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南汇区农村肠道寄生虫病调查

叶平;宋海红;徐梅新;陶林垣

关键词:寄生虫, 感染率, 调查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南汇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方法收集村民的粪便,同一标本采用4种检测方法检查:碘液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试管滤纸培养法和儿童透明胶纸法.结果对1172人进行了检测,感染人数为28人,感染率为2.39%;男女性别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年龄组感染以40岁以上人群为高;职业感染率以农民的感染率为高.结论经过反复防治,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有了明显的下降,防治重点人群已由中小学生转为40岁以上的农业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有关.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汞

    目的对土壤中的汞进行有效定量测定.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对土壤中的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由于利用微波消解技术,有效的防止了汞元素的挥发,从而提高了对土壤中的汞准确测定.结论对土壤中汞测定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是简便、快速、灵敏的.

    作者:吴训;陈广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2004年北海市部分健康体检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北海市健康人群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升高情况,以便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596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结果检测.结果本次共体检2 596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404例(15.56%),以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主有333例(12.83%).TC和TG均以30~39岁为高(P<0.01).TC和TG均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职业TC和T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北海市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趋年轻化,与饮食、性别、年龄和职业有一定关系,应提倡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红斌;卢堃;韦健;罗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5~2001年南宁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观察

    目的评价南宁市1995~2001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方法对1995~2001年南宁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结果南宁市卡介苗接种率保持在94%以上,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稳定在97%以上,卡痕率在95%以上,结素试验平均反应直径、卡痕平均直径均比较稳定.结论南宁市区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

    作者:赵亚玲;刘玉坚;朱荣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DA和CEA测定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和氨试剂法对58例胸腔积液进行胸水CEA和ADA检测分析.结果 CEA在结核性、癌性和其他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3%、83.3%和10.0%,特异性为91.3%;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61.58±14.05)U/L和(15.92±6.42)U/L(P<0.01).以P-ADA>40U/L作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1.0%,以P-ADA/S-ADA>1为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5.5%.结论胸腔积液A-DA、CE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红;陈玉祥;陈建平;龚伟;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年凯里市小学生贫血状况与血红蛋白含量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凯里市小学生贫血状况和血红蛋白含量,为今后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3所监测点校3 622名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2001年共检测3 622名小学生,贫血率为35.78%.其中轻度贫血占99.85%,中度贫血占0.15%.7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低(12.75%),7岁组贫血率40.62%,高于7岁以下组贫血率12.75%(x2=57.19,P<0.01),3 622名学生血红蛋白含量均值为(122.49±9.21)g/L,男生较女生高(t=6.31,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学生的膳食结构,开展贫血与营养监测,正确补铁和维生素C等是防治贫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卫芳;刘静;苏亚玲;杨斌;周晓琴;王芳;罗江淑;唐珍;单竹周;张羽权;肖泽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能力及存在问题,为提高卫生监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中的项目设计监测能力调查表,内容包括34项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和相关仪器的配备情况.通过发文将调查表发放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填报,对上报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水质常规检测指标的综合监测率为83.79%,其中,自治区级监测率(监测能力)达到100.00%;地市级监测率为86.76%;县级市监测率为80.67%;县(区)级监测率为83.21%.市、县(区)级不能监测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放射性指标中的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以及毒理学指标中的四氯化碳、氯仿、硒和一般化学指标中的铝、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结论广西省级以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作者:钟格梅;杨虹;李裕利;唐振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解铝作业工人尿氟浓度分析

    目的了解铝作业工人体内氟的实际水平.方法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某铝厂429名电解工和同一地区无氟污染的200名正常人群班后24小时晨尿氟浓度.结果铝厂电解工尿氟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尿氟浓度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尿氟可直接反映机体氟的吸收情况.

    作者:黄意府;王清海;林惠英;黄鲜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CO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4年10月31日晚9时,我所接到医院电话,得知有6人在某店打火锅出现急性食物中毒,我所迅速组织人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苏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2~2003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002~2003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01起和233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4、5、6月份发生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44.3%、59.7%,乡镇卫生院报告率上升,报告及时率增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孟军;谭春梅;董柏青;黄林;杨美才;陈岳波;梁绍伶;吕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2003年贺州市八步区肺结核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贺州市八步区肺结核疫情流行情况,探讨肺结核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和整理2001~2003年贺州市八步区肺结核疫情报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3年肺结核报告率分别为105.26/10万、96.44/10万、122.86/10万,3年总病人覆盖率为94.97%;肺结核的患病情况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发年龄在65岁年龄组和75岁年龄组,分别为1368.06/10万和1218.96/10万;肺结核疫情以农民为主,占72.15%;患病率男性(474.24/10万)高于女性(157.94/10万),而痰检率女性(51.85%)高于男性(44.20%).结论应加强DOTS策略,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归口管理,及时发现和治愈肺结核病人,防制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

    作者:谢崇雨;邹贵森;罗星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凭祥市无关联人群感染HIV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在本示范区内选择2~4种人群进行调查,每种人群调查100~120名,以便了解及分析HIV在一般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制定HIV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9月6~10日对凭祥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2例HIV感染者.

    作者:农丽萍;何波;何香新;闭素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特殊人群HIV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凭祥市吸毒人群、暗娼、性病门诊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后,采静脉血检测抗-HIV.结果检测320名特殊人群抗-HIV,检出HIV感染22人,检出率6.88%.结论 提示凭祥市HIV感染已存在经性传播途径由高危人群(性乱、多性伙伴)向一般人群(夫妻)播散,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防范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

    作者:何波;农丽萍;何香新;闭素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接尘人员尿液NAG、mALB水平调查

    目的检测接尘人员尿液中NAG、mALB水平,了解生产性粉尘对人体肾脏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接尘人员40人,非接尘人员44人(对照组),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其尿NAG,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尿mALB,用统计学()±s作t检验.结果接尘人员尿液NAG活性为1.57±0.65U/mmolCr,高于对照组1.06±0.42U/mmolCr(P<0.01);mALB为2.03±0.93mg/mmolCr,高于对照组1.55±0.67mg/mmolCr(P<0.01).结论接尘人员尿液NAG、mALB水平高于非接尘人员,生产性粉尘可能对人体肾脏有损害.

    作者:林芝源;曾素华;谭小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血清前白蛋白试验的正常值范围及其评价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诊断试验在健康小鼠血清中的分布和正常参考值以及对小鼠急性肝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血清PA实验进行评价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测.结果小鼠血清PA正常值成正态分布,正常值范围为90~120mg/L,小鼠急性肝损害时,血清PA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2%,准确率达78%;轻、中、重度肝损害时,血清PA浓度分别为50~85mg/L、22~67mg/L、8~19mg/L,准确率分别达77%(P<0.05)、80%(P<0.05)、80%(P<0.05).结论血清PA对小鼠急性肝损害有诊断价值.

    作者:张克君;张云芳;高焱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0~2004年玉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玉林市乙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0~2004年玉林市乙脑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5年共报告病例995例,死亡86例,年均发病率1.27/10万,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为8.64%,1990年发病率(2.52/10万)高,2001年发病率(0.05/10万)低.全市7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博白县和陆川县报告病例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3.97%和23.32%,容县报告病例少,仅占病例总数的3.22%.每年发病时间大部分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7.69%),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1.86%,男女比例为1:0.69.在109例病人中,有接种史的26例(占23.85%),无接种史的74例(占67.89%),接种史不详的9例(占8.26%).结论我市平均每年约有1/3(39/119)的乡镇发生病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应加强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建议把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陈明;庞武贵;廖家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需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应根据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糖尿病病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作者:范海萍;戴霞;林建云;姚冬芳;黄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汞中毒引起血压增高8例

    汞引起高血压偶见有报告,但较少.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收治了8例这类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雄;秦少珍;钟丽萍;王恒壮;谭灶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贺州市18668名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为了解贺州市学生贫血的状况,我们于2003年对贺州市18668名大中专、中学、小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贵森;尹志芬;袁湘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学科内涵、现状与展望

    预防医学的概念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到我国以来,众多的学者将其和公共卫生完全视同一体.但从去年的非典事件过后,不少学者对两者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深思和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则认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的仍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

    作者:谭晓东;彭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0~2003年柳州市居民死因监测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了解当地居民的死亡结构特点及影响生存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死亡率、PYLL(潜在减寿年数)及APYLL(平均减寿年数)的统计方法对2000~2003年全市监测的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3年全市居民平均死亡率为405.40/10万,男性死亡率为511.44/10万,女性死亡率288.19/10万.本市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其死亡率分别为:74.78/10万、48.46/10万、42.53/10万、28.82/10万、21.78/10万.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本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及行为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作者:罗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