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术前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周健

关键词:鼻咽纤维血管瘤, 术前栓塞
摘要:目的 对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2例,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1~3 d行超选择供血动脉栓塞,详细观察栓塞后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记录手术时出血量.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2例患者中-侧颌内动脉供血8例,合并咽升动脉供血4例.7例完全栓塞,5例仅部分栓塞.毒副作用为栓塞侧面部疼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抚触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抚触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抚触.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质量、摄奶量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动脉状况与高血压高血脂的分析

    目的 了解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特点及与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225名经CT或MRI证实脑中风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探查,并测定血压和血脂.结果 225名患者颈部动脉硬化者占97.3%,硬化伴有斑块形成者占53.3%,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77.3%,伴高血脂的患者占77.3%,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导致患者颈部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占37.3%.结论 初发脑中风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发生比例大,高血压、高血脂与颈部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

    作者:张晓艳;孙桂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显微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总结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索其操作要领.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ED治疗,术中用C臂X线定位,建立工作通道,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及少量关节突内缘,牵开硬膜与神经根,显露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切除髓核.减压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3 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 d.平均17 d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平均随防时间32个月,优41例(62.1%),良23例(34.8%),优良率97.0%.硬脊膜破裂2例,神经根挫伤1例.结论 后路MED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可取得与开窗手术相近的疗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但需不断学习,掌握其要点才能熟练操作.

    作者:杨本孝;余利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人肝源性溃疡临床分析

    肝源性溃疡(Hepatogenous Ulcer,HE)指在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病中,特别是肝硬化,伴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而关于老年人肝源性溃疡临床特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本院35例Hu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咏萍;陈扬;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对甲亢性周期性瘫痪1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以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chysi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TPP患者的治疗及相关发病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18例TPP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检测血中甲状腺游离激素FF4、FT3、TSH,血清钾和血清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有FF4 ↑、F13 ↑,TSH ↓,血钾偏低,有14例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2例患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结论 对TPP患者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为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FF4、F13、TSH,血清钾和血清肌酶的检测,及时控制甲亢和维持血钾正常是治疗关键.

    作者:张必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术掌握现状调查及培训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掌握现状,探讨对公众进行CPR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广州东部地区738人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后操作考试合格率从培训前12.0%提高到100.0%.结论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规范培训能有效提高公众心肺复苏技能.

    作者:阮惠芬;徐昆;曾汉;谢文锋;李婉玲;陈宏武;王宏;王达明;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体会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 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利.

    作者:高爽;魏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术前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2例,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1~3 d行超选择供血动脉栓塞,详细观察栓塞后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并记录手术时出血量.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2例患者中-侧颌内动脉供血8例,合并咽升动脉供血4例.7例完全栓塞,5例仅部分栓塞.毒副作用为栓塞侧面部疼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70 ml.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作者:周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大面积20 cm×15 cm,小面积12 cm×10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强;潘乐;黄盈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冷凝液中氮氧化物的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呼气冷凝液(EBC)中氮氧化物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13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其EBC,用分光光度法检测EBC中NO2-、NO3-、总NO2-/NO3-浓度.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EBC中NO2(1.508±0.705)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05±0.299)μmol/L,(P<0.01);缓解期NO2-(0.622±0.253)μmol/L较急性发作期显著下降(P<0.01).EBC中NO3-、总NO2-/NO3-的浓度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BC中NO2-水平高低与哮喘病情变化有关,故可作为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杜秀芳;黄平;冼美兰;陈济明;宋冰;李志莹;洪永忠;杜冀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3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38例,取静脉血,选双侧曲池、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行穴位注射,同时口服咪唑斯汀10 mg,1次/d;对照组20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不做自血穴位注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42例(59.7%),总有效率为90.54%;对照组痊愈83例(41.5%),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

    作者:黄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致病菌明确的SCA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下同)患者预后的其它因素.方法 参照2006年SCAP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的45例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头孢三代+大环内酯类组死亡风险高于其它组;死亡组低蛋白血症例数多于存活组;酗酒合并基础疾病组和单纯酗酒组的死亡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改善SCAP患者的预后,除积极应对可逆因素外,还应强调对相对不可逆因素的一级预防.

    作者:方桂桔;邓新宇;薛青;焦维克;黄康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代谢综合症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症(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MS组和对照组,分析MS及代谢紊乱指标的多少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具有MS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相关性;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多,NIHSS评分增加,BI指数减少.结论 MS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均有影响,且随着代谢紊乱指标的增加,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徐晓华;李振东;周怀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uterine endometrial clear cell carcinoma,EC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TP)的表达,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方面来探讨ECC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ECCC组织中VEGF、TP的表达,根据VEGF表达情况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 在ECCC组织中,VEGF/TP均有较高的表达,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高表达组.

    作者:丁小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用臭氧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9例异体跟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后交叉韧带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 19例,术中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骨道内紧密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9例患者术前平均评分61分(54~69分),术后12个月时92分(76~95分),总优良率89%.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骨道精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英华;王莉;范晓华;焦兆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的探讨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损伤和术中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459例再次剖宫产(观察组)和500例首次剖宫产(对照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再次剖宫产组较首次剖宫产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手术损伤,术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素云;王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纳络酮救治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30例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急性复方苯乙哌啶患者全部成功救治,治愈率100%.结论 钠络酮救治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并发的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作者:曹小瑶;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剧围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CT分期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88%,对局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对照低于50%.结论 CT检查可术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术后CT检查对疗后再分期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宜国;郑成彩;王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TK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35/50)和6.7%(1/15),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无关.结论 TK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生和分级有关,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度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以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需深入研究.

    作者:陈秀娇;蔡庆发;张鹏飞;郑建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