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合木提江·阿不拉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0例、中型脑梗死组37例、重型脑梗死组21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型脑梗死组血 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型脑梗死组,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琦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90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5.5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作者:吕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卫生监督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可以减少因固有经验和传统观察进行监督检查所带来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对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技术含量,提高工作效率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基层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的相关对策。
作者:赵红霞;孔云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膈肌膨出症(Diaphragmatic eventration)是胸外科少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2013年底我们急诊内科就碰到一例以呼吸衰竭为首要表现的膈肌膨出症,特此报道学习。
作者:吴晓艳;孙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社区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2014年11月-2015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进行自我管理,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预计值比率、6MWD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MRKH综合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系双侧副中肾管在胚胎形成的4-12周内未能融合致阴道畸形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合并始基子宫或先天性无子宫。临床医生常因患者原发性闭经或性交困难发现此病,此类患者第二性征大多发育正常,有正常的倒三角女式阴毛和乳房发育,染色体核型为有正常的女性(46,xx)。临床的各种辅助手段(超声、MRI及腹腔镜)有助于诊断该病。
作者:常兰;金延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本社区2015-2016年社区门诊接收的98例老年糖尿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为每一位糖尿病老人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位糖尿病老人进行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结果:经过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与其6月前相比(P<0.05),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的下降。结论: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代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粗守形,上守神”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于“守神”一词,历代医家多有阐释,本文以“神”字的含义为出发点,对“守神”进行辨析,探讨针刺守神的深层意义。
作者:童秀冰;李斌;廖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女性,26岁,已婚。腹痛、腹泻、发热、呕吐20小时,于2015年3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在路边餐馆吃饭,半天后,出现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自服654-2等对症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发热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体温37-38.5℃,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按“急性胃肠炎”予颠茄、黄连素等治疗,晚间,腹痛加重,伴发热38.6℃,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仍有腹泻,夜里再来就诊,查血象WBC21×109/L,急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无结核及疫水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13(1/27-28),末次月经2001.2.25。查体:T38.7℃,P120次/分,BP10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清,未闻干湿罗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著,无明显肌紧张,肠鸣音10-15次/分。辅助检查:Hb162g/L,WBC24.6×109/L,中性分叶86%,杆状8%,尿常规(-),大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教育路径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300例分娩孕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50例。两组定期进行孕前体检。研究组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期健康知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期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此次我院就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度进行的研究显示,孕产期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运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主要利用如今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临床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情况的重要性。方法:根据我院病症患者90例,并且引用之前医院的病症病例,根据其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治疗。结果:通过对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之后,检查分析其身体常规指标,之后详细记录不同病症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时候进行的药物处理,并且详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于病患的痊愈时间的影响。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发现对小儿患者进行普通的一般护理结果不太理想,而相反进行针对性护理,举例来说,饮食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甚至是健康护理,心理教育等,这些护理方式合理的进行融合就能够有效的增加小儿肺炎的护理情况,并且整体的方式和效率更能符合患者的需求,有效的提高了肺炎的治愈率,促进了病患的肺炎痊愈率。
作者:万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20例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患儿病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运用新型敷料,观察患儿在进行首次换药后3d、7d、14d和30d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运用新型敷料后,患儿伤口基本在14d至30d中愈合,患儿伤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将新型敷料运用在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伤口愈合情况,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吕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约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1]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2]。因此静脉穿刺水平也就成为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3]。我国静脉输液护理虽然近10余年已经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但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模式及怎样有效提高穿刺水平,减少静脉输液的纠纷、投诉,却没有固定答案。2015年3月我院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作了一次全院的静脉输液基线调查,通过调查内分泌科的几项指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工具的合理使用、患者对静脉输液穿刺满意度)均低于平均值。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同年4月我们引进Hagle[4]等研究的血管评级标准(见表1),对患者血管进行评估,将预穿刺血管分为0,I,Ⅱ,Ⅲ级,应用静脉血管分级使用的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得出了一些体会,现分享如下。
作者:刘红梅;杨艳英;杨白林;胡美玲;谯艳;刘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苏州某区20家外资企业的550名在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6.2%。结果:本次调查中,管理人员年龄为31-40岁所占比例高,接近总调查人数的60%,通过计算员工的BMI指数得出19.5%男性超重,15.2%的男性肥胖,而25.0%女性体重存在过轻现象;34.0%员工有吸烟行为,其中烟龄5年以上为74.5%,10年以上为34.9%,饮酒率为48.2%,其中男性为98.2%,女性仅占1.8%,饮食规律的员工比率为44.3%,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管理人员经常运动。47.9%员工的精神压力较低,超过半数的员工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其中面临高强度精神压力的员工占总调查人数的18.9%。结论:根据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得出,员工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收入水平、饮食和职业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其自评健康状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对员工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作者:孙俊;马亚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了解女性不育患者长期以来的心理状况,提升她们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特做本次调查。结果:通过本次SAS量表的严谨问卷调查和客观数据显示,女性不育患者抑郁焦虑的分值明显大于普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女性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迫在眉睫,缓解了心理抑郁和焦虑对于女性不育患者而言是给她们带来更多的福利,缓解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存中的压力并且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更好的体现自己更多的自信,增加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未实施管理措施的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另外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一期间,实施管理措施后80例西药处方作为本次的观察组,针对两组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用药的不足实施的监督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实施管理制度后,其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等指标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联合用药不当指标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合理用药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临床的用药当中,医院需要加强对用药的管理,使用药制度更加完善,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使用药对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得到降低。
作者:黎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效果。方法:抽取近两年(2014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85例,其中42例给予药物治疗+清水洗胃(对照组);另43例给予综合治疗+对症洗胃(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阿托品用量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67%>85.7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其对症的洗胃治疗,并采取综合治疗方式,依据患者误服毒药类型,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西药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小柴胡汤和西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2月~2016年2月这一期间,14例在本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给予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创面均全部愈合,终健康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愈合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