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李莹

关键词:不同类抗生素, 呼吸内科感染治疗,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在对呼吸内科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不同抗生素所能起到的临床效果,并且以此基础来对临床治疗过程中优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从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之间收治的147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均签署自愿协议之后将他们分别随机分配到应用头孢美唑钠治疗的A组和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B组以及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C组之中各49人,随后对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所花费费用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之中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4%(45/49),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3%(40/49),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42/49).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平均费用花费分别为:769.2±134.8元、1098.2±149.6元以及1375.2±246.3元.由此发现在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所花费的费用低.结论:通过对三组患者治疗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对呼吸内科感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头孢美唑钠所起到的治疗效果为理想,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花费的诊费也低.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建议优选此药物.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工作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名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当中共有60例患者,观察组当中也有60例患者,对照组当中的患者通过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当中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营养指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营养指标较高,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且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大幅度改善,避免出现大量并发症,对改善预后非常有利.

    作者:杨新芹;李素青;董秀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将此50例眼科临床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手术组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手术组采取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手段是临床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有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将患者预后有效改善.

    作者:刘广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7~2018年本院收治3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氟芬那酸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44%、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而言,针灸配合推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增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严连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病程长、症状复杂、治疗时间长以及高传染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技能[1].目前,肺结核在我国仍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2].

    作者:张燕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实施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7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合理饮食、自我监控症状行为、自我处置药物的能力、配合康复训练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探察个体化运动疗法对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抑郁症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74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P<0.05).讨论:对于每个抑郁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并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作者:万明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异烟肼雾化吸入在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异烟肼雾化吸入在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患者120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研究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76.67%)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病情,提高痰菌转阴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阿布都沙拉木·托合提;如克亚木·阿不都沙拉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近五年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研究态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分析近五年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研究态势,及其对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启示.方法:基于数据源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以及共词聚类法分析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研究趋势、资助来源、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等.结果:药物警戒研究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高校、医院、药企及职能机构为主且密切合作;分阶段式增长;包括研究院所、制药企业、职能机构、重大研究项目等多样化资助来源;主要交流载体与途径为外文核心期刊与国际药物警戒协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基础上的药物警戒信号管理和药物警戒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疫苗用药安全与生物制剂、生物仿制药等的药物警戒研究、社会媒体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的应用是三大研究方向.结论:要想提高我国药物警戒研究水平,就必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机构合作,鼓励多元化资助并加强研发投入,加大数据体系的健全力度,加强中医药特色研究.

    作者:栾鸣;汝东宇;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分析

    目的:对小儿肺炎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到2018年5月接收的10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儿的护理干预选择常规措施,而探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小儿肺炎相关知识的熟悉情况.结果:探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考组,且患儿家长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明显好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强患儿家长对于相关疾病知识的熟悉情况,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丽娜;冯晓;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儿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疼痛护理)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37例,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家长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VAS与SAS评分均低,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儿采用疼痛护理能缓解其疼痛感,纾解家属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陈闫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流程化沟通方式对提高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程化沟通方式对提高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五官科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方式,观察组给予流程化沟通方式,观察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五官科护理服务中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邱淡淡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比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住院及门诊接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且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忠合;唐良春;字成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精细化管理在中医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在中医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神经内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施以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各47例,对比护理管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对中医神经内科护理施以精细化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与医疗服务水平,规避不良事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尹兰;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结肠直肠癌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在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结肠直肠癌护理措施,快速康复组额外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于患者出院时评估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总用时.结果:经干预,快速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总用时明显较对照组患者少(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赟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经蝶垂体瘤术后早期头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蝶垂体瘤术后患者早期头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头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痛和轻度头痛比例分别为33.33%和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经蝶垂体瘤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作者:代琴琴;毛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根注射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腰神经根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神经根注射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腰神经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腰神经根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神经根注射结合中医辩证治疗与单纯神经根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与对照组的7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注射结合中医辩证治疗腰神经根痛,能够促进患者症状缓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学军;王晓燕;魏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为47.8%,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患儿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来说,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缩短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顾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

    目的:通过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到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观察和分析这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94例患者组成研究样本群体,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普通护理流程的患者命名为普通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优质护理干预组.各组组内人数47人.将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依据对此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经过焦虑、抑郁量表的评估分数均较之普通护理组有所下降,且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有所提升,两方面指标评分的组件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见融入优质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应将此护理方式重点推荐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流程中.

    作者:祝良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病例数为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动性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干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干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开腹手术干预),试验组(41例,腹腔镜手术干预),观察两种不同的术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39.0%:9.7%)数据间比较呈现差异性显著(P<0.05).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用时、术后住院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等指标,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仅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胃癌患者使用该术式干预治疗,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及手术用时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是临床干预治疗胃癌的理想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