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云;王品
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随着脊柱牛物力学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越来越被骨科医生所接受.本院骨科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付明;张卫东;杨忠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胎儿测量系统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450例足月胎儿进行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腹前后径(APTD)、腹横径(TTD)的测量,由超声诊断仪自带公式计算出所估计的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实际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性别和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与实际出生体重符合者374例,符合率83.1%.体重预测的准确性与胎儿性别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关系.结论 本文使用超声测量双顶径等四项指标能更准确的估测胎儿体重,既克服了单一参数的片面性,又避免了更多指标测量的繁琐,不失为一种客观、准确、科学、简便,可重复的方9法,可以更好的服务与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燕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8例大于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泮托拉唑针剂40 mg静滴bid,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针剂40 mg静注bi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心、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73%和7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呕血、黑便停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生化指标均无异常改变,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志虎;张有建;贾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52例70岁以上高龄般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分析,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康复治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患者50例,平均随访12个月,功能优良者46例,占88.5%;可4例,占7.7%;差2例3.8%.结论 高龄股骨近端骨折只要无手术禁忌证,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手术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技巧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同时康复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杨海涛;邢斐;冯明光;王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总结163例老年烧伤发病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从总的比率、性别比、季节、年龄特点、致伤地点、原因、部位、转归、创面处理、补液和抗生素应用等方面阐述老年烧伤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结果 男68例,女95例,其中146例家中致伤,年龄越大发病危险性越高,部位以下肢等暴露部位常见,对原有疾患要及时治疗并注重老年患者的护理,深Ⅱ°和Ⅲ°创面的患者,宜尽早手术.结论 老年人致伤多在家中发生,要重视预防在家中烧、烫伤.
作者:董肇杨;黄磊;张磊;施闻华;彭媛;蒋秋萍;廖镇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 19例,术中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骨道内紧密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9例患者术前平均评分61分(54~69分),术后12个月时92分(76~95分),总优良率89%.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骨道精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英华;王莉;范晓华;焦兆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HA联合化疗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36例初诊CML-CP患者,化疗方案为HA联合化疗5~7 d,其中高三尖杉酯碱(HHT)5mgd,阿糖胞苷(Ara-C)200 mg/d.主要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脏大小、染色体及化疗副作用.结果 HA化疗方案治疗CML-CP近期血液学完全缓解率55.56%,有效率91.67%;近期观察细胞遗传学未发现变化;副作用可以耐受,但是7 dHA化疗方案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结论 HA化疗方案对于CML-CP近期有肯定疗效,是不能行allo-BMT或者imatinib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爱红;何斌;孙梅;汪中强;顾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DM)患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肾病(DN)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1].DN早期病变只是肾单位肥大,肾小球滤过增加和出现微量蛋白尿,此时若给予一些干预性治疗,可防止向大量蛋白尿发展.笔者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DN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霞;张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症(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MS组和对照组,分析MS及代谢紊乱指标的多少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具有MS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相关性;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多,NIHSS评分增加,BI指数减少.结论 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均有影响,且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加,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徐晓华;李振东;周怀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呼气冷凝液(EBC)中氮氧化物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1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其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NO2-、NO3-、总NO2-/NO3-浓度.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EBC中NO2(1.508±0.705)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05±0.299)μmol/L,(P<0.01);缓解期NO2-(0.622±0.253)μmol/L较急性发作期显著下降(P<0.01).EBC中NO3-、总NO2-/NO3-的浓度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BC中NO2-水平高低与哮喘病情变化有关,故可作为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杜秀芳;黄平;冼美兰;陈济明;宋冰;李志莹;洪永忠;杜冀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作者:宋红;宋涣清;李志洁;鲍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I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姜军永;李晓东;刘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特点及与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25名经CT或MRI证实脑中风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探查,并测定血压和血脂.结果 225名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占97.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53.3%,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77.3%,伴高血脂的患者占77.3%,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导致患者颈部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占37.3%.结论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发生比例大,高血压、高血脂与颈部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
作者:张晓艳;孙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375例附件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5例附件包块中,血清CA125>35 U/ml的有198例,其中卵巢恶性肿瘤92例,附件良性包块106例,分别占46.5%和53.5%,但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值高于附件良性包块(P<0.05),而且CA125取值不断升高时,附件包块的患者中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当血清CA125>65 U/ml时,检出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分别为84.5%、80.1%和81.3%.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4.4%、76.3%和78.4%.结论 血清CA125取65 U/ml是临床鉴别诊断附件良恶性肿瘤的较佳临界值;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大.
作者: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选取一侧手部皮损为治疗侧,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20%尿素软膏进行治疗,另一侧手部皮损为对照侧,仅用20%尿素软膏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5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李文政;彭艳玲;普雄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是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化疗致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血液病区发生的蒽环类抗生素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1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4例患儿心脏毒性发生时间为应用近一次蒽环类抗生素后5~12 d.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以柔红霉素计)(134.8±56.6)ms/m2.严重心脏毒性全部为亚急性,合并细菌感染13例.心电图均存在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成功10例.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牛素化疗合并感染时严重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高,抢救成功病例恢复良好.
作者:薛红漫;陈纯;郭海霞;覃丽君;徐宏贵;黎阳;黄绍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生物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对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效果及比较.方法 将64例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A组:27例,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B组:37例,用蒸馏水联合顺铂.全部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彻底引流胸液后注入药物,并进行了全身化疗.结果 有效率为A组87.8%,B组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CR)为A组45.4%,B组55.0%,B组优于A组.局部注射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免疫生物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志杰;冯桂新;李同源;王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