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昌;堐宝刚;李小东;杜雄伟;范婷;李保国
目的 探讨通过选择性脾叶、段动脉阻断行脾部分切除原位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 .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10月对原位保留脾脏的28例患者,均采用选择性脾叶、段动脉阻断手术方法 行脾部分切除保留脾脏.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扫描检查,均无脾萎缩及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前术后体液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无血小板增多及易感染情况发生,脾脏的功能正常.结论 该方法 行脾部分切除原位保留脾脏尤其是对脾门损伤的患者,大大提高了保脾成功率,手术方法 安全,对降低脾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岳峰;安东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用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合治疗结束后对其骨组织的稳定性改变.方法 摄取矫治前(T1)及矫治结束时(T2)和2年后(T3)的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 8.0进行测量分析.并采用统计软件包对矫治前后以及矫治后2年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可以明显促进上颌生长,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下颌向顺时针旋转,上前牙唇倾,磨牙三类关系和前牙覆合、覆盖得到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矫治结束后2年,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上复发.结论 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前牙的覆合覆盖虽有复发,但仍有明显的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治疗期间可以通过适量的过矫治来补偿治疗之后的复发.
作者:唐旭炎;沈军;唐丽丽;刘世明;朱明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对2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关节评分标准,其中优17例,良7例,一般1例.结论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何彦国;陶杰;田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2例髌骨横行,纵行及粉碎型骨折患者,透视下复位,单纯应用1号PDS(普迪丝)可吸收线8字张力带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患者,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据冯宗权等膝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35例,良4例.结论 透视复位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行纵形闭合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满意疗效.
作者:刘冰;楚倩;付蕊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经临床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在低场强MRI仪器上的表现及分级.结果 103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165个,其中,Ⅰ级损伤48个,Ⅱ级损伤72个,Ⅲ级损伤45个.结论 低场强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清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位置及信号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损伤好的方法.
作者:刘金有;李珂欣;赵顺廷;张绍武;王传毅;兰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连续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人数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人数10例,10例无效,治疗组总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周后治疗组血清SB、AST、PTA、AKP、γ-GT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P<0.05、P<0.05).HBV-DNA 2周后下降明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DNA 9例转阴,4周后15例转阴,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具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钟基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接受大肠癌手术的患者,术中留置华瑞制药公司生产的(FREKA三腔管)至空肠上段,术后6~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肠内营养,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血浆蛋白和前白蛋白上升明显(P<0.05),营养前后免疫指标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功能恢复快,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保障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稳定性,防止细菌移位,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避免了因此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的优点.
作者:谢昭雄;孙卫江;黄振添;谢妙芳;许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两种目前常用的辅助通气方法 在无痛纤支镜诊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寻找一种简便、安全、实用的通气方法 ,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方法 6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均采用先表面麻醉后再静脉麻醉,Ⅰ组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Ⅱ组用喉罩(LMA)置人.结果 二组受检者麻醉诱导平稳,检查中无明显呛咳、憋气、体动.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方面Ⅱ组比Ⅰ组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喉罩法不占气道,粘膜刺激小,苏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目前无痛纤支镜诊疗中较为理想的通气方法 .
作者:康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跖跗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功能,观察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疗效,并对侧足跖X线摄片进行比较对照,术后随访2~11年.结果 12例患者中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11个关节;切开、复位、部分关节融合内固定4例10个关节,除所有病例患足不同程度变短外,治疗效果基本满意.结论 陈旧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选择手术治疗是必然的,术后管理和功能活动尤其重要.
作者:张彦昌;堐宝刚;李小东;杜雄伟;范婷;李保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80例,T2DM患者162例;将T2DM分为A、B组:A组为单纯T2DM患者组81例、B组为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测定各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的hs-CRP、IL-6、TNF-α、I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TNF-α、IR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组.T2DM组患者hs-CRP、IL.6、TNF-α与IR均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同步存在,而且与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因子能较好的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蒋晓真;顾哲;周斌;朱震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在呼吸道肿瘤外科治疗中应用的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10种不同类型的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对24例呼吸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姑息切除2例;手术近期死亡1例(4.17%);手术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5.00%;呼吸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51.6%,20.4%;3例良性肿瘤患者至今均生活良好.结论 灵活应用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呼吸道肿瘤,能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钟文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AO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的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仅1例发生切口轻度感染,经换药3周愈合.本组36例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6%.结论 AO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中心;苏建敏;蒋振营;刘纪恩;许飞;张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CT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6例,在注射造影剂后的30 s和120 s扫描,分别为早期和延迟期,对CT扫描的肿瘤层面行实质部分的密度测量.结果 CT表现为病灶大部分位于腮腺尾叶,大直径为2~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分叶状.增强后可不均匀强化,早期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比较平扫、早期及延迟期强化差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双期CT扫描病灶在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下降,囊状低密度部分无强化为腮腺腺淋巴瘤的特征表现.
作者:赵虹;潘恒;王艳;张翠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经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15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1例,女85例,年龄27~76岁,平均53岁.治疗前经B超、CT、MRCP、ERCP、T管造影等检查提示有胆道结石存在.其中肝外胆管结石99例,肝内胆管结石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
作者:季予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颈部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PCS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人室后开放静脉,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告诉患者自控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用2%利多卡因加0.3%罗比卡因混合液行深浅颈丛阻滞,阻滞完成后接上PCS泵从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镇静药.镇静方法 采用丙泊酚1%生理盐水混合液.结果 丙泊酚组Ramsay评分、患者合作分数、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自控镇静术在颈丛麻醉中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宋吉玲;张磊;赵念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术后高眼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52例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眼内压变化及视力、角膜、前房、人工晶体情况加以观察.18例(11.84%)术后第1天眼压大于21 mm Hg.将眼内压升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降低眼内压的治疗,另一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术后高眼压患者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术后3 d内眼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眼压升高是人工晶体术后早期暂时性并发症,虽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对无危险因素的眼没有造成视功能损害.虽然如此,在临床中遇到术后高眼压患者也不能忽视.
作者:刘静薇;王鑫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Ⅳ级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结果 Ⅰ级星形细胞瘤5例,轻微占位效应1例,信号均匀5例,无瘤内血管及出血,轻度增强4例,其中均匀3例,欠均匀1例;Ⅱ级46例,占位效应11例,较轻,信号均匀41例,瘤内血管9例,出血4例,均匀增强41例,其中均匀32例,欠均匀9例;Ⅲ~Ⅳ级16例,占位效应14例,信号不均匀15例,瘤内血管14例,9例出血,不均匀明显强化15例;信号不均、占位效应明显,瘤内血管6例及3例出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Ⅲ~Ⅳ级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具有一定的MRI特征性,不均匀信号和强化、瘤内血管及出血坏死对诊断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有帮助.
作者:王孟丽;王刚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弹性成像用顺应性比值测定半定量测量乳腺实性病灶硬度的方法 .方法 对118例乳腺实性肿物患者共228个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成像图像后,利用超声仪器提供的顺应性比值测量方法 ,比较病灶与周围乳腺组织(不同深度,不同组织)的顺应性,从而获得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比.结果 病灶同层乳腺组织为腺体的共176个,同层为脂肪的11个,同层二者均有的41个;病灶切面基本无腺体层可作为对照的5个,无脂肪层可作为对照的15个;以不同深度腺体层作为对照可获得不同的硬度比;分别以同层乳腺组织和浅层脂肪组织作为对照可获得不同的硬度比.结论 以病灶同层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进行顺应性比较可以客观的反应病灶的硬度.
作者:智慧;杨海云;文艳玲;肖晓云;欧冰;罗葆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检测分析,以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耳积液、血清中的IL-8含量以及对照组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 IL-8在中耳积液中阳性表达率为89.16%,中耳积液中IL-8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1),急性期组的含量较慢性期组高(P<0.05),浆液性积液中的含量较粘液性积液高(P<0.05);实验组血清中IL-8含量较对照组血清高(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IL-8可能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IL-8在疾病早期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促进浆液性中耳积液产生,深入了解这一作用对寻找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永湘;江广理;陈德华;彭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对外伤性胃肠破裂穿孔诊断延迟的原因与诊断进行探讨,总结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运用在临床工作中曾诊治的19例患者,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对外伤性胃肠破裂穿孔诊断延迟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我们熟悉发病原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是能够避免诊断延迟的.
作者:贾天旗;何仲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