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黄浩;黄昭东;梁艺华;黄文成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血清铁蛋白, 氧化应激,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患80例为观察组,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自愿者80例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的SF、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展开检测并对比,研究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SF含量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SF水平的提升与OS反应参与糖尿病病患周围神经病变有关,SF可以作为检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依据之一,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检测SF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纳入的345例产前超声检查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前超声筛查,观察胎儿肢体畸形情况.结果:我院345例产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共有7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占2.03%;但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中共有8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准确性高达87.50%.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达到产前筛查胎儿畸形效果,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英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实践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骨科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管理评分.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9.77%及95.3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管理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及心理适应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应用品管圈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管理评分.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孙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置管抽吸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8例脑出血老年患者均于2015年12月份-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44例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的意义.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6、TNF-α、IL-2水平均有所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与炎性因子,值得应用.

    作者:张贵金;刘茂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12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啰音、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孟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胸部创伤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预防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胸部创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76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患者均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观察组38例胸部创伤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部创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

    作者:许碧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结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数据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康世萍;雷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接受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39.45±2.32)分少于对照组(49.63±2.09)分,生活质量评分(37.22±1.31)分高于对照组(30.34±1.25)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手术患者治疗中附加护理干预可准确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路径式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应用路径式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路径式护理(观察组,n=5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并发肺栓塞率、住院情况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加强路径式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降低肺栓塞率.

    作者:崔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CD供肝肝移植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DCD供肝移植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真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研究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研究组肝移植真菌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CD供肝肝移植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过程当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效果理想,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疝气手术,无张力修补组则采取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腹股沟疝疗效;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修补组腹股沟疝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良好,手术和康复时间短,出血少,疼痛情况,可减少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率,效果确切.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和护理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护理方案.方法:抽取120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感染率和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感染率为18.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率分别为96.7%%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明显(P<0.05).结论:围术期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简析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也较低,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赵自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抑郁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试分析对晚期癌症合并抑郁症患者施以抗抑郁治疗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调查对象,按数学表法分为参照组(18例)与观察组(17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化疗与抗抑郁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加良好,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后,可使化疗对免疫功能造成的损伤得以减轻,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苏登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恢复极其不利.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卓有成效,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优势互补.本文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三方面总结近五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为中西医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袁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盲法、安慰剂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可靠性.方法:收集13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起止时间是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依据随机原则开展分组并用不同疗法治疗,即甲组(65例,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和乙组(68例,用安慰剂贴敷疗法),对比疗效.结果:甲组有78.46%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的63.24%,P<0.05.于贴敷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有效、安全、可靠,可推广.

    作者:汪洪波;杨远;游越;宋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0例患者,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n=25).为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降低幅度更加显著,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围手术期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数据比较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且有助于预防患者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陆雅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06月~2016年08月,纳入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文化层次、生理、心理等层次展开评估,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皮肤干湿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分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86例研究对象中,除1例因出现食管穿孔、转入介入科室,进行食管支架手术之外,其余患者均以康复并出院.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来讲,针对不同的放射治疗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叶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他们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对他们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尿困难发生率、排便困难发生率以及排尿排便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排便困难以及排尿排便疼痛的概率都比较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肛肠外科手术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