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鸣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章成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方法:本文选取120例接受分娩的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方法,观察组则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均同样优于对照组,也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疼痛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失血量,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理应激模式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心理应激模式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护理治疗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心理应激模式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30)与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程度、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普伐他汀,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率.
作者:周胜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骨折的助产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对于分娩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新生儿骨折的发生机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艳玲;高海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内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和患者体验.方法:对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接诊的3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93例接受传统的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实验组193例接受内痔套扎术与外痔剥切术配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85、好转10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8.4%;实验组治愈129例、好转64例,有效率为100%.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痔套扎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痛感小、伤口小、恢复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4例,分为两个组各27例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参考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前在血压、心率上的变化要比参考组的变化较轻(P<0.05),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上,实验组患者的状态要好于参考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血压、心率上的变化,改善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李碧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医院的消化内科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比较高发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粘膜腺体发生萎缩,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使疾病加重演变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较长,疾病很容易反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所以,有效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很重要的.
作者:田厚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失败的多个因素,对临床治疗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0月接收的采用米非司酮序贯并用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患者1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年龄、孕次、分娩史、分娩方式、孕周、孕囊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位置以及盆腔炎症与药物流产结局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药物流产失败与既往自然分娩史、孕周较小、子宫内膜厚度较厚、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以及慢性盆腔炎症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药物流产与多个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患者自然分娩史、孕周较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较厚、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以及慢性盆腔炎症有着较为明显的关联,在临床进行药物流产时,需要参考影响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进一步改善药物流产结局.
作者:刘俊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美容整形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整形美容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则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手术中舒张压(SBP)、心率(HR)、收缩压(DB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麻醉有效率9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术中SBP、HR、DBP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 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美容整形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方式可以提升麻醉质量,维持麻醉中生命体征平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共58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占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予以分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9.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跃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每组100例随机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服用氯沙坦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服用复方制剂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都治疗10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学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临床治疗效果显示,将氯沙坦与氢氯噻嗪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春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院处方发药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药房的差错处方65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出错的原因、处方药品内容等各方面展开分析.结果:65张差错处方涉及各类药品共计49种,其中包括口服型制剂32种,占65.31%,注射型药8种,占16.33%,其他类型药9种,占18.37%;其中配药药品差错的共31例,占47.69%;药品剂量差错共15例,占23.08%;患者误领共11例,占16.92%;患者用法差错共7例,占10.77%;1例用药禁忌,占1.54%.结论:我院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主要有配药药品差错、药品剂量差错、患者误领、患者用法差错以及用药禁忌.针对我院处方差错的情况,总结应当加强我院药房的管理,增强药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配药的技巧,并且引进新技术来对处方审核、管理系统进行完善,确保调剂处方保障安全与质量,防止处方差错的发生.
作者:董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益肾活血汤对肾结石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行肾结石ESWL术后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益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肾损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肾损伤指标如β2-MG、NAG、尿红细胞等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对肾结石ESWL术后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锡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17年5月-2018年3月的疗养人员,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能够在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少刊;戎书敏;李蕾;李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病历资料 :某男 ,2015年12月因被树枝打击右前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1天入院.查体 :体温37℃ ,p68次/分 ,R14次/分 ,BP120/80mmhg ,右前臂远端肿胀、畸形 ,皮肤无破损 ,压痛 ,明显骨擦音骨擦感.X 线片示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骨科以右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收住院. 因骨折部皮肤水肿 ,给予局部制动 ,消肿处理.6天后行手术治疗 ,桡骨背侧入路 ,取自体髂骨植骨 ,T 型钢板背侧固定 ,术中 C 型臂透视骨折对线可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嘱逐步功能锻炼.定期复查.三月后未来复查.半年后来复查 ,诉近段时间以来患部疼痛 ,稍肿.复查x 线片示钢板断裂.再次收住院 ,查体 :原手术部无明显畸形 ,无明显肿胀 ,未触及骨擦感 ,手部皮肤第一二指间稍迟钝 ,手指功能无障碍.腕关节活动受限 :背伸30 ,掌屈50 ,桡偏25 ,尺偏30.x 线片示 :骨折端对线差 ,骨折线清晰 ,金属内固定物断裂重叠 ,桡骨退行性改变. 入院诊断 :右桡骨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 ;右桡骨骨质疏松.再次手术治疗 ,术中见骨痂生长很少 ,骨折线清晰 ,骨折断端骨质部分吸收 ,断端及髓腔大量纤维组织生长. 手术清除断端纤维组织 ,处理折端硬化皮质骨 ,取自体髂骨植骨 ,大块骨带内板植入髓腔 ,撑开折端 ,恢复桡骨长度 ,8孔桡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围绕断端碎片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消肿治疗 ,逐步功能锻炼.出院告知继续石膏托外固定 ,手功能锻炼 ,加强营养 ,补钙 ,患肢 3 月内禁止负重活动 ,定期复查.出院后患者遵守医嘱 ,定期复查. 一年后骨折愈合 ,再次住院取出内固定.腕关节活动受限 :自主活动背伸25 ,掌屈45 ,桡偏20 ,尺偏25.被动活动较前活动范围稍大. 腕关节活动诉稍痛 ,无明显压痛. 手指活动正常 ,感觉正常.
作者:郭厚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食道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和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位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高于对照组(23.3%),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1.1)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2.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9.6±3.3)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1.1±23.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史本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潜在的护理环节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5-2017年,医院妇产科分别共接待住院对象489例、486例、471例,回顾性分析,调取2015-2017年医院妇科、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产科感染对象纳入病例组,选择未发生任何医院感染对象50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015-2017年妇科感染率4.44%,产科1.64%,感染率、感染例次率基本持平.妇科与产科2015-2017年医院感染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剖宫产、超重/肥胖、阴道指检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中妇科的感染率发生率较高,而产科感染集中在切口感染上,感染影响因素较多,护理重点在于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对象,强化预防护理.
作者:王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展开常规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标本不加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展开质量控制,观察微生物检验检出率和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致病菌检出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致病菌检出率为4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 、95.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够使致病菌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应该重视并严格执行.
作者:毕仁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且将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27).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及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BI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运琼;戴莉;陈梦娴;刘红红;陈静;李春梅;刘晓曼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