳性(78.89%)。71例ELISA 和TRUST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经TPPA 确证后71例阳性(100.00%)。结论梅毒检测的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使用ELISA 、TRUST方法筛查,TPPA法确证的模式联合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苏秀梅;夏同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崇左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分析其发病、死亡的变化趋势,为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崇左市2004—201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崇左市2004—2015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21种,发病率802.27/10万,死亡率7.41/10万,病死率1.03%;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为主(49.48%);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36.74%、36.60%)。发病居前五位者为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梅毒。结论崇左市应将防控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染病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作者:刘德平;黄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株洲市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及噪声聋诊断情况,为噪声聋的预防、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株洲市2015年开展的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及噪声聋诊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开展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127家,覆盖率为59.07%,体检率为64.04%,检出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221例,检出率为2.91%,无噪声聋诊断病例。结论株洲市噪声作业健康监护状况和噪声聋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扩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覆盖面。
作者:朱海林;尹海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按照农业部1025号公告-12-2008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鸭肉基质中四环素类残留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数学模型。方法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如工作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性测定、标准溶液配制、样品称量及样品溶液定容等进行分析评定及量化。结果按照数学模型计算得鸭肉中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的残留量分别为23.1、32.4、18.8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9、2.6、3.0μg/kg (k=2)。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鸭肉基质中四环素类残留量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样品前处理过程的提取回收率、标准曲线拟合及测量重复性引入,其次为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其它因素影响不大。
作者:陈琨;周劭桓;廖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4株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的分子鉴定,为气单胞菌的种型鉴定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4株系统生化鉴定为气单胞菌的菌株,提取核酸作为模板,分别使用gyrB、rpoB基因进行扩增及产物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与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同源性较高的气单胞菌序列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结果4株气单胞菌gyrB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搜索,与多株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同源性为99%,rpoB基因序列则与多株豚鼠气胞菌同源性为99%~100%,对gyrB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分别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4株气单胞菌菌株在gyrB基因系统发育树中与多株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聚为一簇,而在rpoB基因系统发育树中与多株豚鼠气单胞菌聚在同一分枝内。结论4株气单胞菌经rpoB基因测序分析明确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gyrB基因测序分析不能有效鉴定其种型。
作者:韦小瑜;游旅;田克诚;朱琳;张仁俊;吉光辉;唐光鹏;王定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福州市医疗机构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对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3—2015年福州市医疗机构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福州市医疗机构共报告128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中包括1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22例甲型H1N1流感、3例H3N2流感和2例乙型流感,排除甲型流感、乙型流感、SARS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道传染病83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冬春季(12月至次年5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75%(120/128)。病例数前三位为仓山区、闽侯县和晋安区。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2.05∶1;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职业以农民、家务和离退休人员为主。2013—2015年福州市报告1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2.22%(4/18)的病例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发现,77.78%(14/18)的病例通过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发现。结论为了做好严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完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坚持监测工作常态化。
作者:王镜泉;王瀚炜;羊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当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当阳市手足口病共报告2111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44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89.47/10万。每年4—6月和11—12月分别为主、次发病高峰期,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玉阳、坝陵、玉泉这3个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的办事处,共报告1223例(占57.93%),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人群为主(1935例,占91.67%),男性与女性的发病人数之比为1.32∶1,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52.11%、45.43%。结论近年当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疫情形势较为严重,5岁以下儿童和流动人口密集的乡镇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黄冈地区动物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情况,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对2011—2014年间964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5针后15~20天采集静脉血,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狂犬病毒IgG抗体。结果经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4.19%,男女性别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P<0.05);不同季节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能100%产生抗体,因此加强检测、及时处理伤口,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丰琳;肖波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确定引起大连市某幼儿园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对患儿粪便和呕吐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12份标本进行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RNA检测。结果12份患儿标本中,9份GⅠ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首次在大连地区发现由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
作者:栾明春;于蕾;刘颖丽;薄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凌云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 Excel 2007和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凌云县2011—2015年年均死亡率700.34/10万,其中男性845.23/10万,女性541.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凌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作者:覃凌峰;滕志忠;刘强;罗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