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表法对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均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为33例,将采取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2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移率作对比.结果:将实验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作比较,组间对比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生存率作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作者:陈福群;于洋洋;王燕;柳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使用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的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非白蛋白微粒的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紫杉醇白蛋白微粒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要点.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并进行饮食等干预后,其情况逐渐改善,且血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后可改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丽然;苏美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与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对乳牙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乳牙龋病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各组60例患儿.其中常规组应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龋齿预防效果.结果:随访1年,对比两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值,经过龋齿检查发现研究组患龋率3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0.0%,研究组患龋儿童龋均值(0.99±0.11)颗,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57±0.15)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预防治疗乳牙龋齿中,应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结合窝沟封闭术进行处理,可获得良好的防龋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徐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1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视物模糊各1例,对照组3例胃肠道不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舒缓疗护也有医院走进社区,因为社区更能满足临终患者的特殊需要,适合临终患者的特殊情况,容易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同时为患者亲属提供更方便、宽松的照顾环境,使患者及亲属的各种需求均能大的得到满足.近几年社区临终关怀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护理方面,由传统的护理向创新优质护理,就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身体护理等,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能够安详、舒适、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后旅途.针对当前卫生服务领域中存在临终关怀护理相对薄弱的重大问题,需要积极探索社区舒缓疗护发展.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报告1例因DIC死亡的劳力性热射病的临床诊治过程.方法:分析1例劳力性热射病合并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7岁因高温剧烈劳动后昏迷5h于17年7月24日入院,根据病史及入院化验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劳力性热射病.结合症状及诊断,给予降温、液体复苏、补充凝血物质、保护脏器等治疗,患者存在难以纠正的DIC.结论:劳力性热射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袁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试分析对晚期癌症合并抑郁症患者施以抗抑郁治疗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调查对象,按数学表法分为参照组(18例)与观察组(17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化疗与抗抑郁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加良好,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后,可使化疗对免疫功能造成的损伤得以减轻,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苏登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并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优化患者预后效果,促进康复,降低开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宝慧;辛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0例患者,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n=25).为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降低幅度更加显著,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围手术期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数据比较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且有助于预防患者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陆雅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妇幼年,在我院接受筛查的35-64岁的适龄妇女16952例,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北京市乳腺癌筛查技术路线,超声BI-RADS分级评为0、3级者行钼靶检查,根据钼靶检查结果,由临床大夫决定是否需要取病理;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者,或者钼靶检查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者,直接取病理.本文将对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且有病理结果的60例进行分析.结果:在参与筛查的16952例适龄妇女中,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333例,5级6例,有病理结果的60例,其中发现导管上皮内瘤变2例,乳腺癌20例,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29.78/10万.其余38例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在妇女乳腺癌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48.84%)(P<0.05);剖宫产率(20.93%)低于对照组(62.79%)(P<0.05);胎死宫中发生率、极低体质量儿发生率较对照组,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常规治疗技术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庞玉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前,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人员不直接从事卫生服务提供,其绩效无法用现成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所以对他们的考核一直采用评议的方法.但评议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受到考核者主观影响,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完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效用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作者:杨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了解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荆门市某社区538例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缺乏锻炼、吸烟、脑卒中家族史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或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在75分以下.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538例中,共筛查出244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75分198例(36.8%).所占比例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170例,69.67%)、 超重或肥胖(113例,46.31%)、血脂升高(53例,21.72%)、吸烟(51例,20.90%)、家族史(44例,18.03%)、糖尿病(42例,17.21%).结论: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肥胖、吸烟、血脂升高和糖尿病.
作者:杨艳丽;薛晓英;郑学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应用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进行口腔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口腔恢复及炎症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恢复时间和炎症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应用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志红;周海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10月,纳入的72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给予治疗,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感染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疼痛度、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实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给予强化手术室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控制切口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叶万敬;张华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予以2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研究组在手术前予以5ml地佐辛静脉注射,其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一致,术后行0.2mg/ml氟诺西康、2.5ug/ml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并对比其术后的舒适度评分,术后48h的芬太尼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48h芬太尼用量显著较低,且术后各时段的舒适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在术前行5ml地佐辛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以此提高舒适度.
作者:林浩;陈一林;孙振全;于淑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差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我院的96例患者和98名护士样本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总分高于实际感知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在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移情性等维度高于实际感知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18.47±1.84)和实际感知值在响应性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总分和各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在可靠性、响应性、移情性等维度高于护士的期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感知现有护理服务质量与期望值有差距,护理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作者:许丽;胡怀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SSI)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术中保温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毕体温、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各恢复指标情况以及术后SS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毕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术后SSI风险.
作者:吴瑜玉;阮飞玲;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常见的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3000张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所开出了中草药处方,对其中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出来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此3000张中药处方中,有160张出现了中药调剂差错,其中23张为多配与剂量错误,55张为漏配,82张为错配.结论:在进行中药调剂时,一般常见的差错类型为多配、少配、错配等,对以上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制定规范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荣富;骆方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