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捷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老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附组(SF组)和对照组(C组)各100例.SF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SF注射液100 ml,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2 mg/mg,于麻醉前静息状态下、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分别测定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F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预注在维持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于海芳;李界平;李晓征;张芸;孙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下同)患者预后的其它因素.方法 参照2006年SCAP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的45例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头孢三代+大环内酯类组死亡风险高于其它组;死亡组低蛋白血症例数多于存活组;酗酒合并基础疾病组和单纯酗酒组的死亡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改善SCAP患者的预后,除积极应对可逆因素外,还应强调对相对不可逆因素的一级预防.
作者:方桂桔;邓新宇;薛青;焦维克;黄康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损伤和术中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9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和500例首次剖宫产(对照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再次剖宫产组较首次剖宫产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素云;王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抗痨药中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可引起头痛、头昏、共济失调.在抗痨患者当中这些中枢神经症状(以下简称症状)在临床床上很常见也是很棘手的问题,近十余年来笔者采用氟桂利嗪口服解决这方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李金;许敏;高琴;黄仑峰;张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肝源性溃疡(Hepatogenous Ulcer,HE)指在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病中,特别是肝硬化,伴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而关于老年人肝源性溃疡临床特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本院35例Hu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咏萍;陈扬;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uterine endometrial clear cell carcinoma,EC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TP)的表达,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方面来探讨ECC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ECCC组织中VEGF、TP的表达,根据VEGF表达情况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 在ECCC组织中,VEGF/TP均有较高的表达,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高表达组.
作者:丁小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是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特点及与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25名经CT或MRI证实脑中风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探查,并测定血压和血脂.结果 225名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占97.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53.3%,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77.3%,伴高血脂的患者占77.3%,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导致患者颈部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占37.3%.结论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发生比例大,高血压、高血脂与颈部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
作者:张晓艳;孙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设计一种种植手术模板,以解决种植义齿修复中种植体植入位置及方向准确性的问题.方法 利用带钢珠摄X线片,以准确计算摄X线片的畸变,准确估计植入区域的骨量.将拟植入区的牙槽骨的形态准确地转移到石膏模型上,然后在石膏模型上设计出修复后的人工牙的形态.制作手术模板.在其上孔洞等方式将修复设计直观地表达出来,指导种植钻入位置方向,有利于在手术中兼顾颌骨解剖条件和修复的需要,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结果 应用本法治疗18例多颗牙缺失患者植入42颗种植体,均达到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 本模板定位、定向准确,可以有效地利用植入区的骨量,从而扩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有效地避免种植手术的失败.提高义齿修复的效果.
作者:杨新强;张留民;黄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HA联合化疗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36例初诊CML-CP患者,化疗方案为HA联合化疗5~7 d,其中高三尖杉酯碱(HHT)5mgd,阿糖胞苷(Ara-C)200 mg/d.主要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脏大小、染色体及化疗副作用.结果 HA化疗方案治疗CML-CP近期血液学完全缓解率55.56%,有效率91.67%;近期观察细胞遗传学未发现变化;副作用可以耐受,但是7 dHA化疗方案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结论 HA化疗方案对于CML-CP近期有肯定疗效,是不能行allo-BMT或者imatinib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爱红;何斌;孙梅;汪中强;顾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感染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本院五年来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2779株,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并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779株细菌中检出ESBL1390株,检出率50%,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从2003年41.2%到2007年的66.1%(P<0.05).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60.3%).体外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7.7%)派拉西林/他唑巴坦(30.4%)有较低耐药率,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ESBLs主要来自于重症病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菌株的主要手段,亚胺培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红云;薛云松;刘春林;李红;袁文丽;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I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姜军永;李晓东;刘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67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收治失代偿期肺心患者197例,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01%,低钠血症常见且易被忽视易误诊为肺性脑病.结论 低钠血症在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肺心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作者:钱震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胎儿测量系统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450例足月胎儿进行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腹前后径(APTD)、腹横径(TTD)的测量,由超声诊断仪自带公式计算出所估计的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实际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性别和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与实际出生体重符合者374例,符合率83.1%.体重预测的准确性与胎儿性别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关系.结论 本文使用超声测量双顶径等四项指标能更准确的估测胎儿体重,既克服了单一参数的片面性,又避免了更多指标测量的繁琐,不失为一种客观、准确、科学、简便,可重复的方9法,可以更好的服务与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燕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182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3共153眼,占84.07%,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0.06~0.2之间共14眼7.69%,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有5眼,占2.75%.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铁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治疗对象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温箱复温、抗感染、纠酸、补液、改善微循环以及积极治疗新生儿低血糖保证热量供给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E混合剂按摩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西万荣三九药液有限公司)1~2 mL/(kg·d).两组均治疗3~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评定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组患儿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ADE混合剂按摩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联合应用能增强疗效,新生儿硬肿消退快,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改善其病情,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洁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观察组)和35例无急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血糖、心肌酶水平,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CK、CK-MB、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②观察组中有心脏损害临床表现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诱发、加重心脏病变,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对心脏的损伤.
作者:廖斌;赵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用己糖激酶法(HK)、氧化酶法(GOD-POD)法和手工比色法测定53例患者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然后对四组测定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糖正常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13 mmoL/L(2.5%),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0.49 mmol/L(9.4%),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0.30 mmol/L(5.7%),分别对HK法与GOD.POD法、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HK法与血糖监测仪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4和0.68;高血糖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20 mmol/L(1.7%),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1.84 mmol/L(15.7%),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1.5 mmol/L(12.9%),其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5和0.85.结论 血糖正常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0.01及<0.05;高血糖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及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K法与GOD-POD法呈高度直线正相关,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相关性良好,而HK法与血糖监测仪相关性较差.
作者:吕青松;蒋汉茂;吴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生物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对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效果及比较.方法 将64例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A组:27例,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B组:37例,用蒸馏水联合顺铂.全部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彻底引流胸液后注入药物,并进行了全身化疗.结果 有效率为A组87.8%,B组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CR)为A组45.4%,B组55.0%,B组优于A组.局部注射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免疫生物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志杰;冯桂新;李同源;王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