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洪;钟宇行;何建浩
通过对国内外自动化药房发展情况的调查,对国内目前使用的药房自动化设备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药房自动化建设发展快速,药房调剂自动化是医院药房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李晓平;姚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采集26例自身抗体阴性R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晨僵时间、关节肿痛数、X线检查等临床指标,分析此类患者临床特点;随访中每半年做一次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GPI、ACCP、AMCV及RF,分析此类患者实验室特点。结果(1)这类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晨僵时间较短,关节肿痛数较少,X线骨侵蚀多集中于Ⅰ期;(2)在随访中,陆续有患者被检出自身抗体,半年后检出4例(15.38%),一年后检出9例(34.62%),一年半后检出16例(61.54%),两年后检出19例(73.08%)。结论随病情发展和变化,一些患者自身抗体也会陆续被检出,理论上存在病情变化加重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的重视。
作者:潘宝龙;巫玲;王永志;姚丽萍;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是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确保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和供应,才能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保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疗器械设备管理也应实现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现分析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其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当前实际需要和未来需求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的高效式现代化管理。
作者:蒋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信息环境为医院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创新提供保障。现探讨医院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的现实意义,以及提高情报服务质量与效果的创新措施与模式,为提高医院诊治水平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者:于丽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护理的风险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观察组,即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选取医院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02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即未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开展前后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因素、产妇与家庭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结论产房开展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助于指导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规避护理风险,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萎缩程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AlOk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MHz;常规腹部检查。结果第一、二、三组LC成功率分别为85%、95%、98%。结论胆囊萎缩程度越大,LC成功率越低。
作者:洪乔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8例HFRS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结果48例HFRS患者,经住院治疗,30例痊愈出院,治愈率62.5%,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农村是HFRS流行高发区,对于基层医院,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HFRS的诊断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与风险分析联合使用方案和研究方法,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器械改进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透析设备质量控制与风险分析的联合使用方案,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设备故障量、维修维护费用、参数偏差量、零部件损坏量、设备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设备故障量、维修维护费用、参数偏差量、零部件损坏量明显下降,设备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透析设备质量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建立透析相关设备风险识别库,并结合风险分析联合使用,可有效防范和排除透析设备的各类风险,进一步保障设备的使用安全及降低维修维护费用。
作者:林宁;林家荣;王肖文;陈旭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配合氨茶碱治疗婴幼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120例婴幼儿哮喘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控释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配合氨茶碱临床应用简单,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付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复合膜行业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生产企业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使得复合膜的种类繁多,包装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大,各类新型高分子材料也更多地被应用于复合膜的制造中来,复合膜的性质也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其中阻隔性能作为药品的重要保护因素也更多地被生产和使用者所关注,因此阻隔性能好的材料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包装领域。
作者:孙杨;应英;朴春颖;朱敏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逐渐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保障之一。其中麻醉机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能够为手术提供麻醉,并在手术中向患者输送氧气。一旦麻醉机出现异常,麻醉药物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对手术治疗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对于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而言,仔细检查麻醉机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检修,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方志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介绍了一种测量半球形视野计刺激光斑面积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介绍了误差减小的方法。
作者:蒋用羽;郭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医院不断引进新技术,购进新设备,对医学工程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更好的发挥医学工程师的作用,提高维修管理效率。
作者:经万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及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28±10.20)岁。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单药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组(B组)、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依那普利5~20 mg,1次/d;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C组给予依那普利5~10 mg,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总疗程4周。以坐位舒张压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及血压下降值,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治疗,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尔格Zeus IE麻醉机的工作原理、通气模式及一例自检漏气实例分析与处理方法。
作者:江鑫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美国通用公司的Infinia Hawkeye为例,介绍了SPECT/CT的能峰、均匀性测试和校正,以及旋转中心测试和校正等日常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SPECT/CT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和分析处理方法。
作者:梁永南;刘雄英;曾家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质量管理是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现探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并为CDC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椎穴刺血疗法配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大椎穴刺血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为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采用大椎穴刺血疗法配合缬沙坦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耀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胎位不正产妇的剖宫产分娩结局,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之间于射洪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患者,其中选择剖宫产分娩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阴道顺产分娩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无胎儿死亡,母婴安全,其产后出血量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创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大出血、休克、子宫迟缓性出血的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后均好转。结论虽然剖宫产分娩可能引起创口感染,但对于胎位不正的患者而言,若其符合手术指征,行剖宫产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陈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223例脊椎术后患者中的88例脊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SF-36量表的总分评价更高,尤其是在情绪角色、躯体健康、总体健康指标等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容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