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红;王亚娟;张丽敏;王欣;安骄娜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莫沙必利与碳酸镁和胃复春与碳酸镁开展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总有效率分别是91.3% 和76.1%,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5.2% 和6.5%,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胃复春与碳酸镁进行治疗,能避免出现异常反应,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言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尿ATP含量及尿动力学检测对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BPH伴OAB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的BPH伴OAB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此外,试验组患者额外给予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额外仅给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各组尿ATP含量及尿动力学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TP、大逼尿肌压及残余尿量下降,初始尿意容量、大尿流率、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水平上升,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比单纯使用坦索罗辛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尿ATP含量及尿动力学检测可以联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毒副作用,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在肛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切开挂线治疗方案,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瘘患者手术治疗中,通过应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上半年收治的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47)予以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参照组(n=47)予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法,较比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度的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2个月时的Lysholm评分均高于参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疗法,远期疗效较为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恒;林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救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预后痊愈的为观察组,预后不良的为对照组.将两组发病时GCS评分进行对比.把患者预后症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分GCS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预后症状发生情况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出血量、肺部感染、脑疝、消化道出血、破入脑室等症状.通过发现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戚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本社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糖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患者血糖下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章雪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根管治疗方案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将多次根管治疗方案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将一次根管治疗方案应用于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根管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为(3/30)10.0%,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10/30)33.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选用一次根管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妇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与否的分娩结局差异.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低危初产妇中选取5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采用会阴侧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为会阴侧切组,观察组为会阴保护组,对比两组产妇产中出血、产后会阴裂伤、新生儿评分等数据,以此来分析会阴侧切在经阴道分娩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产妇产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会阴裂伤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观察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与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较小,反而容易增加产中出血量,因此不推荐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行会阴侧切.
作者:巩莲芳;张建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6例),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结肠透析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0.21±5.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42±5.1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3.32±3.44)mmol/L和Scr(326.71±101.1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9.41±4.23)mmol/L和Scr(419.87±109.44)μmol/L(P<0.05).结论:将中药结肠透析运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谢治卿;黄佑芳;李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补中益气汤主治病机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的诸多病证.如:胃下垂、汗证、下肢静脉曲张、劳淋、脱肛、痔疮出血、子宫脱垂,月经量大或经期延长、带下病、久泻、久痢、久疟、下部的或久不愈合的溃疡、慢性前列腺增生等,均可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味治疗,而且屡获奇效.
作者:毛龙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采用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收治的4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采取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疗程、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主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符合现代外科学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永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9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将其护理满意度予以比对.结果:①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 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62%)低于对照组(78.72%),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用较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针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望为临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在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86%(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舒适护理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余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磁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选取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以及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阿尔兹海默症采用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89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全部采用输尿管支架管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相比于输尿管狭窄和其他疾病,患输尿管结石与肾结石明显更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89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有80名(占比89.89%)患者一次手术取干净结石,剩余9名(10.11%)患者进行了带管二次取石;术后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皆有改善,但多数患者出现了诸如如膀胱刺激征、血尿、尿液反流、异物感、异位等并发症,其中,膀胱刺激征与血尿的发病率分别为51.69% 和41.57%,其他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不及,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用价值高,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病情,还可以在短的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作为辅助科室,门诊西药房虽然不会直接救治病入,但仍然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责任.门诊西药房窗口是病人取药的服务窗口,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服务窗口,门诊药房的工作者除了需要准确掌握医药知识,做好药品管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与病人沟通,为患者提供好的服务.因此,门诊西药房窗口服务质量对于医院和患者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就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窗口服务质量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刘远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富硒与骨关节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减少骨关节病发病率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方法: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贵州开阳富硒地区禾丰、南江、冯三、马场、南龙等乡镇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贵州其他地区发生骨关节病发病人数相比较.同时选择病区6例关节病患者,对其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分离与培养,分析富硒与骨关节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对各地区100个人进行调查.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贵州开阳地区禾丰、南江、冯三地区骨关节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其他地区的骨关节发病患者进行补硒,33例患者中,30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0.91%.说明富硒与骨关节疾病发病率之间具有联系性.结论:富硒与骨关节病发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因此,对于骨关节发病患者而言,可采用补硒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袁明祥;张宁;田维燕;刘建;况德亮;郑婕;曾振海;方延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观察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妇产科常规产后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开展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48h泌乳情况、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进行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在患者泌乳始动时间、48h泌乳情况、血清催乳素水平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的护理疗效,能够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对母子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纪彦华;刘秀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今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成功率,出院时间和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心肌梗死病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患者病情尽早出院,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