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 3D分析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对比分析

贾振丽

关键词:螺旋, 分析系统, 髋臼骨折, 股骨头, computed tomography, 术前诊断, 髋关节, 分割技术, 影像资料, 完全分离, 手术方案, 三维重建, 模拟手术, 临床医师, 立体图像, 结构复杂, 检查方法, 独立观察, 技术观, 关节面
摘要:髋臼骨折是累及关节面的一种复杂骨折,由于髋关节是负重关节且解剖结构复杂,所以治疗难度大,因此正确术前诊断和分类非常重要。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但随着三维CT(three dimen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三维重建获得多角度的髋关节立体图像。并可通过3D分析系统的髋臼与股骨头分割技术,将髋臼与股骨头完全分离,分别对髋臼与股骨头进行独立观察。从而实现了在无创的情况下,运用影像虚拟技术观察髋臼内的情况和被髋臼包绕部分的股骨头情况。为临床医师术前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等提供了翔实的影像资料和数据。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ICU病房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接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护理小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加强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患者呼吸机通气时间、ICU病房居住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以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之后,患者康复效果较为明显。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ICU病房居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与ICU病房居住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护理期间的生命质量。

    作者:罗少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5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筛选10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两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予以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且联合用药治疗组的左心室功能指标改善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更加明显,各项观察数据对比联合用药治疗组均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取得更加显著有效的疗效,值得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刘蒙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HILIPS MP5监护仪电池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

    PHILIPS MP5监护仪体积小,携带方便,采用触摸式显示屏,操作便捷,可进行多种自定义设置,全中文操作界面易于识别,屏幕上提供多种灵活键使临床常用监护项目实现了一键操作,既可以病床边监护,也可以配备电池用于转运中监护,实时守护患者安全。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优势,MP5在各个医院有着广泛的应用。MP5监护仪配备的是轻便小巧的锂离子电池,体积虽小,蓄电量却比普通电池大的多,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尤为频繁。因此,电池的正常使用尤为重要,今天我就对电池如何正常使用及维护作以下介绍。

    作者:喻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胰腺癌患者123例,对照组为无恶性肿瘤,其他疾病患者258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BV慢性携带及有HBV隐匿性感染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6.33(3.13~12.81),2.27(1.12~4.59)]。结论慢性HBV感染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陈茹;高月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射血功能急速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出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起病急,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渠慎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影响血常规检验质量的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结果误差与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9000例次,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整理与分析发现9000例次中出现较大误差约占0.64%,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严重溶血、血液采集方式以及实验室因素中标本处理不当等,经过分析,随机抽取三个方面因素各4例,对比分析各标本号复检结果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各种因素主要出现在检验过程中,因此检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不利的因素,提高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许敬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排队论的大型医疗设备的预约服务效率

    目的:探讨排队论评估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效率。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拥有大型医疗设备12台,其中CT机3台、核磁共振机2台、数字化影像摄影机7台,用排队论的方法与理论,对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流程的规律及特点展开分析。结果配置CT 5台和12台时,两组服务强度、平均服务率、顾客平均到达率等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排队论中顾客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率、服务强度等指标计算,得出设备数量增加时,可开展预约服务,减少排队人数、排队时间,故各地区需依据就诊患者数量,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合理配备。

    作者: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雷米普利联合用药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B组单用雷米普利治疗;C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分别记录用药前后血压、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 W后,A组血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功能改善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比单用两药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及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显著、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蓉芝;顾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胃镜下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发生率、随访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终有127例完成随访研究,对照组61例,观察组66例,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或再出血率较对照组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3,P<0.01;χ2=4.57,P<0.05;χ2=9.03,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率及满意度调查均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62,P<0.05;χ2=5.51,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金凤敏;苏秀萍;洪彩燕;庄云英;邱丽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本将结合科室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情况,对该系统的应用特点以及应用过程展开详细论述。旨在通过本文的理论概述,为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更好应用提供有效参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红;俞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性能验证

    目的:按CNAS-CL38要求对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做性能验证。方法以乙肝两对半5个项目为检测指标,从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3个方面对EFFICUTE进行性能验证,评价EFFICUTE分析性能。结果高、低已赋值质控血清在五个项目百分偏倚值均小于允许百分偏倚;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CV%)均小于厂商提供允许百分变异系数;可报告范围基本均超出了厂商提供范围,在厂商提供可报告范围内,仪器性能均符合要求。结论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检测系统符合验证要求,可将经过评价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工作。

    作者:潘宝龙;巫玲;李胡焕;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Dako CoverStainer高通量快速全自动HE染色平台的应用

    目的:探讨Dako CoverStainer高通量快速全自动HE染色平台进行病理HE制片的应用。方法采用Dako CoverStainer全自动HE染色平台通过HE染色程序对标本进行病理HE染色。结果使用Dako CoverStainer全自动HE染色平台能达到快速HE制片,并具有高通量的特点。结论Dako CoverStainer全自动HE染色平台满足了大型医院HE制片工作的需求,并提高了病理技术工作的效率。

    作者:秦巍笈;唐进;欧运;朱派彧;张刚;唐怡;梁晓静;罗添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半球形视野计刺激光斑面积测量方法

    介绍了一种测量半球形视野计刺激光斑面积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介绍了误差减小的方法。

    作者:蒋用羽;郭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院前急救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急救中心急诊科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对比意识恢复时间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院前急救CO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疗设备绩效的分析

    本文介绍了医疗设备在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绩效分析,其中包括设备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作者:康建;王子博;黄澎;张国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饮食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加强饮食护理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反应(18.4%)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副作用,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刘瑞金;陈秀云;陆燕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免疫印迹法(LI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乳胶法、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分别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灵敏度: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CL-IIF>Farr>ELISA>乳胶法>DIGFA>LIA;特异度:CL-IIF>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ELISA>DIGFA>LIA>乳胶法>Farr;正确指数:ELISA+CL-IIF+乳胶法>ELISA+ CL-IIF>CL-IIF>ELISA>Farr>乳胶法>DIGFA>LIA。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均优于单一方法,若使用单一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不利于SLE的诊断、治疗,只有选择合适、联合的检测方法才准确评估SLE的分期及预后。

    作者:张秀琴;潘宝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观察组,即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即未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开展前后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因素、产妇与家庭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结论产房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助于指导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规避护理风险,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及其摆位误差

    目的:探讨发泡胶和头颈肩膜的联合使用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患者50例,A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合适头枕固定,B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发泡胶固定。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系统进行治疗前的误差验证,共50次摆位,获得100张验证片,通过VARIAN系统与计划系统重建所得的DRR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的摆位误差数据共50个数据。结果A组: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 mm、z方向(0.61±2.11) mm。B组:x方向(0.44±1.87) mm、y方向(0.43±1.70) mm、z方向(0.54±1.77) mm。对误差>2 mm的给予在线矫正。采用头枕+头颈肩膜组、发泡胶+头颈肩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固定中采用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能够减少首次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精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熊咏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电监护仪除颤测试分析及设计思路

    比较了心电监护的3个安全标准对除颤防护的要求,提出产品的设计思路,旨在帮助设计人员及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要求。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