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杨骏;陈小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3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8例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人的护理应防治结合,通过整体护理,并根据护理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作者:任琰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人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反复,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作者:陆荣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方法。结果:经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患者中有55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91.8%,其中1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另42例患者采用手术法进行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已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治多采用手术手段,在早期诊断后,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延长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天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活动小组,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连续3个月我科室接受输液的患儿120个,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效措施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使用天数上升73.96%,延长了患儿留置针的使用天数。结论: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玉红;王霞;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腱鞘囊肿病例治疗方法的体会,比较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疗效。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手术切除法治疗,实验组以反复冲击挤压法治疗。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均较少。
作者:王先冬;王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20例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患儿病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运用新型敷料,观察患儿在进行首次换药后3d、7d、14d和30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运用新型敷料后,患儿伤口基本在14d至30d中愈合,患儿伤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将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伤口愈合情况,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吕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艾滋病患者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置效果。方法:本文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对患者全部开展防范处理工作,对医护人员实施预防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能够加强对于全面防护的认识,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发生,使得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有效减少,提升预防感染效率。结果:在整个艾滋病患者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中有3名护理人员出现了职业暴露情况,主要是针头刺伤情况,之后及时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在后期检查时,没有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结论: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暴露会产生非常大的危险效果,在临床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护理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医护疗效,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做好自我防护管理,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发生率,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帕提古力·卡地;耿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救药品的登记管理方法,确保急救药品品种、数量齐全,并在有效期内,确保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安全药物保障。方法:自行设计急救药品管理登记本,并采用表格式管理。结果:为危重病人提供了用药保障,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地使用急救药品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系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急救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护质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秋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依据SPICES评估证据,对脑梗死病人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53例脑梗死病人进行SPICES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时在SPICES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的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A、B、C三组患者各36例,在对患者使用口服雌激素治疗21d后,其中对A组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黄体酮胶囊以及黄体酮栓剂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以及经济负担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A、B、C三组患者当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分别为33、31和34例,其中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是8例、4例和1例,从三组数据结果对比,使用黄体酮栓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药物副作用低的优势。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黄体酮栓剂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患者。为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穿孔定位周围蜂窝组织炎的患者为24例,腹腔积液22例,腹膜炎改变9例,胃肠壁增厚8例。64层螺旋CT检查中,共诊断出6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诊断穿孔准确率为98.41%(62/63)。穿孔位置在周围蜂窝组织炎的患者为23例,腹腔积液22例,腹膜炎改变10例,胃肠壁增厚8例,术前正确定位诊断率为96.83%(61/63)。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能够有效诊断出消化道穿孔问题,同时也能够准确定位患者消化道穿孔的具体位置,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郭辕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提高痛阈值,缓解疼痛,以保证海扶手术的成功实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115例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科明显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降低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术中疼痛,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玉婵;安溶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半开放性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Lysholm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Lysholm评分等对比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00.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半月板损伤时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手术、住院、功能锻炼时间短,术后Lysholm评分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将其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赵利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目前中、西医治疗肾功能不全各项技术的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为广大肾功能不全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通过CNKI以及万方等进行近五年来中文文献检索,限定于肾功能不全治疗领域,进行筛选、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近五年中、西医治疗肾功能不全疾病取得了比较多的进展与成果。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牙隐裂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32颗隐裂牙经调合、充填、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等一套综合疗法治疗,并经1~3年临床追踪观察,成功121颗,成功率达91.67%。失败11例,占8.33%。结论:使用综合疗法来治疗牙隐裂,能够让患者的牙齿恢复咬合力,是效果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医院药房担负着为患者调配药物的职责,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门诊西药房的工作程序也变得日益复杂,稍有错误便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加之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调剂水平成为各大医院门诊西药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实际出发,对近3年来处方调剂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解决和防范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今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
作者:麦合木提江·阿不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女性,26岁,已婚。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于2015年3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在路边餐馆吃饭,半天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体温37-38.5℃,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按“急性胃肠炎”予颠茄、黄连素等治疗,晚间,腹痛加重,伴发热38.6℃,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仍有腹泻,夜里再来就诊,查血象WBC21×109/L,急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无结核及疫水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13(1/27-28),末次月经2001.2.25。查体:T38.7℃,P120次/分,BP10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清,未闻干湿罗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著,无明显肌紧张,肠鸣音10-15次/分。辅助检查:Hb162g/L,WBC24.6×109/L,中性分叶86%,杆状8%,尿常规(-),大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教育路径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300例分娩孕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50例。两组定期进行孕前体检。研究组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期健康知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期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此次我院就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度进行的研究显示,孕产期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构建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的关键,其优劣对保证培训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的核心,是造就合格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培训的基地、培训的方案、培训的过程管理、组织管理体系、培训考核制度等等,目的是检验培训医师是否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依据。
作者:秦洁;占琼;董乐文;蒲红伟;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Il3例AMI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干预组实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PCI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穿刺部位出血无统计学意义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尿潴留、HAMD、HAMA、失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护理指导,可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翡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