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东;敖步升;曾文;苏月南;关常青
目的 了解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特点及与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25名经CT或MRI证实脑中风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探查,并测定血压和血脂.结果 225名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占97.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53.3%,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77.3%,伴高血脂的患者占77.3%,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导致患者颈部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占37.3%.结论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发生比例大,高血压、高血脂与颈部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
作者:张晓艳;孙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综合康复疗效.方法 运用运动训练、按摩、针炙、电疗以及药物等方法对43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综合康复.结果 本法在43例中,有效率达90.70%.结论 综合康复对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锦渊;邓金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评估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方法 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观察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及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结果 POCD发生较对照组高,P=0.03.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对照组及术前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老年患者在日间手术后24 h内POCD发生,较以往报道的大手术后7 d内发生高;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无变化.
作者:宛泉龙;李林根;史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中自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正常人群血液中细胞因子比较,探讨其在AMI患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MI患者40例,与健康对照组45名作对比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3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 两组比较,AMI组血液中IL-1β、TNF-α、IL-1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埘照组.3者均在第7天达到高峰期,明显高于入院当时及随后的第1、3、5天的水平.但IL-6水平在入院当时及随后的第1、3、5天无明显升高.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在AMI心肌损伤过程当中起一定的作用,部分炎症因子随心肌梗死病程动态变化.
作者:李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肝源性溃疡(Hepatogenous Ulcer,HE)指在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病中,特别是肝硬化,伴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而关于老年人肝源性溃疡临床特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本院35例Hu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咏萍;陈扬;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2例,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1~3 d行超选择供血动脉栓塞,详细观察栓塞后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记录手术时出血量.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2例患者中-侧颌内动脉供血8例,合并咽升动脉供血4例.7例完全栓塞,5例仅部分栓塞.毒副作用为栓塞侧面部疼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作者:周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剧围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CT分期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88%,对局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对照低于50%.结论 CT检查可术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术后CT检查对疗后再分期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宜国;郑成彩;王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396例稳定型宫外孕患者根据血β-HCG情况,使用甲氨蝶呤(MTX)5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共使用2~4次.同时予以米非司酮100 mg口服2次/d,共3 d.并在使用甲氨蝶呤(MTX)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钙(CF)进行解救.用药6~8 d后根据HCG下降情况、腹痛情况及腹腔内出血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有效378例占95.45%.无效18例占4.55%.结论 使用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其疗效好,治愈率高,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和配合.但血β-HCG>4000 mIu/ml治愈率低.
作者:冯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化疗致严重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血液病区发生的蒽环类抗生素相关严重心脏毒性的1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4例患儿心脏毒性发生时间为应用近一次蒽环类抗生素后5~12 d.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以柔红霉素计)(134.8±56.6)ms/m2.严重心脏毒性全部为亚急性,合并细菌感染13例.心电图均存在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成功10例.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牛素化疗合并感染时严重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高,抢救成功病例恢复良好.
作者:薛红漫;陈纯;郭海霞;覃丽君;徐宏贵;黎阳;黄绍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血清CA125在附件包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375例附件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5例附件包块中,血清CA125>35 U/ml的有198例,其中卵巢恶性肿瘤92例,附件良性包块106例,分别占46.5%和53.5%,但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值高于附件良性包块(P<0.05),而且CA125取值不断升高时,附件包块的患者中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当血清CA125>65 U/ml时,检出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分别为84.5%、80.1%和81.3%.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都较好,分别为84.4%、76.3%和78.4%.结论 血清CA125取65 U/ml是临床鉴别诊断附件良恶性肿瘤的较佳临界值;当血清CA125>150 U/ml时,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大.
作者:张宇;杨越波;黄敏;邹先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抚触.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质量、摄奶量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药物直接作用气道病变局部,起效快、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明显促进症状缓解,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HA联合化疗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36例初诊CML-CP患者,化疗方案为HA联合化疗5~7 d,其中高三尖杉酯碱(HHT)5mgd,阿糖胞苷(Ara-C)200 mg/d.主要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脏大小、染色体及化疗副作用.结果 HA化疗方案治疗CML-CP近期血液学完全缓解率55.56%,有效率91.67%;近期观察细胞遗传学未发现变化;副作用可以耐受,但是7 dHA化疗方案后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结论 HA化疗方案对于CML-CP近期有肯定疗效,是不能行allo-BMT或者imatinib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孙爱红;何斌;孙梅;汪中强;顾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 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23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8例,治愈率为78.26%,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1.30%,无效2例,无效率为8.70%.从术后至今随访4个月~3年均无复发.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栓塞相关并发症(如脊髓损伤和异位栓塞等),大部分患者术后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胸闷,少数患者有背痛、肋间痛、发热,经对症处理1周内缓解.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占祥;李艳丽;韦安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发作期的6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7 d,观察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并测定治疗前后IgE变化.结果 在PEF值升高及临床疗效、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IgE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药雾化合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经济.
作者:齐占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索其操作要领.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ED治疗,术中用C臂X线定位,建立工作通道,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及少量关节突内缘,牵开硬膜与神经根,显露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切除髓核.减压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3 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 d.平均17 d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平均随防时间32个月,优41例(62.1%),良23例(34.8%),优良率97.0%.硬脊膜破裂2例,神经根挫伤1例.结论 后路MED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可取得与开窗手术相近的疗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但需不断学习,掌握其要点才能熟练操作.
作者:杨本孝;余利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抗痨药中利福平、异烟肼及链霉素可引起头痛、头昏、共济失调.在抗痨患者当中这些中枢神经症状(以下简称症状)在临床床上很常见也是很棘手的问题,近十余年来笔者采用氟桂利嗪口服解决这方面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李金;许敏;高琴;黄仑峰;张云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呼气冷凝液(EBC)中氮氧化物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1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其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NO2-、NO3-、总NO2-/NO3-浓度.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EBC中NO2(1.508±0.705)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05±0.299)μmol/L,(P<0.01);缓解期NO2-(0.622±0.253)μmol/L较急性发作期显著下降(P<0.01).EBC中NO3-、总NO2-/NO3-的浓度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BC中NO2-水平高低与哮喘病情变化有关,故可作为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杜秀芳;黄平;冼美兰;陈济明;宋冰;李志莹;洪永忠;杜冀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充以清除根尖及根尖周围病变组织,同时达到保存病牙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牙位作相应的麻醉,用弧形切口,凸面点距龈缘5 mm左右,行翻瓣、开窗、凿根与搔刮,根充后行缝合.结果 手术创口Ⅰ期愈合占26例占93%,失败2例占7%,治疗后观察1年28例均无不适.26例根尖病缩小,2例根尖病变区有新生骨小梁形成,密度较正常稍低.结论 根尖周组织病变(肉芽组织、囊肿等)用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损伤和术中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9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和500例首次剖宫产(对照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再次剖宫产组较首次剖宫产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素云;王品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