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物理师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

向昭雄;余海坤;李志聪;廖灿培

关键词:放疗物理师, 职责, 技术能力标准, 质保工作内容
摘要:本文对放疗物理师的工作范围,从从业人员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法。比较两组骨折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试验组VAS疼痛得分(3.3±1.4)高于对照组(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3,P<0.05)。(2)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33.7±7.2)d]短于对照组[(45.2±6.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3,P<0.05)。(3)试验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牛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223例脊椎术后患者中的88例脊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SF-36量表的总分评价更高,尤其是在情绪角色、躯体健康、总体健康指标等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容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质量管理是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现探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并为CDC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为(153.5±22.6)ml,该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47/48),对照组的产后出血为(204.8±34.1)ml,该组患者满意度为77%(37/48),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焦虑得分为(37.4±5.8)分、恐惧得分为(1.58±0.36)分,抑郁得分为(42±5.5)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得分依次为:(48.7±4.5)分,(1.89±0.32)分,(47.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期间,对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胎位不正患者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胎位不正产妇的剖宫产分娩结局,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之间于射洪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患者,其中选择剖宫产分娩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阴道顺产分娩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无胎儿死亡,母婴安全,其产后出血量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创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大出血、休克、子宫迟缓性出血的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后均好转。结论虽然剖宫产分娩可能引起创口感染,但对于胎位不正的患者而言,若其符合手术指征,行剖宫产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陈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甲硅油散不同给药途径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前以不同给药途径使用二甲硅油散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12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口服组使用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后于检查前4 h口服二甲硅油散水溶液,灌肠组同样使用聚乙二醇作为泻药,在到达回盲部后及退镜过程中使用二甲硅油散水溶液喷洒,比较各组在肠道清洁度、祛泡效果、结肠镜检查时间的差异。结果三组肠道清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祛泡效果对照组与两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镜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镜时间对照组较两试验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耗时长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使用二甲硅油散辅助聚乙二醇,能显著减少肠道泡沫,灌肠与口服的效果接近,用药后可显著缩短退镜时间,但如需对肠道进行冲洗则可能对操作时间产生影响。

    作者:丁黎葭;占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

    在医疗改革和医院等级评审的新形势下,在医疗质量和安全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互联网+,做好信息化相关工作;加强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注重角色的调整;加强重点设备的巡检和保养工作;加强计量器具和特种设备的检定;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管;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精通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加快医学装备的二次开发和技术创新。

    作者:何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血糖监测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糖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丹;林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胰腺癌患者123例,对照组为无恶性肿瘤,其他疾病患者258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BV慢性携带及有HBV隐匿性感染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6.33(3.13~12.81),2.27(1.12~4.59)]。结论慢性HBV感染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陈茹;高月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及其摆位误差

    目的:探讨发泡胶和头颈肩膜的联合使用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患者50例,A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合适头枕固定,B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发泡胶固定。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系统进行治疗前的误差验证,共50次摆位,获得100张验证片,通过VARIAN系统与计划系统重建所得的DRR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的摆位误差数据共50个数据。结果A组: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 mm、z方向(0.61±2.11) mm。B组:x方向(0.44±1.87) mm、y方向(0.43±1.70) mm、z方向(0.54±1.77) mm。对误差>2 mm的给予在线矫正。采用头枕+头颈肩膜组、发泡胶+头颈肩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固定中采用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能够减少首次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精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熊咏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多普勒术中及浅表血流模拟系统研制

    本研究为解决超声多普勒术中或浅表血液流速测量系统的测试和校准问题,特研制超声多普勒术中血流模拟系统。该系统有别于传统超声多普勒血流模拟装置的结构,通过液晶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输出校准过的模拟血液流速、流量、脉率信息。

    作者:张靖;冯磊;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放疗物理师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

    本文对放疗物理师的工作范围,从从业人员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向昭雄;余海坤;李志聪;廖灿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深部X线治疗机束射筒的测量

    检测15 cm×15 cm×40 cm束射筒是否符合剂量学及辐射防护要求。

    作者:张展洪;钟宇行;何建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8例HFRS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结果48例HFRS患者,经住院治疗,30例痊愈出院,治愈率62.5%,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农村是HFRS流行高发区,对于基层医院,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HFRS的诊断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射血功能急速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出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起病急,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渠慎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褥疮风险预告表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褥疮风险预告表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法将124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骨科护理人员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褥疮风险预告表,对观察组64例住院患者的褥疮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记分,实施个性化护理,将褥疮护理管理纳入日常考核中。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难免褥疮的上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实际发生褥疮、院外带入褥疮和褥疮治疗转归的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褥疮患者治愈率较高。结论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褥疮风险预告表的效果明显,有利于及时制定预防性针对措施,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褥疮患者的迅速康复,效果确切,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世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GE 16排螺旋CT故障维修三例

    CT对于现代医院而言一直是必备的大型诊疗设备,其维修费用昂贵。掌握自行保养维护技能,不仅能大大降低维修成本,而且可以延长CT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程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