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胆总管大结石18例分析

刘锡禄;邵玉娟;刘秀珍;王建平

关键词:内镜, 机械碎石术, 胆总管结石, 中药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机械碎石(EML)加中药排石在胆总管大结石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内镜下机械碎石加中药排石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碎石取石成功16例(89%),碎石取石失败2例.结论 EML扩展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范围,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重要方法.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炎清Ⅰ号治疗流感A、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病炎清Ⅰ号对流感A、B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可疑的流感A、B病毒感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原检测,筛选阳性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B组给予病炎清Ⅰ号颗粒+病毒唑片;C组给予病毒唑片,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总有效率虽高于A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炎清Ⅰ号治疗流感病毒A、B型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潘启明;张忠;刘禹翔;朱怀珍;张松林;陈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人肠梗阻29例急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病因,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29例老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老年人发病病情复杂,手术危险性大.29例患者均经手术明确诊断,并选择了相应的术式.除1例死亡,其余28例效果满意.结论 29例肠梗阻以粘连性、肿瘤性常见,老年人肠梗阻手术风险大.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军;陆保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中MMP-7、TIMP-2和CD44v的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和细胞表面跨膜蛋白(CIM4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MP-7、TIMP-2和CD44v的表达.结果 ①MMP-7、TIMP-2和CD44v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6%和72%,均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MMP-7、TIMP-2和CD44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③MMP-7和CD44v在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Ⅰ期、Ⅱ期中的表达,有远处转移胃癌组织中MMP-7和CD44v的表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中的表达;TIMP-2在Ⅰ期、Ⅱ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结论 ①MMP-7、TIMP-2和CD44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性;②MMP-7和CD44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有相关性;TI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仅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作者:张惠芬;冯红;王和英;张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排痰护理新尝试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长期带机患者排痰护理新方法.方法 将气管内痰液充分湿化后,待痰液涌动至气管套管与呼吸机接头处,将呼吸机接头与套管分离,并向一侧错开,轻抬3~5 mm,利用呼吸机吹出的气体在套管内壁遇阻而折返的部分气流将套管内痰液吹出至套管外,从而将痰液排出.结果 经过2 000次的尝试,成功1 800次,成功率90%,失败200次,占10%.结论 这种方法是笔者在工作中反复摸索而总结出来的,是切实可行的,可明显减少负压吸痰的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机会性感染,建议尝试使用.

    作者:吴顺琴;周艳萍;张丹青;李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为诱发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介绍

    阵发性或一过性心脏早搏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难以查出,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费时且费用较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发现,让患者主动咳嗽可诱发早搏,现将观察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春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瓦松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多(术后排液多、脱痂期宫颈出血,甚者可多于月经量数倍)为寻找一种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中药联合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CO2激光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其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65例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预后.结果 脑出血后癫痫占5.66%;脑梗死后癫痫占6.42%;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癫痫发生率高占21.05%(4/19).卒中后2周内发作占多数,为68%.发病后4周内死亡率为12%,明显高于非癫痫组的3.52%,P<0.01.另外,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结论 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的重要原因,且卒中并发癫痫较非癫痫组预后差.

    作者:曾贤翠;关维莉;顾克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本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平片提示诊断23例,占38.33%(23/60);CT诊断52例,占86.67%(52/60);彩色多普勒发现椎动脉供血不足48例,占80.00%(48/60).结论 X线平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不如CT和彩色多普勒,CT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准确性高,且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建军;周鹏;郑红;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0名公交汽车司机睡眠呼吸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汽车司机的睡眠呼吸情况,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公交汽车司机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结果 100名司机中有28名,AHI>5次/h,其中轻度15名,中度7名,重度6名,夜间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睡眠期间缺氧,使睡眠质量下降,可影响白天的认识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张湘燕;叶贤伟;冯端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危重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

    目的 研究危重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检测48例危重儿,20例非危重儿血清CRP水平.结果 危重儿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儿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中CRP参与危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危重及严重感染的预警指标.

    作者:宋义琴;高宗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QCT骨密度测量系统对55例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进行准确骨密度测量.结果 随访7~9个月,平均8.3个月发现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显示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对照组或文献报道的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短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的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半年后没有导致腰椎QCT骨密度减低,对骨密度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做长期骨密度测量才能确定.

    作者:王大立;王辉;陆冬舰;赵林;张念非;李子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症中常见的疾病,以往大多数需开腹手术治疗.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手术以其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在临床妇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日益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5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米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了解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患者内皮功能的差异,并指导治疗.方法 将9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经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后分成3组,第1组(30例):非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第2组(30例):伴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未经治疗者;第3组(30例):治疗组,予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4周.分别观察3组在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ET、NO、TXB2、6-keto-PGFlα)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变化.结果 3组统计显示: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冠心病患者其内皮功能指标明显差于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并且经治疗后,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其内皮功能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改善了胰岛素的抵抗就可能会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王健;许左隽;吴士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的4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2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并发1例术后2个月接骨板半脱出;1例骨不连.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

    作者:王文权;李东海;卢庆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1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6例.肿瘤全切除术12例,联合脏器切除5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全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B超、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波;李方杰;李先国;任乐华;胡玉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分析11例胆囊切除术后重症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高热休克为主,经胆汁及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指导抗感染,针对病因抗休克,患者逐渐恢复.结论 11例重症感染原因,主要为术前隐蔽原发病灶,未能及时发现,术前准备不足.治疗上以有效抗感染,抗休克为主.

    作者:张宝庆;张仲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laudi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Clandin-1表达转化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36例胃癌黏膜层区、侵袭前沿区Claudin-1的表达.结果 胃癌黏膜层区,Claudin-1高表达率与腺癌的分化程度负相关,而与侵袭转移正相关.胃癌的侵袭前沿区,Claudin-1的高表达率与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肿瘤进展claudin-1的表达发生转变,即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胃癌侵袭越深Claudin-1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laudin-1从低表达向高表达转化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laudin-1表达上调以及在胃癌侵袭过程中表达转化提示参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转化,但其确切机制以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需深入研究.

    作者:吴永廉;张声;王国荣;陈余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肺通络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间质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肺通络汤组患者口服,剂/d,连用6周,泼尼松组患者口服0.5 mg/(kg·d),连用6周,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患者同时使用二者治疗,连用6周.结果 3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以补肺通络汤合用泼尼松组改善患者喘息症状为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补肺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绍忠;苏惠萍;马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了57例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未出现与阑尾切除有关的并发症,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 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建议选择合适患者开展腹部手术附带阑尾切除术.

    作者:赵海涛;陈学璋;俞卫军;王慧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gography,HSG)分析不孕症的成因,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0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用数字胃肠机进行快速点片,并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输卵管梗阻积水530例,占88.3%,慢性盆腔炎50例,输卵管结核10例,正常10例,阳性率占98.3%.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阳性率极高,且诊断准确.

    作者:宋照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