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巍;宋尤蕾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981,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射血分数变化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NYHA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红刚;刘金华;马宝红;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ECG-6511型心电图机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是各级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医疗仪器之一。它采用磁传感型位置反馈记录器装置、数字电路、频响宽、阻尼特性好,描记心电图形清晰,为了提高其描记质量将滤波分为AC滤波和ENC(肌电)滤波,其结构为整机电路主要由键控电路、前置电路、主放大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构成[1]。现将ECG-6511心电图机3例故障维修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苏志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是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确保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和供应,才能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保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疗器械设备管理也应实现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现分析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其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当前实际需要和未来需求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的高效式现代化管理。
作者:蒋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加速器的对称性是描述射野剂量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定义为在标称源皮距下模体深度10 cm处,大射野的80%宽度范围内,偏离中心轴对称两点的剂量率差值与中心轴上剂量率比值的百分数。按照国际电子委员会(IEC)标准,对称性指标应不超过3%。
作者:吴海波;金军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对患者C反应蛋白及补体变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龄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较研究组组增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较对照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4水平在各时段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清中补体水平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在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对照组仅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试验组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用不同镇痛方式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长短等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在手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均高于试验组,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的镇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的Ramsay评分相比较,试验组镇静满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评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比仅用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在临床上有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石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及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28±10.20)岁。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单药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组(B组)、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依那普利5~20 mg,1次/d;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C组给予依那普利5~10 mg,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总疗程4周。以坐位舒张压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及血压下降值,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单药治疗,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排队论评估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效率。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拥有大型医疗设备12台,其中CT机3台、核磁共振机2台、数字化影像摄影机7台,用排队论的方法与理论,对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流程的规律及特点展开分析。结果配置CT 5台和12台时,两组服务强度、平均服务率、顾客平均到达率等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排队论中顾客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率、服务强度等指标计算,得出设备数量增加时,可开展预约服务,减少排队人数、排队时间,故各地区需依据就诊患者数量,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合理配备。
作者: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前以不同给药途径使用二甲硅油散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12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口服组使用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后于检查前4 h口服二甲硅油散水溶液,灌肠组同样使用聚乙二醇作为泻药,在到达回盲部后及退镜过程中使用二甲硅油散水溶液喷洒,比较各组在肠道清洁度、祛泡效果、结肠镜检查时间的差异。结果三组肠道清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祛泡效果对照组与两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试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镜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镜时间对照组较两试验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耗时长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使用二甲硅油散辅助聚乙二醇,能显著减少肠道泡沫,灌肠与口服的效果接近,用药后可显著缩短退镜时间,但如需对肠道进行冲洗则可能对操作时间产生影响。
作者:丁黎葭;占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钠肽(BNP)、X线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NP(定量标志物)、6 min步行试验(6MWT)、X线心胸比,以及彩超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29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针刺感,约15 min后自行缓解,没有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巍;宋尤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工作经常会涉及信息图像的自动采集、传输和打印,打印机出现故障会影响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对彩色喷墨打印机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加强饮食护理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反应(18.4%)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副作用,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刘瑞金;陈秀云;陆燕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招标投标是项目需求人依据法律规定的交易规则,通过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科学、公正评价和选择满足项目需求的交易主体、客体及其实施方案,确定交易价格,形成和签订合同的一种交易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两部法律的全面实施,招标采购作为招标投标中货物类采购方式逐渐被医院采购部门接受并广泛使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科学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及产品,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诊疗需要。
作者:孙文泽;杨君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免疫印迹法(LI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乳胶法、胶体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分别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灵敏度: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CL-IIF>Farr>ELISA>乳胶法>DIGFA>LIA;特异度:CL-IIF>ELISA+CL-IIF+乳胶法>ELISA+CL-IIF>ELISA>DIGFA>LIA>乳胶法>Farr;正确指数:ELISA+CL-IIF+乳胶法>ELISA+ CL-IIF>CL-IIF>ELISA>Farr>乳胶法>DIGFA>LIA。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均优于单一方法,若使用单一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不利于SLE的诊断、治疗,只有选择合适、联合的检测方法才准确评估SLE的分期及预后。
作者:张秀琴;潘宝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已经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哮喘中一种特殊类型。CVA是一类以反应性慢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常常伴有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当前临床上治疗CVA的方法很多,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郭素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腹壁转移灶采用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5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腹壁转移灶患者采用化疗栓塞术,部分患者结合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结果5例患者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获得技术成功,术后3例患者腹壁转移灶内碘油沉积良好。5例患者症状均缓解,癌胚抗原(CEA)有不同程度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随访半年以上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腹壁转移灶采取介入方法治疗可使肿瘤病灶缩小,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宝权;姜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3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24%)高于对照组(70.73%),其护理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65.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优良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耿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对放疗物理师的工作范围,从从业人员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向昭雄;余海坤;李志聪;廖灿培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