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孝;余利民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模拟手术入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价值.方法 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在仅行CTA,未行DSA.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后处理采用容积成像(VR)技术,采集图像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16例动脉瘤病例仅在CTA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CTA图像很好的模拟手术人路.依据CTA所模拟的手术人路影像均可顺利找到动脉瘤.CTA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结构、载流动脉、周围解剖标志等重要结构显示清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对术中辨认解剖结构有很大帮助.结论 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前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可以为动脉瘤夹闭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陆挺;崔岗;周焱峰;彭思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充以清除根尖及根尖周围病变组织,同时达到保存病牙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牙位作相应的麻醉,用弧形切口,凸面点距龈缘5 mm左右,行翻瓣、开窗、凿根与搔刮,根充后行缝合.结果 手术创口Ⅰ期愈合占26例占93%,失败2例占7%,治疗后观察1年28例均无不适.26例根尖病缩小,2例根尖病变区有新生骨小梁形成,密度较正常稍低.结论 根尖周组织病变(肉芽组织、囊肿等)用根尖切除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8例182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3共153眼,占84.07%,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0.06~0.2之间共14眼7.69%,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有5眼,占2.75%.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肯定,技术容易掌握,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铁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DM)患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肾病(DN)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1].DN早期病变只是肾单位肥大,肾小球滤过增加和出现微量蛋白尿,此时若给予一些干预性治疗,可防止向大量蛋白尿发展.笔者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DN早期病变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霞;张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患者女,40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疼痛7 h入神经内科,查体:心脏听诊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侧自L4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右侧自L1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丧失,双膝反射及双巴氏征皆未引出.
作者:徐金龙;曹瑞实;刘锋;陈道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州东部地区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掌握现状,探讨对公众进行CPR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广州东部地区738人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后操作考试合格率从培训前12.0%提高到100.0%.结论 广州东部地区公众普遍缺乏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规范培训能有效提高公众心肺复苏技能.
作者:阮惠芬;徐昆;曾汉;谢文锋;李婉玲;陈宏武;王宏;王达明;马中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索其操作要领.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ED治疗,术中用C臂X线定位,建立工作通道,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及少量关节突内缘,牵开硬膜与神经根,显露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切除髓核.减压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3 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 d.平均17 d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平均随防时间32个月,优41例(62.1%),良23例(34.8%),优良率97.0%.硬脊膜破裂2例,神经根挫伤1例.结论 后路MED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可取得与开窗手术相近的疗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但需不断学习,掌握其要点才能熟练操作.
作者:杨本孝;余利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对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L组与F组,每组30例.L组术前10 min静脉滴注氯诺昔康0.2 ms/kg,F组术前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术后开始镇痛后2,4,6,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术后2,4,6,8,12,24 hVAS L组均低于F组(P<0.05),术后24 h L组的芬太尼用量[(0.467±0.058)]mg低于F组的(0.647±0.043)]mg(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除了嗜睡和呕吐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L组与F组在Ⅱ级和Ⅲ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在用于骨科手术前超前应用能减少术后芬太尼镇痛用量,减轻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曹加明;余红;王祥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肝源性溃疡(Hepatogenous Ulcer,HE)指在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病中,特别是肝硬化,伴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而关于老年人肝源性溃疡临床特征未见报道.本文对本院35例Hu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咏萍;陈扬;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尿B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及血清CysC与血清尿素(blood Urea)、肌酐(Cr)联合检测在化疗中对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化疗后1 d、3 d、7 d和15 d时测定血清CysC与UREA、Cr同时检测尿β2-MG、MA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β2-MG在化疗后1 d即开始升高,随后尿MA和血CysC均升高.化疗后尿β2-MG和尿MA及血清Cysc同化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β2-MG及MA和血清CysC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且较血BUN、Cr更灵敏.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晓春;王亨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3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28例患儿,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治及预防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中,治愈19例、占67.86%,好转6例、占21.42%.随访存活的15例患儿,留有一项或多项后遗症7例,占46.67%.生后1~3个月小儿单纯母乳喂养,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有腹泻史、抗生素应用史,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且存活者多有一项或多项后遗症.结论 加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治疗,减少患儿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者的后遗症.
作者: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变的剧围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CT分期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88%,对局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对照低于50%.结论 CT检查可术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术后CT检查对疗后再分期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宜国;郑成彩;王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声胎儿测量系统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对450例足月胎儿进行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腹前后径(APTD)、腹横径(TTD)的测量,由超声诊断仪自带公式计算出所估计的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实际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性别和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与实际出生体重符合者374例,符合率83.1%.体重预测的准确性与胎儿性别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关系.结论 本文使用超声测量双顶径等四项指标能更准确的估测胎儿体重,既克服了单一参数的片面性,又避免了更多指标测量的繁琐,不失为一种客观、准确、科学、简便,可重复的方9法,可以更好的服务与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燕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药物直接作用气道病变局部,起效快、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可明显促进症状缓解,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改良微创硬膜下积液引流手术方法与常规微创引流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后1 d、10 d头颅CT扫描,测量两组患者硬膜下残留气体和液体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引流组仅有微量气体和液体残留,而常规法引流组则有较多气体和液体残留,两组积气和液体残留量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改良微创硬膜下积液引流手术是治疗顽固性硬膜下积液的更好的方法,符合生理,引流彻底,手术效果好.
作者:李香迎;张成刚;展如才;刘涛;田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低场强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低场强MR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转移、纵隔侵犯及远处转移,明确肿瘤的范围,确定肺癌的手术分期.结论 低场强MRI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金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随着脊柱牛物力学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越来越被骨科医生所接受.本院骨科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付明;张卫东;杨忠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非特异性止泻剂,用于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在一些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用的较多,经常发生中毒现象.统计本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患儿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波;诸彭伟;吕贞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以来收治住院的23例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3例IKD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5个月~9岁,其中<1岁2例,1~3岁12例,3~5岁6例,>5岁3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9个月;发病季节11~4月.临床表现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100%,6条诊断标准中仅具备2条者3例,占13.4%,具备3条者15例,占65.22%,具备4条者5例,占21.2%,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占34.78%,无一例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复发一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不典型的特点,要加强对IKD的早期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作者:宋红;宋涣清;李志洁;鲍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8例大于60岁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泮托拉唑针剂40 mg静滴bid,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针剂40 mg静注bi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心、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73%和7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呕血、黑便停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生化指标均无异常改变,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志虎;张有建;贾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