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占华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药物直接作用气道病变局部,起效快、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明显促进症状缓解,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182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3共153眼,占84.07%,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0.06~0.2之间共14眼7.69%,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有5眼,占2.75%.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铁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3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28例患儿,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治及预防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中,治愈19例、占67.86%,好转6例、占21.42%.随访存活的15例患儿,留有一项或多项后遗症7例,占46.67%.生后1~3个月小儿单纯母乳喂养,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有腹泻史、抗生素应用史,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且存活者多有一项或多项后遗症.结论 加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减少患儿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者的后遗症.
作者: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总结163例老年烧伤发病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从总的比率、性别比、季节、年龄特点、致伤地点、原因、部位、转归、创面处理、补液和抗生素应用等方面阐述老年烧伤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结果 男68例,女95例,其中146例家中致伤,年龄越大发病危险性越高,部位以下肢等暴露部位常见,对原有疾患要及时治疗并注重老年患者的护理,深Ⅱ°和Ⅲ°创面的患者,宜尽早手术.结论 老年人致伤多在家中发生,要重视预防在家中烧、烫伤.
作者:董肇杨;黄磊;张磊;施闻华;彭媛;蒋秋萍;廖镇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综合康复疗效.方法 运用运动训练、按摩、针炙、电疗以及药物等方法对43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结果 本法在43例中,有效率达90.70%.结论 综合康复对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锦渊;邓金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治疗,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65例患儿经治疗,显效37例(56.92%),有效25例(38.46%),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 对慢性咳嗽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首先考虑CVA,早期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一旦确诊,即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防止发展为典型哮喘.
作者:马五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化疗致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血液病区发生的蒽环类抗生素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1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4例患儿心脏毒性发生时间为应用近一次蒽环类抗生素后5~12 d.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以柔红霉素计)(134.8±56.6)ms/m2.严重心脏毒性全部为亚急性,合并细菌感染13例.心电图均存在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成功10例.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牛素化疗合并感染时严重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高,抢救成功病例恢复良好.
作者:薛红漫;陈纯;郭海霞;覃丽君;徐宏贵;黎阳;黄绍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免疫生物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对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效果及比较.方法 将64例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A组:27例,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B组:37例,用蒸馏水联合顺铂.全部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彻底引流胸液后注入药物,并进行了全身化疗.结果 有效率为A组87.8%,B组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CR)为A组45.4%,B组55.0%,B组优于A组.局部注射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免疫生物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志杰;冯桂新;李同源;王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以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chysi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TPP患者的治疗及相关发病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18例TPP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检测血中甲状腺游离激素FF4、FT3、TSH,血清钾和血清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有FF4 ↑、F13 ↑,TSH ↓,血钾偏低,有14例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2例患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结论 对TPP患者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为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FF4、F13、TSH,血清钾和血清肌酶的检测,及时控制甲亢和维持血钾正常是治疗关键.
作者:张必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作者:宋红;宋涣清;李志洁;鲍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 患者108例,其中6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派专业护士给予护理,发现情绪异常者,及时给予评估和记录,并进行全程跟踪护理,分析原因并给予干预,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有情绪异常者18例(其中焦虑烦躁者8例,好发脾气生气易怒者7例,忧愁忧郁者3例)占30%.经护理干预有效,其中因性格内向固执者2例效果差.余48例经随访有2例出院后自杀.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遗留偏瘫较常见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给予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396例稳定型宫外孕患者根据血β-HCG情况,使用甲氨蝶呤(MTX)5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共使用2~4次.同时予以米非司酮100 mg口服2次/d,共3 d.并在使用甲氨蝶呤(MTX)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钙(CF)进行解救.用药6~8 d后根据HCG下降情况、腹痛情况及腹腔内出血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有效378例占95.45%.无效18例占4.55%.结论 使用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疗效好,治愈率高,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和配合.但血β-HCG>4000 mIu/ml治愈率低.
作者:冯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特点及与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25名经CT或MRI证实脑中风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探查,并测定血压和血脂.结果 225名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占97.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53.3%,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77.3%,伴高血脂的患者占77.3%,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导致患者颈部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占37.3%.结论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发生比例大,高血压、高血脂与颈部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
作者:张晓艳;孙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胆囊形态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5年至2007年对驻地单位40岁以上2230名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超声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患者胆囊结石阳性率.结果 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胆结石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胆囊形态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梁国欣;韩宪静;信天游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感染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本院五年来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2779株,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并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779株细菌中检出ESBL1390株,检出率50%,并呈逐年上升之势,从2003年41.2%到2007年的66.1%(P<0.05).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60.3%).体外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7.7%)派拉西林/他唑巴坦(30.4%)有较低耐药率,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ESBLs主要来自于重症病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菌株的主要手段,亚胺培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徐红云;薛云松;刘春林;李红;袁文丽;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观察组)和35例无急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血糖、心肌酶水平,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CK、CK-MB、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②观察组中有心脏损害临床表现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诱发、加重心脏病变,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对心脏的损伤.
作者:廖斌;赵新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5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的紫癜,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有71.43%的患儿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48.21%的患儿出现轻重程度不同关节症状,19例患儿表现出肾脏受累.经过治疗,患儿的痊愈率达91.07%.结论 充分认识HSP患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将有助于HSP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作者:盘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伴发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AA,将组间的SAA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糖尿病组血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A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SAA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礼仪;王洪建;张高明;陈慧芹;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一种悬吊免气腹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方法 设计一种器械(腹壁提升器),采用机械升降牵拉的方法提升腹壁形成腹腔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结果 使用悬吊免气腹的方法成功完成20例胆囊切除,8例阑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壁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实用、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并可进行腹腔镜下联合手术,扩展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对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冰;王欣;赵文杰;高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