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红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观察组)和35例无急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血糖、心肌酶水平,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CK、CK-MB、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②观察组中有心脏损害临床表现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诱发、加重心脏病变,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对心脏的损伤.
作者:廖斌;赵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氯氮平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用心境稳定剂后是否有效.方法 33例氯氮平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在把氯氮平减量的情况下,分别合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碳酸锂治疗.结果 第8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治疗下降≥20%15例(4S.4%),≥50%9例(27.2%).TESS总分比较,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对氯氮平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用心境稳定剂后仍有一定疗效.
作者:高红锐;王艳;白翠梅;郭雄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低场强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场强MR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转移、纵隔侵犯及远处转移,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定肺癌的手术分期.结论 低场强MRI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选取一侧手部皮损为治疗侧,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20%尿素软膏进行治疗,另一侧手部皮损为对照侧,仅用20%尿素软膏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5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李文政;彭艳玲;普雄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连续扫查法对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中,上段5例,中段37例,下段41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对比分析,符合79例,不符合4例,符合率为95.2%(75/83).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子洋;吕培瑾;郭雷;高伟;董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药物直接作用气道病变局部,起效快、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明显促进症状缓解,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5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的紫癜,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有71.43%的患儿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48.21%的患儿出现轻重程度不同关节症状,19例患儿表现出肾脏受累.经过治疗,患儿的痊愈率达91.07%.结论 充分认识HSP患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将有助于HSP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作者:盘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用己糖激酶法(HK)、氧化酶法(GOD-POD)法和手工比色法测定53例患者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然后对四组测定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糖正常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13 mmoL/L(2.5%),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0.49 mmol/L(9.4%),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0.30 mmol/L(5.7%),分别对HK法与GOD.POD法、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HK法与血糖监测仪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4和0.68;高血糖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20 mmol/L(1.7%),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1.84 mmol/L(15.7%),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1.5 mmol/L(12.9%),其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5和0.85.结论 血糖正常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0.01及<0.05;高血糖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及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K法与GOD-POD法呈高度直线正相关,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相关性良好,而HK法与血糖监测仪相关性较差.
作者:吕青松;蒋汉茂;吴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掌握现状,探讨对公众进行CPR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广州东部地区738人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后操作考试合格率从培训前12.0%提高到100.0%.结论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规范培训能有效提高公众心肺复苏技能.
作者:阮惠芬;徐昆;曾汉;谢文锋;李婉玲;陈宏武;王宏;王达明;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67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收治失代偿期肺心患者197例,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01%,低钠血症常见且易被忽视易误诊为肺性脑病.结论 低钠血症在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肺心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作者:钱震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本院2006年收治的65例乳腺癌女患者的病理标本CD44v6表达,并评价肿瘤相关生物学特性的情况.结果 65例乳腺癌患者中CD44v6呈阳性反应有53例,占81.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D44v6阳性率(90.9%)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CD44v6阳性率(61.9%)(P<0.01);Ki-67表达阳性患者其CD44v6阳性率为76.9%,Ki-67表达阴性患者无CD44v6阳性表达(P<0.01);CD44v6表达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OR=1.604)和Ki-67表达(OR=2.800)是CD44v6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腋窝淋巴转移情况及Ki-67表达情况密切相关,CD44v6是检测乳腺癌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张还珠;董伟华;刘芯;黄振倩;谭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单药紫杉醇每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6MVX射线,95%PTV/60Gy/2Gy/30f,同步每周紫杉醇单药静脉化疗,40 mg/m2,连续6周.结果 原发病灶近期客观总有效率为82.1%;纵隔转移淋巴结总有效率为91.1%,近期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轻中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患者耐受性满意.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与单药紫杉醇每周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刘爱勇;李佳;焦建峰;李珠明;丁力;王刚;高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 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利.
作者:高爽;魏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纳络酮救治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30例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急性复方苯乙哌啶患者全部成功救治,治愈率100%.结论 钠络酮救治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并发的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作者:曹小瑶;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非特异性止泻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在一些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用的较多,经常发生中毒现象.统计本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波;诸彭伟;吕贞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烧伤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重症烧伤休克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40例重症烧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烧伤休克危险因素.结果 肠道黏膜表面的pH(pHi)值、尿溶菌酶、瘤坏死因子(TMF-α)、白细胞介素-_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一氧化氮(NO)、血钠、血清白蛋白等8个危险因素与重症烧伤休克预后的发生有关.结论 pHi、尿溶菌酶、TNF-α、IL-6、IL-8、NO、血钠、血清白蛋白是重症烧伤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防治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生,以减少重症烧伤的死亡率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作者:彭涛;黄晓元;龙剑虹湘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B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及血清CysC与血清尿素(blood Urea)、肌酐(Cr)联合检测在化疗中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1 d、3 d、7 d和15 d时测定血清CysC与UREA、Cr同时检测尿β2-MG、MA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β2-MG在化疗后1 d即开始升高,随后尿MA和血CysC均升高.化疗后尿β2-MG和尿MA及血清Cysc同化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β2-MG及MA和血清CysC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且较血BUN、Cr更灵敏.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晓春;王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375例附件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5例附件包块中,血清CA125>35 U/ml的有198例,其中卵巢恶性肿瘤92例,附件良性包块106例,分别占46.5%和53.5%,但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值高于附件良性包块(P<0.05),而且CA125取值不断升高时,附件包块的患者中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当血清CA125>65 U/ml时,检出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分别为84.5%、80.1%和81.3%.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4.4%、76.3%和78.4%.结论 血清CA125取65 U/ml是临床鉴别诊断附件良恶性肿瘤的较佳临界值;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大.
作者: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 19例,术中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骨道内紧密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9例患者术前平均评分61分(54~69分),术后12个月时92分(76~95分),总优良率89%.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骨道精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英华;王莉;范晓华;焦兆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