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马五林

关键词:儿童, CVA, β2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
摘要: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治疗,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65例患儿经治疗,显效37例(56.92%),有效25例(38.46%),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 对慢性咳嗽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首先考虑CVA,早期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一旦确诊,即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防止发展为典型哮喘.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完全川崎病23例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作者:宋红;宋涣清;李志洁;鲍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及尿β2-MG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B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及血清CysC与血清尿素(blood Urea)、肌酐(Cr)联合检测在化疗中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1 d、3 d、7 d和15 d时测定血清CysC与UREA、Cr同时检测尿β2-MG、MA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β2-MG在化疗后1 d即开始升高,随后尿MA和血CysC均升高.化疗后尿β2-MG和尿MA及血清Cysc同化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β2-MG及MA和血清CysC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且较血BUN、Cr更灵敏.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晓春;王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DM)患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肾病(DN)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1].DN早期病变只是肾单位肥大,肾小球滤过增加和出现微量蛋白尿,此时若给予一些干预性治疗,可防止向大量蛋白尿发展.笔者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DN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霞;张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TA模拟手术入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模拟手术入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价值.方法 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在仅行CTA,未行DSA.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后处理采用容积成像(VR)技术,采集图像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16例动脉瘤病例仅在CTA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CTA图像很好的模拟手术人路.依据CTA所模拟的手术人路影像均可顺利找到动脉瘤.CTA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结构、载流动脉、周围解剖标志等重要结构显示清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对术中辨认解剖结构有很大帮助.结论 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前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可以为动脉瘤夹闭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陆挺;崔岗;周焱峰;彭思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引起低氧伴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牛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SAS分为三种类型,即中枢型(CSAS),阻塞型(OSAS)和混合型(MSAS),其中以OSAS常见.

    作者:陈绍森;陈飞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研究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感染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本院五年来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2779株,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并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779株细菌中检出ESBL1390株,检出率50%,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从2003年41.2%到2007年的66.1%(P<0.05).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60.3%).体外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7.7%)派拉西林/他唑巴坦(30.4%)有较低耐药率,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ESBLs主要来自于重症病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菌株的主要手段,亚胺培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红云;薛云松;刘春林;李红;袁文丽;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65例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发作期的6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7 d,观察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并测定治疗前后IgE变化.结果 在PEF值升高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IgE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经济.

    作者:齐占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连续扫查法在肝外梗阻性黄疸超声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连续扫查法对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超声显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83例肝外梗阻性黄疸中,上段5例,中段37例,下段41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对比分析,符合79例,不符合4例,符合率为95.2%(75/83).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子洋;吕培瑾;郭雷;高伟;董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保脾治疗5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并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5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再出血及OPSI发生.结论 在外伤性脾破裂中,遵循严格的保脾治疗指征,使患者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防止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了术后生存生活质量.

    作者:张庆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体会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 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利.

    作者:高爽;魏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60例,瑞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2 mg/kg诱导后,改为瑞芬太尼0.05 μg/(kg·min)、异丙酚3 mg/(kg.h)维持.手术全程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情况、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结果 全手术过程中无记忆、无痛;在麻醉过程中SBP、DBP、HR、SpO2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有心率减慢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的优点,但术中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作者:李秀娜;刘峰;王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胸腰椎骨折38例手术体会

    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随着脊柱牛物力学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越来越被骨科医生所接受.本院骨科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付明;张卫东;杨忠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一种悬吊免气腹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方法 设计一种器械(腹壁提升器),采用机械升降牵拉的方法提升腹壁形成腹腔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结果 使用悬吊免气腹的方法成功完成20例胆囊切除,8例阑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壁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实用、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并可进行腹腔镜下联合手术,扩展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对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冰;王欣;赵文杰;高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早产儿抚触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抚触.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质量、摄奶量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8例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充以清除根尖及根尖周围病变组织,同时达到保存病牙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牙位作相应的麻醉,用弧形切口,凸面点距龈缘5 mm左右,行翻瓣、开窗、凿根与搔刮,根充后行缝合.结果 手术创口Ⅰ期愈合占26例占93%,失败2例占7%,治疗后观察1年28例均无不适.26例根尖病缩小,2例根尖病变区有新生骨小梁形成,密度较正常稍低.结论 根尖周组织病变(肉芽组织、囊肿等)用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场强MRI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低场强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场强MR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转移、纵隔侵犯及远处转移,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定肺癌的手术分期.结论 低场强MRI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375例附件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5例附件包块中,血清CA125>35 U/ml的有198例,其中卵巢恶性肿瘤92例,附件良性包块106例,分别占46.5%和53.5%,但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值高于附件良性包块(P<0.05),而且CA125取值不断升高时,附件包块的患者中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当血清CA125>65 U/ml时,检出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分别为84.5%、80.1%和81.3%.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4.4%、76.3%和78.4%.结论 血清CA125取65 U/ml是临床鉴别诊断附件良恶性肿瘤的较佳临界值;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大.

    作者: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雷诺考特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是指由IgE介导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以及嗅觉功能障碍等.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式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新式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01年12月至2008年12月185例新式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式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切口自然美观,无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结论 新式经腹小切几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日间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