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涛;张红雨;舒晓春;王亨莉
目的 探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止痛效果.方法 18例(2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PVP治疗.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测量椎体高度变化.结果 术前VAS为7.944±0.938;术后3 d为2.778±1.003;术后1个月为2.667±0.767;术后3个月为2.611±0.850.术前与术后3个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时间段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在椎体高度变化方面,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作用迅速、有效.
作者:谭成波;苏汝堃;刘兴漠;钟志强;潘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选取一侧手部皮损为治疗侧,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20%尿素软膏进行治疗,另一侧手部皮损为对照侧,仅用20%尿素软膏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5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李文政;彭艳玲;普雄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与空肠的改良吻合,预防返流性胃炎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住院的43例消化道溃疡病患者,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性质及程度,改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术式.一般取空肠配合肠襻20~40 cm与进行正中Roux-Y吻合,重建消化道.结果 术后经过随访3~12个月不等,同时进行胃镜观察、分析,本组病例对术后胃内食物的顺利缓慢进入肠道,防止逆道返流;又保持了胃内的生理环境,也有利于胃功能的早期恢复.无返流性胃炎的发生.结论 经过临床分析,本术式无近期并发症,既解除溃疡术后残胃炎症状,又有效地预防返流性胃炎.
作者:莫启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375例附件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5例附件包块中,血清CA125>35 U/ml的有198例,其中卵巢恶性肿瘤92例,附件良性包块106例,分别占46.5%和53.5%,但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值高于附件良性包块(P<0.05),而且CA125取值不断升高时,附件包块的患者中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当血清CA125>65 U/ml时,检出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分别为84.5%、80.1%和81.3%.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4.4%、76.3%和78.4%.结论 血清CA125取65 U/ml是临床鉴别诊断附件良恶性肿瘤的较佳临界值;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大.
作者: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52例70岁以上高龄般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分析,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康复治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患者50例,平均随访12个月,功能优良者46例,占88.5%;可4例,占7.7%;差2例3.8%.结论 高龄股骨近端骨折只要无手术禁忌证,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手术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技巧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同时康复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杨海涛;邢斐;冯明光;王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观察组)和35例无急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血糖、心肌酶水平,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CK、CK-MB、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②观察组中有心脏损害临床表现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诱发、加重心脏病变,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对心脏的损伤.
作者:廖斌;赵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损伤和术中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9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和500例首次剖宫产(对照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再次剖宫产组较首次剖宫产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素云;王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感染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本院五年来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2779株,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并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779株细菌中检出ESBL1390株,检出率50%,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从2003年41.2%到2007年的66.1%(P<0.05).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60.3%).体外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7.7%)派拉西林/他唑巴坦(30.4%)有较低耐药率,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ESBLs主要来自于重症病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菌株的主要手段,亚胺培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红云;薛云松;刘春林;李红;袁文丽;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非特异性止泻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在一些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用的较多,经常发生中毒现象.统计本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波;诸彭伟;吕贞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是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充以清除根尖及根尖周围病变组织,同时达到保存病牙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牙位作相应的麻醉,用弧形切口,凸面点距龈缘5 mm左右,行翻瓣、开窗、凿根与搔刮,根充后行缝合.结果 手术创口Ⅰ期愈合占26例占93%,失败2例占7%,治疗后观察1年28例均无不适.26例根尖病缩小,2例根尖病变区有新生骨小梁形成,密度较正常稍低.结论 根尖周组织病变(肉芽组织、囊肿等)用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发作期的6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7 d,观察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并测定治疗前后IgE变化.结果 在PEF值升高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IgE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经济.
作者:齐占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3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38例,取静脉血,选双侧曲池、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行穴位注射,同时口服咪唑斯汀10 mg,1次/d;对照组20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不做自血穴位注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42例(59.7%),总有效率为90.54%;对照组痊愈83例(41.5%),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
作者:黄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396例稳定型宫外孕患者根据血β-HCG情况,使用甲氨蝶呤(MTX)5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共使用2~4次.同时予以米非司酮100 mg口服2次/d,共3 d.并在使用甲氨蝶呤(MTX)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钙(CF)进行解救.用药6~8 d后根据HCG下降情况、腹痛情况及腹腔内出血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有效378例占95.45%.无效18例占4.55%.结论 使用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疗效好,治愈率高,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和配合.但血β-HCG>4000 mIu/ml治愈率低.
作者:冯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模拟手术入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价值.方法 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在仅行CTA,未行DSA.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后处理采用容积成像(VR)技术,采集图像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16例动脉瘤病例仅在CTA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CTA图像很好的模拟手术人路.依据CTA所模拟的手术人路影像均可顺利找到动脉瘤.CTA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结构、载流动脉、周围解剖标志等重要结构显示清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对术中辨认解剖结构有很大帮助.结论 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前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可以为动脉瘤夹闭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陆挺;崔岗;周焱峰;彭思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作者:宋红;宋涣清;李志洁;鲍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单药紫杉醇每周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6MVX射线,95%PTV/60Gy/2Gy/30f,同步每周紫杉醇单药静脉化疗,40 mg/m2,连续6周.结果 原发病灶近期客观总有效率为82.1%;纵隔转移淋巴结总有效率为91.1%,近期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轻中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患者耐受性满意.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与单药紫杉醇每周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刘爱勇;李佳;焦建峰;李珠明;丁力;王刚;高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 19例,术中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骨道内紧密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9例患者术前平均评分61分(54~69分),术后12个月时92分(76~95分),总优良率89%.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骨道精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英华;王莉;范晓华;焦兆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治疗,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65例患儿经治疗,显效37例(56.92%),有效25例(38.46%),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 对慢性咳嗽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首先考虑CVA,早期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一旦确诊,即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防止发展为典型哮喘.
作者:马五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2例,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1~3 d行超选择供血动脉栓塞,详细观察栓塞后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记录手术时出血量.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2例患者中-侧颌内动脉供血8例,合并咽升动脉供血4例.7例完全栓塞,5例仅部分栓塞.毒副作用为栓塞侧面部疼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作者:周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