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必净注射液对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

刘卫红;付吕平;张光辉;封山花;段新飞;霍双

关键词:早发性, 卒中相关性肺炎, 血必净
摘要: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诊断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单联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组患者CD4+/CD8+T细胞比例提高、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水平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6水平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早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体内免疫抑制失衡,调节血清炎性反应水平,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多普勒术中及浅表血流模拟系统研制

    本研究为解决超声多普勒术中或浅表血液流速测量系统的测试和校准问题,特研制超声多普勒术中血流模拟系统。该系统有别于传统超声多普勒血流模拟装置的结构,通过液晶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输出校准过的模拟血液流速、流量、脉率信息。

    作者:张靖;冯磊;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钠肽(BNP)、X线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NP(定量标志物)、6 min步行试验(6MWT)、X线心胸比,以及彩超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与故障分析处理

    以美国通用公司的Infinia Hawkeye为例,介绍了SPECT/CT的能峰、均匀性测试和校正,以及旋转中心测试和校正等日常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SPECT/CT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和分析处理方法。

    作者:梁永南;刘雄英;曾家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环节的管理

    招标投标是项目需求人依据法律规定的交易规则,通过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科学、公正评价和选择满足项目需求的交易主体、客体及其实施方案,确定交易价格,形成和签订合同的一种交易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两部法律的全面实施,招标采购作为招标投标中货物类采购方式逐渐被医院采购部门接受并广泛使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科学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及产品,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诊疗需要。

    作者:孙文泽;杨君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案首页数据的挖掘与利用

    为了充分体现病案首页对医院工作决策所起到的作用,在现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方法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和分析研究,探寻目前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现状,实现对住院患者病种、治疗费用等分析,对医院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徐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可疑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执行DWI检查,比较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明确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确定DWI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经DWI检查,诊断出胰腺癌36例,比较病理结果,两者存在关联性。对比病理结果,DWI诊断胰腺癌敏感度为62%,特异度为51.3%,检测准确率为57.3%。结论 DWI作为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定性诊断胰腺占位,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冷振岭;闫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预成角和有预成角连接系统齿科种植体系统疲劳强度对比研究

    以齿科种植体系统的疲劳性能为研究目标,以完成无预成角和有预成角连接系统的齿科种植体疲劳强度的确定为主要任务。首先,通过对两种连接的种植体系统按照推荐性行业标准YY/T 0521-2009进行样品制品制备和固定并进行极限载荷测定,然后确定各自的疲劳极限载荷。后,通过对疲劳极限载荷的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作者:陈宇;沈丹林;苏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半球形视野计刺激光斑面积测量方法

    介绍了一种测量半球形视野计刺激光斑面积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介绍了误差减小的方法。

    作者:蒋用羽;郭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采集26例自身抗体阴性R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数、X线检查等临床指标,分析此类患者临床特点;随访中每半年做一次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GPI、ACCP、AMCV及RF,分析此类患者实验室特点。结果(1)这类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晨僵时间较短,关节肿痛数较少,X线骨侵蚀多集中于Ⅰ期;(2)在随访中,陆续有患者被检出自身抗体,半年后检出4例(15.38%),一年后检出9例(34.62%),一年半后检出16例(61.54%),两年后检出19例(73.08%)。结论随病情发展和变化,一些患者自身抗体也会陆续被检出,理论上存在病情变化加重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的重视。

    作者:潘宝龙;巫玲;王永志;姚丽萍;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4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3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24%)高于对照组(70.73%),其护理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65.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优良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耿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观察组,即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即未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开展前后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因素、产妇与家庭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结论产房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助于指导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规避护理风险,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纳洛酮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院前急救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急救中心急诊科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对比意识恢复时间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院前急救CO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应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并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条理、有序地进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统筹医院资源,节约高效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王瑞青;毕占岁;常宗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强化方法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强化光疗的实施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21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普通光疗组120例,强化光疗组93例,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 h和24 h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普通光疗组与强化光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强化光疗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普通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光疗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

    作者:陈继昌;梁婧;蒋永江;韦拔;韦立;王兴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性能验证

    目的:按CNAS-CL38要求对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做性能验证。方法以乙肝两对半5个项目为检测指标,从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3个方面对EFFICUTE进行性能验证,评价EFFICUTE分析性能。结果高、低已赋值质控血清在五个项目百分偏倚值均小于允许百分偏倚;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CV%)均小于厂商提供允许百分变异系数;可报告范围基本均超出了厂商提供范围,在厂商提供可报告范围内,仪器性能均符合要求。结论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检测系统符合验证要求,可将经过评价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工作。

    作者:潘宝龙;巫玲;李胡焕;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1例老年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饮食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渴丸及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在饮食疗法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指数(BM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T2DM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闫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本将结合科室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情况,对该系统的应用特点以及应用过程展开详细论述。旨在通过本文的理论概述,为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更好应用提供有效参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红;俞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分支,本文从设备应用、安全、质量、维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

    作者:钱少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用螺旋CT机易出现的故障与分析

    近年来,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简称CT)在我国的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不可缺少的医疗设备,而螺旋CT以快速扫描成像,采集容积数据以及多轴面重建、三维重建和回顾性重建等诸多优势,使医学CT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CT机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作者:蒋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