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从身体、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方面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3例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并发症均痊愈。患者中,38例患者可自坐、翻身等活动,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路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头痛是一个影响大众健康的问题之一,约有64%~78%的人有头痛的经历,其中有9%~16%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典型偏头痛症状,它是一种周期性的血管性头痛,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46%[1]。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对病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偏头痛作为慢性疾病和疼痛疾病的一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马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QC活动在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本科室产后产妇为实验组(活动后)。实验组按照QC活动程序实施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结果:活动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由活动前的6.8%降至3%.结论:QC活动增加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纯;汪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未实施管理措施的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另外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实施管理措施后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观察组,针对两组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用药的不足实施的监督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实施管理制度后,其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等指标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联合用药不当指标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合理用药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的用药当中,医院需要加强对用药的管理,使用药制度更加完善,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使用药对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得到降低。
作者:黎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的滋肾平肝息风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医辩证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包醛氧淀粉,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滋肾平肝息风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量、血β2-M 比较,两组间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是高血压肾病主要病机之一,滋肾平肝息风汤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肾病的有效药物,有着降压、改善贫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并传承的。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依据,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基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孟鲁司特钠,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评价。结果:治疗组(96.67%)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治疗组与对照组咳嗽恢复时间分别为(6.72±1.88)d、(10.24±1.97)d,且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柴淑敏;赵明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医院药房担负着为患者调配药物的职责,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门诊西药房的工作程序也变得日益复杂,稍有错误便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加之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调剂水平成为各大医院门诊西药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实际出发,对近3年来处方调剂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解决和防范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今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
作者:麦合木提江·阿不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眼虹膜萎缩,1例眼角膜轻度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矫正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80只眼)白内障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视功能优良率、视觉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白内障患者,采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有利于改善视力,提高视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肝脓肿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体温恢复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效果好,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髓内钉组(n=30)和钢板组(n=30)。髓内钉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钢板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髓内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或早于钢板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髓内钉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早于钢板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但两种方法的远期疗效相似,宜针对患者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钱东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为分组原则(29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优于对照组72.41%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卫生人事管理干部的现状和卫生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现状和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总结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是9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7.8%,临床中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是94.4%,对照组是84.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快的恢复了健康。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的66例在DSA引导下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常规组(27例),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2%(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采用DSA引导下置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司燕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齐拉西酮组(给于齐拉西酮治疗),并以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PAN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及 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水平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4, P<0.05)治疗后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于晓婕;孙国平;高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常见感染问题,从而总结应对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4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总结护理过程中伴随的感染问题和措施。结果:妇科病人感染率为4.1%,产科病人感染率为4.0;妇产科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引发妇产科感染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较易受感染的地方和步骤,加强管理,同时加强自身无菌理念,规范操作,从而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马永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共存时,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机率。近几年人们对H型高血压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H型高血压可损害脑、肾、心及血管等靶器官,加速心脑血管时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进行总结探讨,为H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付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这一期间,14例在本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给予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创面均全部愈合,终健康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