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芳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4.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气虚血瘀型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进行中医护理,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气虚血瘀型盆腔炎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伴抑郁的疗效总结和对认知动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县医院就诊的癫痫伴抑郁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对患者使用拉莫三嗪药物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托吡酯进行治疗,对两组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对患者的认知动能恢复采用简明智能精神状况的检查表进行具体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的有关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使用拉莫三嗪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对患者的现状有较好的改善,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刘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抗宫炎分散片+微波治疗应用在重度宫颈糜烂中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05.01-2018.02.01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分成32例/组.对照组——单纯的微波治疗,观察组——微波治疗+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14.56±0.58天)、阴道流血时间(6.62±0.49天)、创面愈合时间(4.01±0.35周)更短,治疗总有效率(93.75%)更高(p值<0.05).结论:重度宫颈糜烂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志荣;李静;崔兰侠;王春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研究,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可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较高,相比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中局部出血患者有1例,乳晕感觉异常有1例,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局部血肿患者有5例,乳晕感觉异常有3例,乳头溢液有2例,3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乳晕美化程度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对促进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为规范用药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病人的处方438份,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强化性药物监管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医院药品管理,不做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用药干预管理,不合理用药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基层医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因素,寻找相应的对策,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案.
作者:倪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成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低剂量1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μg/(kg.次)3次/天;低剂量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μg/(kg.次)2次/天,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4μg/(kg.次)2次/天.结果:治疗5-7天后比较,低剂量1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低剂量2组缩短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低剂量2组缩短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高剂量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缩短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高剂量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缩短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2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高剂量组缩短0.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2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高剂量组缩短0.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常规2次的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3次的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比常规2次的低剂量或高剂量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好.
作者:赵明波;金辉;王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性分析60例初产妇产后护理资料,根据护理理念与方法的差异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门诊选取6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为优质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后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Ⅰ级疼痛14例,Ⅱ级疼痛11例,Ⅲ级疼痛3例,Ⅳ级疼痛1例,Ⅴ级疼痛1例;对照组Ⅰ级疼痛10例,Ⅱ级疼痛8例,Ⅲ级疼痛7例,Ⅳ级疼痛3例,Ⅴ级疼痛2例.结论:优质护理在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疼痛指数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淑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30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2组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中,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可推广.
作者:尤惠涛;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候英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均分两组予以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对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予以使用.
作者:汪如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处理手术室物体表面,对清洁和消毒效果进行对比,寻找合理的清洗和消毒方法.方法:随机选取3个未经过血液污染经及3个经血液污染手术室床头台面(70cm×70cm)各40个,消毒液现配现用.分别用75% 乙醇、含氯消毒液和清水进行擦拭消毒,比较3组杀菌率.结果:未经血液污染物体表面,3种方法杀菌率分别为(83.04±13.15)% 、(85.62±14.92)% 和(82.27±1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液污染物体表面,3种方法杀菌率分别为(82.70±13.40)% 、(84.12±14.91)% 、(40.97±32.17)%,含氯消毒液组和75% 乙醇组杀菌率均明显高于清水组(P<0.01).结论:洁净手术室未被有机物污染的物体表面选择清水擦拭有效可行,既能达到环境质量要求又能减少消毒剂对环境和物体表面的破坏,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海滨;齐淑云;郭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内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的96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192例研究对象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耐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有着强的应用价值,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有益于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蒋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外综合科室于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综合组患者的肌力分级、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肌力、肢体和神经功能恢复较快,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给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显著并发症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完成后48 h内将引流管拔除.结论: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采用合理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有助于让患者尽快恢复,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美容整形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整形美容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则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手术中舒张压(SBP)、心率(HR)、收缩压(DB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麻醉有效率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术中SBP、HR、DBP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 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美容整形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方式可以提升麻醉质量,维持麻醉中生命体征平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青光眼术后视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诊断青光眼患者120例,入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丹参组,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观察2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平均敏感度.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视觉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6.09±0.63)比(2.48±0.46),t=3.098]下降,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14.38±2.53比(18.93±2.17),t=3.654]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6.15±0.65)比(4.98±0.81),t=2.654]下降,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14.40±0.79)比(15.90±2.18),t=2.092]水平略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6.83±0.75)比(10.23±0.85),t=3.438]下降,视觉生活质量[(11.09±1.84)比(22.57±1.95),t=3.275]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6.94±0.79)比(8.93±1.32),t=2.083]下降,视觉生活质量[(10.95±0.27)比(15.80±2.37),t=2.431]水平略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IL-4[(215.98±37.62)pg/ml比(129.87±34.96)pg/ml,t=3.809]下降,IL-12[(89.64±12.34)比(112.58±11.56),t=3.289]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IL-4[(223.09±38.65)pg/ml比(165.39±45.72)pg/ml,t=2.784]下降,IL-12[(90.62±11.38)比(99.85±10.73),t=2.578]水平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以调节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降低视野缺损评分,提高患者视觉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作用.
作者:曹志娟;仇红霞;李怡璇;范红芳;康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炎祛毒方结合腹腔镜术治疗妊娠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因急性阑尾炎前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妊娠患者共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常规治疗及自拟抗炎祛毒方治疗,对照组予腹腔镜手术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并随访妊娠结局加以分析.结果:试验组经抗炎祛毒方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炎祛毒方结合腹腔镜术治疗妊娠并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恢复,且可改善妊娠结局,对胎儿健康状况无不良影响.
作者:康志军;吴丽娟;李鹤红;付建辉;程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麻醉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书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G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同时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增强镇痛效果,提升满意度,相较于单纯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靳利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终检查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症状和心肌缺血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早期开展相应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京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实习3周,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护生,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而观察组护生则应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教学效果和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廖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