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硬币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胃肠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8%)较对照组(32.4%)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肠肿瘤中具有确切疗效,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建议将这一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柳州市柳江区2011-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趋势,提出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至2017年柳州市柳江区12个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年0-7天早期新生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71%、1.14%、3.30%、5.07%,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2.94%、2.90%、2.69%、4.58%,其死亡率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0-2017年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溺水、出生窒息、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等.结论:研究分析后5岁以下儿童死亡大多是新生儿群体,其关键死亡原因大多是由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因此,必须加强围产儿、新生儿的儿童保健工作,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雷继;梁卓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8月社区组建的'三高俱乐部?中选取慢性病患者142例作为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患病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3个月管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健康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理后3个月相关知识知晓、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遵医行为、按时用药及运动锻炼依从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77.46%(P<0.05).结论:将健康管理用于社区慢性病患者中能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能提高全科医生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效果,探索其诊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胃病患者共有70例进行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病理诊断的相应调查分析,两组均经胃镜采集胃粘膜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一组患者共有50例均为胃溃疡患者,二组患者共有20例均为胃癌患者,以临床上的检出株树与检出率为数据统计,比较不同菌种在胃病患者中的检出效果差异.结果:其中一组胃溃疡患者的各种菌种检出率均高于二组胃癌患者,两组的检出率各自均较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病患者通常感染幽门螺杆菌、真菌的几率都相对较高,且;两种菌种同时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针对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进行病理诊断,有助于为患者的胃病提供治疗依据,尤其是在胃溃疡方面提供的信息量较大.
作者:俞晓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围绝经期妇女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芬吗通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坤泰胶囊治疗的对照组(45例),观察组Kupperman评分、FSH水平、E2水平、黄体生成素LH及症状评分及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Kupperman评分低,FSH水平、E2水平、LH水平改善情况好,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两组骨密度相比,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能降低Kupperman评分,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许生花;史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本次调查中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过诊断为阑尾炎并经过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3例,在本次调查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手术,观察组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值为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为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谢浩;张延发;刘新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提供相应参考.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将76例直肠癌患者分组,对照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年的生存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生存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延发;刘新刚;谢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掌握辖区内人群主要吸烟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进一步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门头沟区3个街道9个乡镇,对3651名18岁以上北京常住居民的主要吸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门头沟区18岁以上成年人中,吸烟率为34.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7.1%和5.8%.(2)按年龄分层,男性以50-59岁组高,吸烟率为75.4%;女性吸烟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70~79岁吸烟率高为16.3%.(3)离异、文化程度低、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 恶性肿瘤患者吸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吸烟率高,吸烟者慢性病患病率高.干预方式应针对不良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德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临床疗效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采用急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的动脉压和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生命体征平稳,对于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非常积极地影响作用.
作者:黄燕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剖宫产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率、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的探究可以发现,采用剖宫产的产妇的分娩率以及新生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产后并发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剖宫产的产妇分娩率明显提高,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的新生儿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情况更加稳定,效果理想.
作者:罗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春季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检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生活习惯及环境等情况,并分析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结果:在送检的414名学生中有108人检出蠕形螨,感染率为26.09%,男生感染率为34.04%,女生感染率为23.74%,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χ2=3.99,P<0.05);鼻翼部位蠕形螨的检出率高于下颌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2,P<0.01);不使用洁肤用品者的感染率(47.06%)显著高于使用者(24.21%)(χ2=8.45,P<0.01).结论:蠕形螨在人群中普遍感染,且感染率与性别和卫生习惯相关.
作者:董云霞;程德春;王国华;舒晶;李懿宏;姬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去顶开窗手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58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手术,观察组用去顶开窗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顶开窗手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加快康复速度,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刘新刚;谢浩;张延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25例,采纳放射治疗)、研究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骨转移病灶治疗效果、止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骨转移病灶治疗总有效率(84.00%)以及止痛总有效率(88.00%)均显著较对照组(48.00%、56.0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6.00%、28.00%,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唑来膦酸与放射治疗联合,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钱和亚;陈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中上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手术,胃修补术,肾结石切开取石术手术的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7~74岁;体质量46~84 kg,ASA?~Ⅱ级随机分为?组(单纯硬膜外EA)组17例和Ⅱ组(腰麻-硬膜外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17例;手术时间85~185 min.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不明显,在麻醉20min后和手术牵拉时,Ⅱ组(腰麻-硬膜外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少于?组(单纯硬膜外EA)组,两组患者在麻醉时和麻醉20min后的心率差异没有明显差异,在手术牵拉时两组患者心率存在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中上腹手术中的效果安全可靠,简便操作,是临床中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辉平;孔媛媛;周春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探讨hMSCs对UC患者异常激活的DCs功能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第五天的UC患者DCs与2-4代hMSCs上清液按体积比为1:4,1:16混合培养48小时.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s上清处理组和DCs单独培养组(对照组)DCs免疫表型CD80,CD83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4及1:16组CD80、CD83表达明显下降.结论:hMSCs能显著抑制UC患者DCs功能.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采取医院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医疗治疗管理的4个科室以及4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科室和24名医护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绩效考核参与管理,对两组的质量管理效果、医护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质量管理有效率及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2=5.4318、5.9827.结论:医院各科室在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入医院绩效考核,能够使医院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并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谢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措施的经验体会,结果: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熟悉心肺复苏操作,急救用药护理,指导临床.
作者:马家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关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4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9例.A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以后,A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43%(35/49),B组患者为97.96%(48/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护理以后的治疗依从性为67.35%(33/49),B组患者为95.92%(47/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为75.51%(37/49),B组患者为97.96%(48/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落实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薛霞;朱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甘草附子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并将其分为2组,参考组(n=43)与探究组(n=43)患者均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结果:参考组病情好转患者为36例、治疗无效患者为7例,病情总好转率为83.72%,探究组病情好转患者为42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病情总好转率为97.67%,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甘草附子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玻璃酸钠单一治疗.
作者:刘海洋;王雪莲;崔路;于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