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炎
总结了6例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患者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各种并发症,如肺栓塞、气胸、咯血、胸痛、粒子移位的护理,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进行放射防护。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作者:凌芳;吴毓新;孟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56个乳腺肿块)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80.2%和74.5%。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92.0%和85.5%。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方法比较,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上较常规超声更具优势,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金芳;刘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例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痊愈11例,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54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患者正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大限度的延缓疾病的发展。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结果:老年痴呆患者较入院前各症状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控制。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叶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成像、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效用。结果:恶性病灶占34.81%;Adler标准、弹性成像硬度等级标准下,不同级病灶良性、恶性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它三种方法,三种方法联合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超声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与CD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敏感度89.36%、特异度94.32%、阳性预测值89.36%、阴性预测值94.32%、符合率92.5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效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法、VTQ法各有优劣。
作者:何孝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各类抗生素使用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结果:不按时使用的患者占51.7%,不按规格25%、超量使用20%、不对症使用26.7%,不良反应患者过敏反应21.7%、毒性反应1.7%、二重感染15%、耐药性10%。讨论:由于患者对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认知不足,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作者:程娟;张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配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食道癌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并进行科学的手术配合,在术后对手术配合效果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手术成功率高达100%,脏器损伤率为0,切口感染率4.8%,平均手术时间270.31士1.11min,平均出血量245.28士1.24ml。结论:在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科学的手术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效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素文;王艳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进行检查,分析其使用价值。方法:研究所选对象为子宫疤痕妊娠患者46例,在本院就诊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1月。行彩超影像学检查,以途径的不同分组,经阴道为研究组,经腹部为对照组,分析两种途径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查符合率(95.65%)高于对照组(82.61%),X2=4.0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分型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部彩超相比,阴道彩超确诊情况较好,适合在子宫疤痕妊娠诊断中普及。
作者: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Il3例AMI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干预组实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PCI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穿刺部位出血无统计学意义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尿潴留、HAMD、HAMA、失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护理指导,可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意外伤害是青少年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半数儿童的死亡是由伤害所致。我国已将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指标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无锡市滨湖区于2011年2月正式启动了“江苏疾病控制中心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为掌握本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与学生因病缺课之间的发生规律,我们对全区43所监测学校2014-2015学年因伤害缺课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倪敏华;姬泽薇;王昌松;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卫生监督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可以减少因固有经验和传统观察进行监督检查所带来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对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技术含量,提高工作效率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基层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的相关对策。
作者:赵红霞;孔云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整体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有效率,以及母乳喂养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95.4%)、总体有效率(98%)、母乳喂养成功率(100%)均高于对照组(74.5%、78.4%、66.7%)。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对于剖宫产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超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辉;付作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行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健康知识、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相关技能掌握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指导以后护理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接触器械采样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表面接触及器械采样消毒检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的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继发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学习采用。
作者:周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全面的手术室护理,通过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产妇入院时、术前、术后的焦虑状态,监测、记录两组产妇术前、术中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差异不显著,术前、术后 SAS 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心率与血压情况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中心率与血压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情况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分娩治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使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87例患者中治愈患者84例,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达96.5%。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顾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治疗后,采用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护理、药物灌注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有13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结论:通过充分了解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方面感受,有针对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邓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