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症(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MS组和对照组,分析MS及代谢紊乱指标的多少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具有MS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相关性;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多,NIHSS评分增加,BI指数减少.结论 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均有影响,且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加,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徐晓华;李振东;周怀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B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及血清CysC与血清尿素(blood Urea)、肌酐(Cr)联合检测在化疗中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1 d、3 d、7 d和15 d时测定血清CysC与UREA、Cr同时检测尿β2-MG、MA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β2-MG在化疗后1 d即开始升高,随后尿MA和血CysC均升高.化疗后尿β2-MG和尿MA及血清Cysc同化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β2-MG及MA和血清CysC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且较血BUN、Cr更灵敏.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晓春;王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I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姜军永;李晓东;刘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病灶部位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肠镜诊断下消化道出血385例.结果 ①本组385例因下消化道出血者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病冈者有366例(95.66%).病因以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直肠炎居首位,占31.69%,其次是肛裂、痔(17.92%)和慢性结肠炎性反应(17.66%);②病灶部位以直肠多见,占45.71%,其次乙状结肠占29.61%,降结肠占9.61%.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繁杂,易造成漏诊、误诊.及时的结肠镜检查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是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设计一种种植手术模板,以解决种植义齿修复中种植体植入位置及方向准确性的问题.方法 利用带钢珠摄X线片,以准确计算摄X线片的畸变,准确估计植入区域的骨量.将拟植入区的牙槽骨的形态准确地转移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在石膏模型上设计出修复后的人工牙的形态.制作手术模板.在其上孔洞等方式将修复设计直观地表达出来,指导种植钻入位置方向,有利于在手术中兼顾颌骨解剖条件和修复的需要,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结果 应用本法治疗18例多颗牙缺失患者植入42颗种植体,均达到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 本模板定位、定向准确,可以有效地利用植入区的骨量,从而扩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有效地避免种植手术的失败.提高义齿修复的效果.
作者:杨新强;张留民;黄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HA联合化疗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36例初诊CML-CP患者,化疗方案为HA联合化疗5~7 d,其中高三尖杉酯碱(HHT)5mgd,阿糖胞苷(Ara-C)200 mg/d.主要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脏大小、染色体及化疗副作用.结果 HA化疗方案治疗CML-CP近期血液学完全缓解率55.56%,有效率91.67%;近期观察细胞遗传学未发现变化;副作用可以耐受,但是7 dHA化疗方案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结论 HA化疗方案对于CML-CP近期有肯定疗效,是不能行allo-BMT或者imatinib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爱红;何斌;孙梅;汪中强;顾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3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38例,取静脉血,选双侧曲池、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行穴位注射,同时口服咪唑斯汀10 mg,1次/d;对照组20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不做自血穴位注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42例(59.7%),总有效率为90.54%;对照组痊愈83例(41.5%),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
作者:黄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大面积20 cm×15 cm,小面积12 cm×10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强;潘乐;黄盈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老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附组(SF组)和对照组(C组)各100例.SF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SF注射液100 ml,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2 mg/mg,于麻醉前静息状态下、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分别测定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F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预注在维持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于海芳;李界平;李晓征;张芸;孙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非呼吸道感染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41例非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非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22例(呼吸道误吸14例及呼吸道解剖异常8例),心脏疾病9例,纵隔占位性疾病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其它5例.单一病因(未合并肺炎)15例,复合病因(基础疾病+肺炎)26例.结论 41例非呼吸道感染小儿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常见,在诊治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必要的辅助检查,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诊断.
作者:贾旭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伴发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AA,将组间的SAA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糖尿病组血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A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SAA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礼仪;王洪建;张高明;陈慧芹;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损伤和术中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9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和500例首次剖宫产(对照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再次剖宫产组较首次剖宫产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素云;王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0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疼痛7 h入神经内科,查体:心脏听诊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自L4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右侧自L1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双膝反射及双巴氏征皆未引出.
作者:徐金龙;曹瑞实;刘锋;陈道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35/50)和6.7%(1/15),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无关.结论 TK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生和分级有关,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度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以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需深入研究.
作者:陈秀娇;蔡庆发;张鹏飞;郑建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抗痨药中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可引起头痛、头昏、共济失调.在抗痨患者当中这些中枢神经症状(以下简称症状)在临床床上很常见也是很棘手的问题,近十余年来笔者采用氟桂利嗪口服解决这方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李金;许敏;高琴;黄仑峰;张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8例大于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泮托拉唑针剂40 mg静滴bid,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针剂40 mg静注bi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心、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73%和7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呕血、黑便停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生化指标均无异常改变,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志虎;张有建;贾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 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利.
作者:高爽;魏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模拟手术入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价值.方法 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在仅行CTA,未行DSA.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后处理采用容积成像(VR)技术,采集图像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16例动脉瘤病例仅在CTA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CTA图像很好的模拟手术人路.依据CTA所模拟的手术人路影像均可顺利找到动脉瘤.CTA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结构、载流动脉、周围解剖标志等重要结构显示清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对术中辨认解剖结构有很大帮助.结论 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前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可以为动脉瘤夹闭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陆挺;崔岗;周焱峰;彭思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并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5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再出血及OPSI发生.结论 在外伤性脾破裂中,遵循严格的保脾治疗指征,使患者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防止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了术后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张庆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一种悬吊免气腹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方法 设计一种器械(腹壁提升器),采用机械升降牵拉的方法提升腹壁形成腹腔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结果 使用悬吊免气腹的方法成功完成20例胆囊切除,8例阑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壁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实用、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并可进行腹腔镜下联合手术,扩展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对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冰;王欣;赵文杰;高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