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芹;王瑞国;王清华
目的 探讨尿潴留及留置导尿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影响.方法 86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A组36例为尿潴留组,留置导尿1周以上;B组50例无尿潴留.结果 尿潴留患者平均PSA值(14.84±10.69)ng/ml,留置导尿1周后平均PSA值(2.94±1.80)ng/ml,无尿潴留组平均PSA值(1.41±1.71)ng/ml,三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潴留可使BPH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增高,留置导尿也可使BPH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增高.
作者:祝昌明;王友宝;陈长宜;韩韬;夏清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住院的经颈部超声检查及全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6例,全部病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17枚,术后1例患者出I现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短期随访6个月未出现新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D检查末发现明显颈内动脉支架部位再狭窄,支架形态无改变.结论 颈内动脉自膨式支架置人术治疗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胜达;蒋初明;李冬华;谢翠朋;王海鹏;刘洁;巩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慢性肝病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综合保肝、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氟哌酸0.2,3次/d,观察治疗前后腹水常规及生化、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腹部B超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53.1%)明显高于对照组(3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无效者(9.4%)明显低于对照组(23.3%).结论 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加强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华刚;张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2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和波姆光进行规范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97/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8%(6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0,P<0.001.其中33例经微波久治不愈的糜烂患者行延华治疗后收到同样的疗效.7例宫颈糜烂合并ASCUS患者经延华治疗3个疗程,复查TCT均恢复为良性反应性改变.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经延华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高,无痛苦,依从性好,不易复发等,因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西英;杨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了57例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未出现与阑尾切除有关的并发症,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 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建议选择合适患者开展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
作者:赵海涛;陈学璋;俞卫军;王慧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一端有鞭毛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1983年被澳大利亚学者Marshll和Warren发现,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致癌因子.Hp是胃肠道感染常见的病源菌.Hp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得到公认.结肠息肉是常见病,为癌前病变[1],Hp与结肠息肉关系近年来受到学者们重视.本文就Hp与结肠息肉关系作一阐述.
作者:陈卓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加中药排石在胆总管大结石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碎石取石成功16例(89%),碎石取石失败2例.结论 EML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范围,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采用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保肢后的疗效.方法 2005-2008年共收治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患者9例,年龄54~75岁,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骨肉瘤2例,成骨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肢体功能重建方法为特制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本组9例经2~5年随访,5例无瘤存活,4例带瘤存活.术后肢体功能按Enneking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22.3分,总优良率72.7%.结论 采用特制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治疗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达到良好保肢效果.
作者:朱振忠;曲志国;王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区常见的慢性十二指肠炎病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经胃镜确诊为慢性十二指肠炎180例纳入本观察,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生活饮食习惯,并给予正规治疗.结果 16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炎症消失,治愈率92.7%;13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因经济原因末复查胃镜),好转率7.3%.结论 慢性十二指肠炎的病因和Hp感染有较密切关系,还和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可给予正规的降低胃内酸度、增强黏膜抵抗力和根除Hp药物,同时在社区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作者:谢荣迪;陈林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炎症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176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检测其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E-选择素(sE-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脂联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湿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②随着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逐渐增高(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BMI、甘油_三酯、hs-CRP、TNF-α、sICAM-1水平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低脂联素血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志,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周淑娴;雷娟;薛声能;张玉玲;方昶;罗年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阵发性或一过性心脏早搏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难以查出,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费时且费用较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发现,让患者主动咳嗽可诱发早搏,现将观察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春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剖宫产手术(CSEA)的日益增多,如何选择一种既安全又能迅速产生良好效果的麻醉方法成为麻醉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本院自2006年初丌始对剖宫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舷麻醉,腰麻液的配方采用重比重液,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产妇呼吸循环的影响有时过大,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等等.随着认识的提高,开始采用等比重腰麻液.布比卡因为传统用药,闪其心脏毒性较大,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顾虑,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本文目的在于对两种药的临床应用做一比较.
作者:郏治平;张元洲;谢玉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水平.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诊老年心跳骤停患者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复苏成功7例,死亡43例,存活率11%.结论 ①CPR开始时间是复苏成功为重要的环节;②立即建立人工循环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起来是CPR成功的重要措施;③加强院前急救,提高院前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隋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11例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休克为主,经胆汁及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指导抗感染,针对病因抗休克,患者逐渐恢复.结论 11例重症感染原因,主要为术前隐蔽原发病灶,未能及时发现,术前准备不足.治疗上以有效抗感染,抗休克为主.
作者:张宝庆;张仲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 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或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结果 88例(100只眼)中,术后视力≥0.1者77只眼(77%),≥0.3者38只眼(38%).术中并发症有晶体核脱位至玻璃体腔内(1只眼)、玻璃体出血(1只眼),术后并发症为虹膜红变(1只眼)、人工晶体夹持(1只眼).结论 玻璃体腔液体灌注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可有效维持眼内压,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对于硬核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较超声乳化吸出更为适用.
作者:巫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发生在2 h内为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按血压水平将所有受试者分为3组.通过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合并高血压病及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3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高于血压正常及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者,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者义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作者:聂鑫;谢滨萱;张润希;杨亚荣;薛旸;马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间质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肺通络汤组患者口服,剂/d,连用6周,泼尼松组患者口服0.5 mg/(kg·d),连用6周,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患者同时使用二者治疗,连用6周.结果 3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以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改善患者喘息症状为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补肺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绍忠;苏惠萍;马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应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者胃内酸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影响.方法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经急诊胃镜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的住院患者156例.急诊胃镜检查见溃疡面有裸露血管出血者于胃镜检查时立即于内镜下行钛夹止血,所有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静脉应用,治疗3~5 d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给予酸化14C-UBT.阳性者予以埃索美拉唑、阿莫两林和克拉霉素口服治疗1周后,改用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阴性者即予以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两组均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UBT.结果 15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急性出血的初治住院患者,PPI抑酸治疗35~d后,予酸化14C-UBT,结果Hp阳性123例(123/156;78.8%).其中近2周内应用过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40.0%,而未曾应用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92.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1个月后对所有原33例Hp阴性者复查14C-UBT发现,近2周内未应用抗生素者,复查时9例中仅1例阳性(11.1%),而曾应用抗生素24例中16例转为阳性(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应用左氧氟沙星,可明显影响酸化14C-UBT的结果.结论 近期内应用过抗生素者既使行胃内酸化14C-UBT仍不能消除其影响,仍有较高的假阴性率.且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胃内酸化14C-UBT有着不同的影响.
作者:吴炎;高燕;赵娅敏;林木贤;康文全;张厚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gography,HSG)分析不孕症的成因,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0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用数字胃肠机进行快速点片,并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输卵管梗阻积水530例,占88.3%,慢性盆腔炎50例,输卵管结核10例,正常10例,阳性率占98.3%.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阳性率极高,且诊断准确.
作者:宋照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