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鸿雁
目的:探究抗衰来与衰老的中医理论。方法:分析总结近几年有关抗衰老的中医理论。结果:分析总结发现,抗衰老的中医理论主要有体质说、邪实致衰说、脏腑阴阳虚损致衰说以及情志致衰说等方面。中医抗衰老治疗效果得到现代药理证实,说明其具有一定科学性。结论:衰老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不能单纯采用一种理论学说进行阐述,需要更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李明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急诊实习是护理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很多实习护生在急诊科动手机会较少,因此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在急诊科尤为重要。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急诊临床带教效果。笔者从情景模拟教学的优点及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详叙。
作者:周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1例全肺切除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管理运用。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护理、吸痰护理、人机对抗处理;脱机时病情观察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3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运用呼吸机治疗,均能够顺利脱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MI)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杜景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方法。结果:经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患者中有55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91.8%,其中1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另42例患者采用手术法进行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已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治多采用手术手段,在早期诊断后,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辉;付作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9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选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在护理过程中,术后疼痛、母乳喂养成功率、出院前抑郁的评分情况,对比两组产妇的具体数值,说明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影响。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试验组产妇的疼痛率、母乳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中度疼痛率与重度疼痛率的和小于对照组产妇,母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发挥突出优势,能够充分考虑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满足产妇生理需求,对产妇抑郁情绪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减轻产妇的痛苦,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侯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层级管理存在不足,今后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对策。研究新型管理体制、推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设备性能、增加管理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水平提高,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成就感,为医院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注入生机与动力。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中药质量控制可分为两方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制备级液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纯化分离中。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后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王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行为干预运用于外科手术后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指导,并使其定期复查;而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指导的同时进行定期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并作出相应指导,出院3个月以后比较两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生理恢复状况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话随访干预有利于促进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够在帮助患者身体恢复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杜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0例、中型脑梗死组37例、重型脑梗死组21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型脑梗死组血 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脑梗死组,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琦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转变护理理念,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强化护理效果考核机制,完善各方面护理指导,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且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明显的上升,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结论:在基层医院全面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的滋肾平肝息风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医辩证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包醛氧淀粉,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滋肾平肝息风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量、血β2-M 比较,两组间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是高血压肾病主要病机之一,滋肾平肝息风汤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肾病的有效药物,有着降压、改善贫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并传承的。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牙隐裂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32颗隐裂牙经调合、充填、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等一套综合疗法治疗,并经1~3年临床追踪观察,成功121颗,成功率达91.67%。失败11例,占8.33%。结论:使用综合疗法来治疗牙隐裂,能够让患者的牙齿恢复咬合力,是效果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为分组原则(29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优于对照组72.41%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常见原因为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1]。近年来的实验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胃酸过多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作用衰弱等[2]。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各项护理也随之得到重视。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对其进行的饮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是指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较晚,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才能找到解决我国社区护理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对社区护理的现状以及已有的相应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郑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达到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4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根据血管情况进行浅静脉血管分级,观察组实行晨间专人穿刺,并对2,3级血管给予留置针穿刺及留置针管道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技术。通过对比观察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进行穿刺操作,可显著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及留置率,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穿刺质量,操作时间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作者:胡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同时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重要的心身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1]。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用药依从性高低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光眼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用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决定青光眼治疗的效果[2]。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科对住院的47例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百草枯肺儿童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和预后结局,提高随访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百草枯中毒合并肺部损害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肺部影响学改变情况,电话随访临床预后结局。结果:百草枯肺损害早期(<7天)主要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斑片影、条索影,可出现气肿表现,如纵膈积气等;中期(7~14天)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及磨玻璃密度影,伴不同程度的间质改变;晚期(>14天)表现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在明确预后结局的患儿中,病死率较高,为52.78%,平均死亡离服毒时间为8.84±7.81天。结论:百草枯肺是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但儿童肺部发育与成人有差异,临床应加强对肺部影像学征象和临床预后结局的长期规范化的随访观察。
作者:吴怡;熊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