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喊保
目的:对82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患者在围术期实行个性化护理的总结作报告.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1例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个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82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对82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之后的围术期中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患者,病情康复程度和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余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共38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且未出现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为期35~6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6.58±4.64)个月.治疗前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36.87±5.62)分,术后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93.54±6.61)份.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复查未发现假体早期松动等不良情况,骨密度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选择合适的假体,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太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服务模式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该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20例老年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参照组的160例老年人健康管理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对实验组的160例老年人健康管理患者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将两组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之后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老年人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后ADL指标、GQOLT-74指标、管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采取个性化服务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极具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甚至调节免疫的作用.该药物对于治疗顽固性皮肤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近几年来,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治愈率高,同时患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肤性疾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皮肤病性疾病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唐万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60例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未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减压式人工流产方法并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脏复苏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优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肺复苏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实行优化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规范护理流程,将其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世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及干预指导,观察组给予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干预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依从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刘让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掌握易门县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的动态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病死率、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1-12月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上报入慢病系统的心脑血管事件卡片(按户籍地、诊断日期、手工录入)导出,经过处理分别留下2017年发病和死亡的,再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发生率、死亡率及构成比等指标描述我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流行分布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发病874人次,发生率为527.35/10万;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生112人次,发生率为67.58/10万;脑血管疾病发生762人次,发生率为459.77/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45例,死亡率208.16/10万.主要发现: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前三位为浦贝、绿汁和六街,山区高于坝区;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55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发生率前三位为绿汁、龙泉和浦贝,坝区高于山区.与气候、饮食、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危险因素控制;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高危人群;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终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樊学琼;许葵;周永斌;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析,治疗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万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50例进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KSS评分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为72.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仇莹莹;王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碎石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术后A、B组患者均出现血尿、发热、肾包膜下血肿和肾绞痛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24.29%)明显低于B组病发率(45.00%);而A组碎石率则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能明显提高肾结石碎石率,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连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校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9月入学的1500名高校新生展开研究,自制调查问卷,分析不同生源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了解肺结核知识的主要途径.结果: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城镇、城市学生的肺结核知识了解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了解肺结核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宣传活动,而从学校健康教育了解相关知识的学生比例占比不大,仅有68.93%.结论:高校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认识不足,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院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89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前后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常规治疗;另一组是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且P<0.05,呈现出临床不均衡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两组实验对比可知,使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能对患者的高血脂情况进行改善,是一种非常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宇;李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内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和患者体验.方法:对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接诊的3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93例接受传统的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实验组193例接受内痔套扎术与外痔剥切术配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85、好转10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8.4%;实验组治愈129例、好转64例,有效率为100%.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痔套扎配合外痔剥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痛感小、伤口小、恢复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右美托嘧啶不同给药剂量麻醉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静脉泵住右美托咪定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PACU停留时长、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方面相关数据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次静脉滴注的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将用量定位每千克0.6微克能够很好的实现镇定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了,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得到缓解,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红;高秀玲;张俊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外伤性脾破裂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腹部损伤,脾破裂病人的病情危急,如腹腔内部出血严重、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但是随着患者对脾脏生理机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联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脾破裂抢救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陈仕霞;莫臣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药学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应用特殊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资料100例,根据100例患者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药学干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几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和使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期间开展药学干预措施,不但能够保证合理用药,还能够降低药物使用时间,减少医疗成本,针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与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魏萍;王英伟;付晓萌;李雨点;王小梅;张寒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术,观察组应用人工流产术,对两组妊娠终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全流产率方面,观察组(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中,人工流产术在终止妊娠方面效果显著,对孕妇生殖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在符合适应症的条件下可优选选择应用.
作者:张兆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痛经方口服配合痛经贴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意义.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5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止痛治疗,药物选择为布洛芬.研究组采取口服痛经方配合痛经贴外敷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是当前困扰女性较多的一类痛经,采取常规西药止痛效果欠佳,采取痛经方口服配合痛经贴外敷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4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随机的方法,每组有7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宫环养血颗粒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并且能够降低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宫环养血颗粒的应用,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何黛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