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付云梅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心脑血管事件
摘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共存时,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机率。近几年人们对H型高血压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H型高血压可损害脑、肾、心及血管等靶器官,加速心脑血管时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进行总结探讨,为H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自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自拟消渴方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渴方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治疗临床探讨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为20%~30%,有报道称其发病率高达50%。目前病因尚未十分明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且逐渐向微创及保留子宫的方向发展。药物治疗是子宫肌瘤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围绝经期或术前辅助治疗使用,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根据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患者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彩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痔疮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为痔疮患者探索更舒适的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效果和舒适护理。方法:运用品管圈及PDCA 等工具对痔疮患者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找到更舒适的痔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论:通过优化后的护理方法减少了痔疮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手术效果。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护长晨会点评”对患者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了解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前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结果: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而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跌倒坠床事件分别由原来2.21%、0.43%下降到0.71%,0.09%。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长晨会点评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吴小娟;俆卫平;蔡白连;刘善铭;袁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实施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

    口腔溃疡及炎症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极易发生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加大了致死性感染的几率。因此对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及感染,明显提高口腔及全身抗感染的能力。因此,血液患者化疗后进行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学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共187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食管癌术后患者21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华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四手操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门诊应用四手操作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温玉兰;赵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梗死病人的症状评估及护理干预

    目的:依据SPICES评估证据,对脑梗死病人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53例脑梗死病人进行SPICES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时在SPICES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结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改进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改善因疾病或药物而引发的跌倒;提供安全环境,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管理,加强护士专业理论培训等措施,以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认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强化护士对疾病的预见性及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频率。

    作者:朱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方法与实践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采取先行试点病区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理人力,完善护士绩效考核与层级管理考评机制,建立多种形式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病区优质工程的实施。结果: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了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兰;杨骏;陈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常见原因为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1]。近年来的实验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胃酸过多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作用衰弱等[2]。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各项护理也随之得到重视。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对其进行的饮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氧气驱动湿化气道吸入疗法,对照组40例常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或TID进行对比研究;对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疗法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排痰效果方面疗效满意,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文霞;徐邦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195例病残儿鉴定结果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80例顺产初产妇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 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9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90例)。结果:A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针对顺产初产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的127例择期手术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探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有65例患者接受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62例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麻醉起始时间和阻滞平面上界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收缩压降低幅度、辅助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几率等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使用的麻醉剂量比较小,术后患者的疼痛轻,并发症几率比较低,手术的安全性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共存时,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机率。近几年人们对H型高血压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H型高血压可损害脑、肾、心及血管等靶器官,加速心脑血管时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进行总结探讨,为H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付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感觉统合训练对认知落后脑瘫儿童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认知落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46例3-6岁符合认知落后诊断标准(1)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对其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和常规训练,两组每周集中训练5d,每天50min,持续3个月,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IV)(2),评价训练效果。结果:所有认知落后患儿均有改善( P<0.0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入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认知水平有明显帮助。

    作者:徐欢岚;李明娣;顾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宫腔内病变患者2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先后分别进行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为56%(140/250),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54%(135/250),误诊及漏诊率为2%;腹部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44%(110/250),误诊及漏诊率为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阳性检出率更高,误诊及漏诊率更小,表现更有特点,临床意义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佳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CU患者谵妄的护理

    目的:探讨ICU患者谵妄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谵妄患者102例,分析原因、总结措施。结果:经分析患者谵妄的原因主要为疾病、个人和医源性等因素,主要预防的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结论:ICU谵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能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20例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患儿病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运用新型敷料,观察患儿在进行首次换药后3d、7d、14d和30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运用新型敷料后,患儿伤口基本在14d至30d中愈合,患儿伤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将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伤口愈合情况,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吕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