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娴;雷娟;薛声能;张玉玲;方昶;罗年桑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间质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肺通络汤组患者口服,剂/d,连用6周,泼尼松组患者口服0.5 mg/(kg·d),连用6周,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患者同时使用二者治疗,连用6周.结果 3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以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改善患者喘息症状为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补肺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绍忠;苏惠萍;马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剖宫产手术(CSEA)的日益增多,如何选择一种既安全又能迅速产生良好效果的麻醉方法成为麻醉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本院自2006年初丌始对剖宫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舷麻醉,腰麻液的配方采用重比重液,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产妇呼吸循环的影响有时过大,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等等.随着认识的提高,开始采用等比重腰麻液.布比卡因为传统用药,闪其心脏毒性较大,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顾虑,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本文目的在于对两种药的临床应用做一比较.
作者:郏治平;张元洲;谢玉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利用种植技术修复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方法.方法 选取21例上前牙窄间隙缺失的病例,利用正畸的方法尽可能的开大间隙,必要时进行邻牙片切.将测量的数据还原,进行实际操作,术后各项数据和Anthoyr系统金标准对比.结果 种植体近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3826,P>0.05种植体远中骨量与金标准相比,P=0.5465,P>0.05.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理想位置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平分间隙的方法町以较精确的确定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可以避免牙槽间隙的吸收和龈乳头的退缩.从而使窄问隙上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趋干完美.
作者:梁立山;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经彩超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所有患者均早期手术探查,18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6例行睾丸切除,其中10例随访6个月~2年,8例复位的睾丸大小、血流正常,2例睾丸发生萎缩.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王剑锋;郑典宝;荆志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了解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患者内皮功能的差异,并指导治疗.方法 将9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经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后分成3组,第1组(30例):非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第2组(30例):伴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未经治疗者;第3组(30例):治疗组,予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4周.分别观察3组在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ET、NO、TXB2、6-keto-PGFlα)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变化.结果 3组统计显示: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其内皮功能指标明显差于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并且经治疗后,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其内皮功能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改善了胰岛素的抵抗就可能会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王健;许左隽;吴士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gography,HSG)分析不孕症的成因,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0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用数字胃肠机进行快速点片,并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输卵管梗阻积水530例,占88.3%,慢性盆腔炎50例,输卵管结核10例,正常10例,阳性率占98.3%.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阳性率极高,且诊断准确.
作者:宋照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汽车司机的睡眠呼吸情况,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公交汽车司机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结果 100名司机中有28名,AHI>5次/h,其中轻度15名,中度7名,重度6名,夜间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睡眠期间缺氧,使睡眠质量下降,可影响白天的认识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张湘燕;叶贤伟;冯端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发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临床确诊为NMO急性发作的患者以甲基泼尼松尼1000 mg/d,静脉滴注3 d;随后以甲基泼尼松龙一日80 mg,静脉滴注3 d;随后改用泼尼松片剂口服,在一个月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采用Barthel指数对人院第3天和治疗后第15天的只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近视力表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21例患者经治疗后,17例疗效显著,占80.9%;4例无效.入院第3天与治疗后第15天的Barthel指数总评分相比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治疗后视力显著改善.结论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对NMO急性发作治疗有效.
作者:钟建勤;钟志民;王方剑;罗小春;杨贞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一端有鞭毛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1983年被澳大利亚学者Marshll和Warren发现,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致癌因子.Hp是胃肠道感染常见的病源菌.Hp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得到公认.结肠息肉是常见病,为癌前病变[1],Hp与结肠息肉关系近年来受到学者们重视.本文就Hp与结肠息肉关系作一阐述.
作者:陈卓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11例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休克为主,经胆汁及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指导抗感染,针对病因抗休克,患者逐渐恢复.结论 11例重症感染原因,主要为术前隐蔽原发病灶,未能及时发现,术前准备不足.治疗上以有效抗感染,抗休克为主.
作者:张宝庆;张仲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区常见的慢性十二指肠炎病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经胃镜确诊为慢性十二指肠炎180例纳入本观察,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生活饮食习惯,并给予正规治疗.结果 16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炎症消失,治愈率92.7%;13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因经济原因末复查胃镜),好转率7.3%.结论 慢性十二指肠炎的病因和Hp感染有较密切关系,还和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可给予正规的降低胃内酸度、增强黏膜抵抗力和根除Hp药物,同时在社区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作者:谢荣迪;陈林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定容(VCV)和定压(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年龄18~68岁需行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12例.全身麻醉诱导插双腔管后,侧卧位行双肺定容通气(TLV-VCV)后I组先单肺定容通气(OLV.VCV)30 min后行单肺定压通气(OLV.PCV),II组单肺通气的顺序与Ⅰ组相反,即先定压通气(OLV-PCV)30 min再定容通气(OLV-VCV).双肺定容通气后,每种单肺通气后30 min测定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潮气量(VT)、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抽动血测血氧分压、氧饱和度(PaO2、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患者TLV-VCV,OLV-VCV与OLV-PCV期间的HR、MAP、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VCV和OLV-PCV的Ppeak和Pmean较TLV-VCV高(P<0.05或P<0.01),而OLV-VCV又比OLV-PCV高(P<0.05或P<0.01);OLV-PCV的PaO2较OLV-VCV高(P<0.01),三种通气的VT、SaO2、PETC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肺定压通气效果优于单肺定容通气.
作者:阳世光;袁爱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RPMI-1640培养基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实验组中加入10 Pg/ml和5 pg/ml重组mIL-12,对照组不加,72 h后以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中CD4T、CD8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总数、CD4T细胞比例及CIMT/CD8T比值显著增大,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显著增加,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则相应减少.结论 IL-12可以诱导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增殖,调节Th细胞亚群平衡,使免疫应答向Th1漂移.
作者:俞亚静;方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应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者胃内酸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影响.方法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经急诊胃镜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的住院患者156例.急诊胃镜检查见溃疡面有裸露血管出血者于胃镜检查时立即于内镜下行钛夹止血,所有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静脉应用,治疗3~5 d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给予酸化14C-UBT.阳性者予以埃索美拉唑、阿莫两林和克拉霉素口服治疗1周后,改用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阴性者即予以口服埃索美拉唑加瑞巴派特片4周.两组均于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UBT.结果 15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急性出血的初治住院患者,PPI抑酸治疗35~d后,予酸化14C-UBT,结果Hp阳性123例(123/156;78.8%).其中近2周内应用过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40.0%,而未曾应用抗生素者Hp阳性率为92.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1个月后对所有原33例Hp阴性者复查14C-UBT发现,近2周内未应用抗生素者,复查时9例中仅1例阳性(11.1%),而曾应用抗生素24例中16例转为阳性(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应用左氧氟沙星,可明显影响酸化14C-UBT的结果.结论 近期内应用过抗生素者既使行胃内酸化14C-UBT仍不能消除其影响,仍有较高的假阴性率.且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胃内酸化14C-UBT有着不同的影响.
作者:吴炎;高燕;赵娅敏;林木贤;康文全;张厚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tdin-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Ⅰ)在骨痂中的表达,探讨骨折合并脑外伤骨折愈合加快的机制.方法 12周雄性Sprague-Daw-Iey大鼠16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8只,即:2周单纯骨折组(G1)、2周骨折合并脑外伤组(G2).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2周取材,骨痂作SP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骨折合并脑外伤组高于单纯骨折组.结论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IGF-Ⅰ可能是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的原因.
作者:王可美;王孝莲;张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病炎清Ⅰ号对流感A、B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可疑的流感A、B病毒感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原检测,筛选阳性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B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病毒唑片;C组给予病毒唑片,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总有效率虽高于A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炎清Ⅰ号治疗流感病毒A、B型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潘启明;张忠;刘禹翔;朱怀珍;张松林;陈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宽QRS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诊断价值和急诊处理对策.方法 对所有病例描记12导联心电图.根据血流动力学和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急诊处理方案.结果 诊断室速的主要依据是:①房室分离;②无人区心电轴(-90°±180°);③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④QRS宽度:RBBB>140 ms,LBB时>160 ms;⑤QRS波形态:V1~V6均无RS波或有RS波,任何一导联RS>100 ms;RBBB时,V1里单相R波或双相qR波,同时V6呈QS或QR形或呈QS形态且R/S<1;LBBB时,V1或V2R波宽度>30 ms或RS间期>60 ms,同时V6呈QR或QS形.急诊处理后总有效率为86.8%.结论 体表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体表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对选择急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1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6例.肿瘤全切除术12例,联合脏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B超、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波;李方杰;李先国;任乐华;胡玉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29例老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老年人发病病情复杂,手术危险性大.29例患者均经手术明确诊断,并选择了相应的术式.除1例死亡,其余28例效果满意.结论 29例肠梗阻以粘连性、肿瘤性常见,老年人肠梗阻手术风险大.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军;陆保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退行性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更容易在季节多变、气候寒冷的冬春时节发生肺炎.老年性肺炎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起病较隐蔽和缓慢,但病情发展较快.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有效的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肽α1(迈普新)治疗老年性肺炎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群;周萍;尹绢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