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常保超;刘磊
目的 探索利用种植技术修复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方法.方法 选取21例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病例,利用正畸的方法尽可能的开大间隙,必要时进行邻牙片切.将测量的数据还原,进行实际操作,术后各项数据和Anthoyr系统金标准对比.结果 种植体近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3826,P>0.05种植体远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5465,P>0.05.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理想位置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平分间隙的方法町以较精确的确定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可以避免牙槽间隙的吸收和龈乳头的退缩.从而使窄问隙上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趋干完美.
作者:梁立山;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使用锁定加压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102例,并对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方而进行比较.结果 锁定加压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并发症等均较DHS组少,DHS组早期活动和负重时间明显早于锁定加压钢板组.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患者尤为适合.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活动和负重的优点,适用于Ⅰ、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罗福昌;彭建强;蔡汉周;周经颖;李中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将72例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实验组外用龙血竭胶囊,对照组用龙胆紫外涂,结果显示龙血竭胶囊能够促进放射性皮炎创面的修复,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孟芹;王瑞国;王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水平.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诊老年心跳骤停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复苏成功7例,死亡43例,存活率11%.结论 ①CPR开始时间是复苏成功为重要的环节;②立即建立人工循环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起来是CPR成功的重要措施;③加强院前急救,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隋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病炎清Ⅰ号对流感A、B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可疑的流感A、B病毒感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原检测,筛选阳性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B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病毒唑片;C组给予病毒唑片,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总有效率虽高于A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炎清Ⅰ号治疗流感病毒A、B型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潘启明;张忠;刘禹翔;朱怀珍;张松林;陈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采用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保肢后的疗效.方法 2005-2008年共收治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患者9例,年龄54~75岁,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骨肉瘤2例,成骨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肢体功能重建方法为特制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本组9例经2~5年随访,5例无瘤存活,4例带瘤存活.术后肢体功能按Enneking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22.3分,总优良率72.7%.结论 采用特制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治疗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达到良好保肢效果.
作者:朱振忠;曲志国;王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1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6例.肿瘤全切除术12例,联合脏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B超、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波;李方杰;李先国;任乐华;胡玉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卡介菌多糖注射液治疗;两个疗程后记录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36%和98.85%,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26%和81.9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应用人胎盘脂多糖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经随访,复发率低.
作者: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加中药排石在胆总管大结石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碎石取石成功16例(89%),碎石取石失败2例.结论 EML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范围,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眼睑全层缺失称为眼睑缺损.缺损可大可小,小者状如切迹,大者可波及整个眼睑.眼睑缺损后,因失去对眼球的保护,可引起角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故而必须进行修复.笔者采用全层贯通缝合法,对14例因不同原因导致的眼睑缺损患者进行修复,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朝永;陈基黎;马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发生在2 h内为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外伤性白内障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 损伤原因、严重散光、角膜疤痕、继发性青光眼、虹膜缺损、瞳孔变形移位、瞳孔前膜、后囊膜混浊和人工晶体移位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明显相关(JD<0.05或P<0.01).结论 针对影响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提高其预后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瑞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Ki67在不同级别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级、CIN Ⅱ级以及CIN m级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7例组织标本(正常宫颈组织10例、CIN Ⅰ级11例、CINⅡ级13例以及CINⅢ级13例)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4%,84.6%,92.3%,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可反映出宫颈上皮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标记物,以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金玲;杨菊芳;邵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Clandin-1表达转化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36例胃癌黏膜层区、侵袭前沿区Claudin-1的表达.结果 胃癌黏膜层区,Claudin-1高表达率与腺癌的分化程度负相关,而与侵袭转移正相关.胃癌的侵袭前沿区,Claudin-1的高表达率与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肿瘤进展claudin-1的表达发生转变,即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胃癌侵袭越深Claudin-1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laudin-1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laudin-1表达上调以及在胃癌侵袭过程中表达转化提示参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转化,但其确切机制以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需深入研究.
作者:吴永廉;张声;王国荣;陈余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儿早期母乳喂养对预防儿童肥胖及对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调查4所幼儿园2~7岁儿童1 622名,被检儿童按序分为4组:非母乳喂养组(对照组)、母乳喂养≤2个月龄(Ⅰ组)、母乳喂养4~6个月龄(Ⅱ组)、母乳喂养≥7月龄(Ⅲ组);再按性别、年龄1:l配对,从4组选择志愿者,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儿童血浆瘦素水平.比较每组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肥胖程度;比较每组志愿者中血浆瘦素水平.结果 1 622例儿童中肥胖儿童检出率为10.60%;从2~7岁年龄越大肥胖比例逐渐增高、而母乳喂养≥4个月龄的人数率逐渐降低;4组儿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14.10%、Ⅰ组12.11%、Ⅱ组8.68%、Ⅲ组8.88%;对照组儿童肥胖检出率与Ⅰ组、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志愿者中,肥胖儿童(68例)血浆瘦素水平(22.23±3.42)μg/L较正常儿童(68例)(5.12±0.37)μg/L显著升高,P<0.001;母乳喂养时间对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对照组与Ⅰ组、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后4个月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对降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谢城;林东浩;洪绍虹;张映辉;叶华展;黄佩纯;苏炳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住院的经颈部超声检查及全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6例,全部病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17枚,术后1例患者出I现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短期随访6个月未出现新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D检查末发现明显颈内动脉支架部位再狭窄,支架形态无改变.结论 颈内动脉自膨式支架置人术治疗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胜达;蒋初明;李冬华;谢翠朋;王海鹏;刘洁;巩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84例老年Ⅱ型糖尿病伴发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结论 分析我院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处理体会,术后1~5年随访54例,分析并发症原因.结果 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78.2%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关键是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的控制.
作者:王力军;潘琦;吴发财;杨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e encephalopathy,HIE)的CT表现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对 52例有临床症状并明确围产期窒息史的病例进行平扫并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 HIE的CT分度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HIE的临床症状和CT表现有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俊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悬吊带功能的改良stamep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7年3月采用普外科疝气修补用补片作悬吊带,并用stamep手术方式行穿刺行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5 min(60~90min),平均出血量45 ml(30~60ml),平均住院时间7 d.8例患者尿控满意,1例出现尿潴留,经尿道扩张及留置尿管后好转.结论 改良stamep术具有疗效持久、技术难度小、疗效好(类似于SPARC),更由于费用低廉,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单卫民;李明;徐自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时血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3)和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cTnI)异常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CHF患者6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各2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清T3及eTnI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T3水平明湿低于对照组(P<0.01),而CHF患者血cTn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心力衰竭越重,降低或增高越明显.不同程度CHF患者,组问差异性显著(P<0.05).CHF纠正后,血T3明显回升,而cTnI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CHF患者血T3和cTnI变化与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CHF时,T3和cTnI呈负相关.
作者:薛红;何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