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姚梅
胆道闭锁属于婴儿期比较特殊且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需要及时地通过临床治疗来进行干预,以防肝脏进行性受损,因而早期诊断此病尤为重要。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肝脏弹性成像以及磁共振肝胆增强扫描均是现阶段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
作者:邓敏;金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处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手术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结合相关手术护理配合,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付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黄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免疫印迹法(LI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乳胶法、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分别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灵敏度: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CL-IIF>Farr>ELISA>乳胶法>DIGFA>LIA;特异度:CL-IIF>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ELISA>DIGFA>LIA>乳胶法>Farr;正确指数:ELISA+CL-IIF+乳胶法>ELISA+ CL-IIF>CL-IIF>ELISA>Farr>乳胶法>DIGFA>LIA。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均优于单一方法,若使用单一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不利于SLE的诊断、治疗,只有选择合适、联合的检测方法才准确评估SLE的分期及预后。
作者:张秀琴;潘宝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质量管理是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现探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并为CDC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加速器的对称性是描述射野剂量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定义为在标称源皮距下模体深度10 cm处,大射野的80%宽度范围内,偏离中心轴对称两点的剂量率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比值的百分数。按照国际电子委员会(IEC)标准,对称性指标应不超过3%。
作者:吴海波;金军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观察组(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头颅外伤导致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均行横断位CT扫描。结果16例中,年龄小于20岁的8例,大于50岁的5例,20~50岁的3例。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低密度区9例,大面积梗死6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儿童和老年多见,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
作者:吴景强;赖发明;何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配合氨茶碱治疗婴幼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120例婴幼儿哮喘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氨茶碱控释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配合氨茶碱临床应用简单,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付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审核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方法药师对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6日含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在用前进行审核,发现超剂量、溶媒及配伍不合理处方58张,药师建议医师修改58张不合理处方。结果经药师干预后,58张不合理处方全部改正。结论药师审核含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超剂量、溶媒及配伍问题,有利于纠正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输液治疗安全合理。
作者:沈琼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药物为厄贝沙坦,观察组药物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法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期间,对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CT对于现代医院而言一直是必备的大型诊疗设备,其维修费用昂贵。掌握自行保养维护技能,不仅能大大降低维修成本,而且可以延长CT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程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本地区成人甲功三项正常参考范围,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甲功三项指标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生化协会(NACB)指南,严格筛选本地区体检科160份确诊为健康成年人群的血清样本,检测比较甲功三项(FT3、FT4、TSH)水平。结果鸡西地区成人甲功三项参考范围是FT3:3.66~6.21 pmol/L;FT4:7.92~19.8 pmol/L;TSH:0.32~4.78 MIU/L。本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鸡西地区成人甲功三项参考值范围与说明书给定的参考值范围不同。单独建立鸡西地区甲功三项参考范围对我们地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病情监测非常重要。
作者:杨金玉;张贺;李昕;王英辉;付振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本将结合科室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情况,对该系统的应用特点以及应用过程展开详细论述。旨在通过本文的理论概述,为移动护理管理系统的更好应用提供有效参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红;俞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29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针刺感,约15 min后自行缓解,没有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巍;宋尤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椎穴刺血疗法配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大椎穴刺血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为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采用大椎穴刺血疗法配合缬沙坦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耀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4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8例HFRS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结果48例HFRS患者,经住院治疗,30例痊愈出院,治愈率62.5%,18例患者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农村是HFRS流行高发区,对于基层医院,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HFRS的诊断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