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坤

关键词:针对性, 护理干预, 胃癌化疗,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胃癌化疗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78.3%(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让更多的胃癌化疗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口吸附性义齿在修复无牙颌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口吸附性义齿在修复无牙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正中合成树脂牙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颌型树脂牙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语音评分(7.52±0.57)分高于对照组(6.24±0.15)分,固位评分(7.78±0.71)分高于对照组(5.15±0.28)分,而且研究组患者的外观评分(7.28±0.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17±0.51)分,咀嚼评分(7.29±0.71)分高于对照组(6.54±0.51)分,而且舒适评分(7.98±0.71)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81±0.54)分,而且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领域评分(45.12±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05±2.71)分,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46.28±3.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1.26±2.10)分,而且研究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45.27±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84±2.91)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牙颌患者采用解剖颌型树脂牙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融洽医患关系,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家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病人护理中延续护理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对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本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进行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1年,记录其病情变化;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对疾病的知识认知水平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病情的控制.

    作者:吕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和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价值和临床价值,提升我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研究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法对上述三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IL-18指标进行检查,对研究组患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进行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比较,研究其指标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查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血清IL-1β和IL-18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重症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显著升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判断、诊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重症神经外科监护的抗感染分析研究

    目的:探究重症神经外科监护的抗感染情况,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时间段内40例出现重症神经外科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位置、易感因素、抗感染治疗方式和效果等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主要因为排痰困难导致肺部感染,占比为90.0%,感染常见部位则为肺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重症神经外科的易感因素较多、同时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临床应注重预防和干预.

    作者: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是骨科手术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肺栓塞,减少造成肺栓塞的概率大,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院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奚向阳;杜雨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特异性Ig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结果:屋尘和瞒虫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阳性率高(屋尘74.0%,户尘瞒63.0%).各组患儿总Ig杭体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69,P<0.0001);在组中检测到的过敏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X2=208,437,P=0.0001).结论:屋尘和户尘瞒是3岁以上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严重程度与血清总Ig水平呈正相关;对多种杭原表现特异性Ig阳性者往往病情较重.

    作者: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价值,对临床使用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20例,按照质子泵抑制剂的计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比四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情况,对剂量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四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66.67%,中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0%,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四组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使用一定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而剂量越高,整体治疗的有效率越高,临床中可以加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路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126名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名.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给观察组融入护理礼仪.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育实验教学中融入护理礼仪,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30)、对照组(n=30);观察组术前使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T2(用药15min时)时的心率都出现了增加趋势,在T5(停DPB时)达到高;观察组在T2、T3(切皮后)、T4(锯胸骨后)、T5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能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患儿应激反应.

    作者:付韩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娩的9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单盲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使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48例)仅使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并发症指标中,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唐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浅谈

    目的:探究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4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随机的方法,每组有7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宫环养血颗粒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并且能够降低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宫环养血颗粒的应用,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何黛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个小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分别为(268.9±45.8)mm3、(81.9±19.7)mm3,治疗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分别为(235.6±49.8)mm3、(61.6±18.3)mm3,数据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35例患者治疗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有效29例,总有效率率为82.9%,两组对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通过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冉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抗宫炎分散片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抗宫炎分散片+微波治疗应用在重度宫颈糜烂中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05.01-2018.02.01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分成32例/组.对照组——单纯的微波治疗,观察组——微波治疗+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14.56±0.58天)、阴道流血时间(6.62±0.49天)、创面愈合时间(4.01±0.35周)更短,治疗总有效率(93.75%)更高(p值<0.05).结论:重度宫颈糜烂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志荣;李静;崔兰侠;王春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统计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以及者NIHSS、Barthel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口服五红汤降低化疗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服五红汤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患者口服五红汤舒适度的改变,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预防血红蛋白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前3天开始,每天口服五红汤200ml,连续17天,通过抽取外周静脉血观察口服五红汤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化及口服五红汤后呕吐疗效观察[1]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口服五红汤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红蛋白计数.改善患者的舒适度[2].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服五红汤后红红蛋白计数有所提高,患者舒适度得到改善,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度.

    作者:张超;佘熙宇;施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病患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9例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余下59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和对照组病患的76.27%(45/5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1%(57/59),和对照组病患的81.36%(48/5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病患的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加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颜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实习3周,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护生,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而观察组护生则应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教学效果和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廖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136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栓脑梗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苗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科接诊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35例.A组实行优质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比较皮下血肿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小腿麻木感消退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和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5.结论: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法,效果确切,建议推广.

    作者:冯艳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对周边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评价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超声对周边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评价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2016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3例,均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与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19例,其中甲状腺癌5例(14.71%),甲状腺良性疾病14例(20.29%).甲状腺结节未合并钙化84例,其中甲状腺癌29例(85.29%),甲状腺良性疾病55例(79.71%),通过分析发现合并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其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合并微小钙化17例,其中甲状腺癌9例(26.47%),甲状腺良性结节8例(11.59%),甲状腺结节合并无微小钙化68例,其中甲状腺癌25例(73.53%),甲状腺良性疾病61例(88.41%),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合并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其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伴周边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之间呈正比的关系,通过利用超声检查其特异度、灵敏度都比较高,能够作为预测、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张新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