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徐海燕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临床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的127例择期手术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探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有65例患者接受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62例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麻醉起始时间和阻滞平面上界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收缩压降低幅度、辅助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几率等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使用的麻醉剂量比较小,术后患者的疼痛轻,并发症几率比较低,手术的安全性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治疗肾功能不全各项技术的新进展

    目的:了解目前中、西医治疗肾功能不全各项技术的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为广大肾功能不全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通过CNKI以及万方等进行近五年来中文文献检索,限定于肾功能不全治疗领域,进行筛选、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近五年中、西医治疗肾功能不全疾病取得了比较多的进展与成果。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实施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

    口腔溃疡及炎症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极易发生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加大了致死性感染的几率。因此对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及感染,明显提高口腔及全身抗感染的能力。因此,血液患者化疗后进行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学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的分析患者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普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就诊的125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约为6.4%,表明其他因素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率具有统计意义。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且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护长晨会点评”对患者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了解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前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结果: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而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跌倒坠床事件分别由原来2.21%、0.43%下降到0.71%,0.09%。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长晨会点评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吴小娟;俆卫平;蔡白连;刘善铭;袁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药企业的销售策略对比研究

    随着医药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药企业销售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医药行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其涉及到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企业的销售营销策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主要有全国总代理销售模式、区域代理销售模式和独立销售模式。本文将通过对几家医药企业销售策略的分析,对比分析医药企业三大销售策略之间的差异,以便为规范医药企业营销职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田书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滋肾平肝息风汤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自拟的滋肾平肝息风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医辩证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包醛氧淀粉,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滋肾平肝息风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量、血β2-M 比较,两组间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是高血压肾病主要病机之一,滋肾平肝息风汤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肾病的有效药物,有着降压、改善贫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并传承的。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F、S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F、SV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观察组EF、S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Dd、LVST、LPW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宋云娟;龙明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作者:凌芳;吴毓新;孟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按饮食计划进餐,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作者:徐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病因,并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2.7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9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主要与经期卫生差、术后感染、流产后感染以及产后感染等因素相关,明确患者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其疾病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启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探讨

    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魏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5年06月~2016年06月以来,在中医肛肠科进行手术诊治的70例慢性肛裂患者。参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划分(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和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2.86%),在治疗总有效率(100.0%)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91.43%)显著偏高,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其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杨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从《黄帝内经》讨论医患关系与沟通

    《黄帝内经》“病为本,工为标”的医患关系模式,强调了医患之间和谐相处对于诊疗疾病的积极意义。在医疗活动中,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医生须细心的观察、正确与病人交流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患者要积极配合,尊重和信任医务人员,医患之间建立互信,对于解决今天的医患问题是不可多得的经验。

    作者:马思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士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方法探讨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室,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与患者接触多。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与家属对护士的要求与期望也越来越高。现将我院神经内科发生的10起护患纠纷报道如下。

    作者:兰曼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英;胡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份到2015年10月份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心率都比治疗前变化显著,并且实验组治疗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胸比例、LVFS等治疗情况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蒋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结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改进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改善因疾病或药物而引发的跌倒;提供安全环境,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管理,加强护士专业理论培训等措施,以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认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强化护士对疾病的预见性及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频率。

    作者:朱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10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术后病人疼痛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疼痛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并实施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82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便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临床上选取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整理总结出终的病因。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33例患者多由慢性病灶引起,17例为慢性扁桃体炎,11例为慢性鼻窦炎,2例为胃食管反流,3例原因不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49例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49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19例由免疫缺陷病引起,3例为胃食管反流,7例为肺炎感染,4例为哮喘引起,7例为气管异物,4例为纤毛不动综合症,3例为肺先天异常,2例病因不明,并且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16例伴有支气管扩张,其发生率为32.7%。与此同时反复呼吸道感染还与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先天因素、心理健康状态、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却反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结论:反复呼吸道道感染的病因多样,且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有所不同,值得注意。

    作者:董春红;程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医师根据35例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体质特点,给予止嗽散和定喘汤加减口服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患儿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状况的改善情况。3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症状具有改善,但是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出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且实验组患儿咳嗽缓解、咳嗽消失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低。结论:对于过敏性咳嗽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比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的疗效好。

    作者:钱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