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形态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梁国欣;韩宪静;信天游

关键词:胆结石, 胆囊形态, 皱折胆囊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形态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5年至2007年对驻地单位40岁以上2230名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超声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患者胆囊结石阳性率.结果 胆囊形态异常组与胆囊形态正常组胆结石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胆囊形态异常是胆囊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大黄煎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口服大黄煎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大黄煎剂治疗.以WBC、BAMS、UAMS、LPS、IL-6等作为指标,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72 h后,临床疗效和血中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服大黄煎剂可明显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中WBC、BAMS、UAMS、LPS、IL-6水平,辅助应用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较单纯常规治疗的疗效好.

    作者:宋明东;敖步升;曾文;苏月南;关常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剧围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CT分期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88%,对局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对照低于50%.结论 CT检查可术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术后CT检查对疗后再分期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宜国;郑成彩;王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目的 探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止痛效果.方法 18例(2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PVP治疗.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测量椎体高度变化.结果 术前VAS为7.944±0.938;术后3 d为2.778±1.003;术后1个月为2.667±0.767;术后3个月为2.611±0.850.术前与术后3个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时间段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在椎体高度变化方面,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作用迅速、有效.

    作者:谭成波;苏汝堃;刘兴漠;钟志强;潘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6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治疗,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65例患儿经治疗,显效37例(56.92%),有效25例(38.46%),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 对慢性咳嗽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首先考虑CVA,早期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一旦确诊,即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防止发展为典型哮喘.

    作者:马五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左房粘液瘤并腹主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40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疼痛7 h入神经内科,查体:心脏听诊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自L4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右侧自L1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双膝反射及双巴氏征皆未引出.

    作者:徐金龙;曹瑞实;刘锋;陈道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影响重症烧伤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烧伤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重症烧伤休克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40例重症烧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烧伤休克危险因素.结果 肠道黏膜表面的pH(pHi)值、尿溶菌酶、瘤坏死因子(TMF-α)、白细胞介素-_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一氧化氮(NO)、血钠、血清白蛋白等8个危险因素与重症烧伤休克预后的发生有关.结论 pHi、尿溶菌酶、TNF-α、IL-6、IL-8、NO、血钠、血清白蛋白是重症烧伤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防治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生,以减少重症烧伤的死亡率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作者:彭涛;黄晓元;龙剑虹湘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场强MRI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低场强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场强MR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转移、纵隔侵犯及远处转移,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定肺癌的手术分期.结论 低场强MRI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37例临床分析

    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非特异性止泻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在一些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用的较多,经常发生中毒现象.统计本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波;诸彭伟;吕贞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182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3共153眼,占84.07%,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0.06~0.2之间共14眼7.69%,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有5眼,占2.75%.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铁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早产儿抚触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抚触.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质量、摄奶量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I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姜军永;李晓东;刘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蒽环类抗生素导致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化疗致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血液病区发生的蒽环类抗生素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1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4例患儿心脏毒性发生时间为应用近一次蒽环类抗生素后5~12 d.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以柔红霉素计)(134.8±56.6)ms/m2.严重心脏毒性全部为亚急性,合并细菌感染13例.心电图均存在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成功10例.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牛素化疗合并感染时严重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高,抢救成功病例恢复良好.

    作者:薛红漫;陈纯;郭海霞;覃丽君;徐宏贵;黎阳;黄绍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维生素ADE混合剂按摩配合复方丹参静滴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治疗对象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温箱复温、抗感染、纠酸、补液、改善微循环以及积极治疗新生儿低血糖保证热量供给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E混合剂按摩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西万荣三九药液有限公司)1~2 mL/(kg·d).两组均治疗3~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评定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组患儿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ADE混合剂按摩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联合应用能增强疗效,新生儿硬肿消退快,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改善其病情,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洁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输尿管阴道瘘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致输尿管阴道瘘的病因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妇科手术导致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病因中剖宫产术2例,子宫全切术4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输尿管损伤左侧5例,右侧3例;2例行膀胱镜下逆行置输尿管支架管,6例行输尿管阴道瘘修补术,术后均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导尿管.所有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输尿管支架管留置时间15~90 d,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损伤重在预防,提高妇科操作技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手术时间及方式的选择要取决于患者的就诊时间、一般情况和输尿管梗阻的程度.

    作者:潘玉红;廖艳丹;杜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用臭氧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抑郁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 患者108例,其中6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派专业护士给予护理,发现情绪异常者,及时给予评估和记录,并进行全程跟踪护理,分析原因并给予干预,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有情绪异常者18例(其中焦虑烦躁者8例,好发脾气生气易怒者7例,忧愁忧郁者3例)占30%.经护理干预有效,其中因性格内向固执者2例效果差.余48例经随访有2例出院后自杀.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遗留偏瘫较常见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给予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 对收治的5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的紫癜,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有71.43%的患儿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48.21%的患儿出现轻重程度不同关节症状,19例患儿表现出肾脏受累.经过治疗,患儿的痊愈率达91.07%.结论 充分认识HSP患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将有助于HSP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作者:盘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氟桂利嗪治疗300例抗痨药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

    抗痨药中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可引起头痛、头昏、共济失调.在抗痨患者当中这些中枢神经症状(以下简称症状)在临床床上很常见也是很棘手的问题,近十余年来笔者采用氟桂利嗪口服解决这方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李金;许敏;高琴;黄仑峰;张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术掌握现状调查及培训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掌握现状,探讨对公众进行CPR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广州东部地区738人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后操作考试合格率从培训前12.0%提高到100.0%.结论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规范培训能有效提高公众心肺复苏技能.

    作者:阮惠芬;徐昆;曾汉;谢文锋;李婉玲;陈宏武;王宏;王达明;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伴发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AA,将组间的SAA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糖尿病组血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A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SAA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礼仪;王洪建;张高明;陈慧芹;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