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增强免疫药理学研究方法的状况简述

李素丽;刘桂卿

关键词:免疫力, 检测方法,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概述
摘要:免疫力是人体的一项依靠一种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近些年关于增强免疫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相关的免疫力药效研究检测方法的,为中医药的增强免疫的药理药效研究奠定基础,为后期的研究提供方法方向。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与护理方式,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0例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原因有新生儿免疫力差、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差、医护人员与患儿接触频繁等。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抢救成功38例,1例未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应该从院内各方面的护理措施以及居住布局等加强预防管理,在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之后,要给予及时的抢救,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宫腔内病变患者2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先后分别进行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为56%(140/250),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54%(135/250),误诊及漏诊率为2%;腹部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44%(110/250),误诊及漏诊率为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阳性检出率更高,误诊及漏诊率更小,表现更有特点,临床意义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佳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拳参及拳参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拳参(Polygonum Bistora L)是常用的中药之一。药用拳参系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拳参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镇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口腔炎、咽喉炎、肝炎、肠炎、痢疾、痈肿、痔疮肿痛、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脓血、毒蛇咬伤、湿热泄泻等病症[1-3]。近年来对拳参及拳参提取物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拳参及拳参提取物主要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本课题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拳参,本文对其心脑血管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黄子倩;曾靖;黄起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儿童由于口服给药的特殊性,因而静脉输液在儿科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科室。患儿输液时往往因害怕而躁动不安,加上家长对护士“一针见血”的期望值极高,在进行小儿静脉输液时易发生护患纠纷。因此。加强小儿静脉输液的风险监控管理,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时刻提高警惕,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1]。

    作者:薄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9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选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在护理过程中,术后疼痛、母乳喂养成功率、出院前抑郁的评分情况,对比两组产妇的具体数值,说明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的影响。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试验组产妇的疼痛率、母乳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中度疼痛率与重度疼痛率的和小于对照组产妇,母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发挥突出优势,能够充分考虑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满足产妇生理需求,对产妇抑郁情绪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减轻产妇的痛苦,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侯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临床检验工作来说,检验质量的合理控制能积极促进临床疗效的增强。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因此,需要对检验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主要在分析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提升的合理对策,从而能够积极保证临床医学生化检验的质量,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生化检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积极探讨临床效果,把握其应用要点,为日后的子宫肌瘤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提升治疗子宫肌瘤的能力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对其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进行跟踪性观察调研,并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不良症状减少,临床效果较为突出。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当加强其发展。

    作者:吴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肝汤联合甘利欣(DG)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DG)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74例,按照随即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甘利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可给予甘利欣联合中药养肝汤治疗,不但疗效较好,且能帮助患者快速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明照;宋云娟;郎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傣医推拿按摩对运动损伤治疗的实用性研究

    没有健康,就不会有人类,更不会有人类文明的累积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健康的获得是需要预防、调理和维护。当下人们通过运动增加生活情趣,增强人们的体质,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损伤,困扰着人们,在治疗上出现一定的误区。而傣医推拿按摩,在运动损伤康复和治疗中,投入小,治愈能力强,效果显著。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2例体会

    胰腺炎有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之分,但它们的本质都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可以很快就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从而导致生命危险,因此胰腺炎必须尽快治疗。胰腺炎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治疗对胰腺炎的治疗也十分有效果。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佳、价格便宜等优势。但是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尚不清楚,总结近几年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中药淫羊藿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培霞;杨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F、S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F、SV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观察组EF、S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Dd、LVST、LPW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宋云娟;龙明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跟据中医分型分别给予中成药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行正规系统的运动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针灸采用体针治疗方法,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位为主。对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患肢运动功能评价( FMA )、FCA 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以及下肢Brunnatro m 评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两组下肢Brunnatrom评级、下肢FMA 积分和FCA 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下肢Brunnatrom 评级、下肢FMA 积分和FCA 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老年中风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并配合康复训练,效果良好。

    作者:吕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如何有效心理沟通

    大多数医院都有临床教学的任务,要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实习人员,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骨干既要干好自己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尽到带教老师的职责。使学生真正将在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沟通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沟通技能指对信息交流的熟练掌握,这种技能对于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病人)打交道的护士来说,是一种基本的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实习护士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

    作者:袁丽燕;吴银珠;黄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诊治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30例内膜息肉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造影、宫腔镜观察、组织检验等诊断措施。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和造影术的敏感率是93.3%,病理诊断确诊率是71.4%;宫腔镜的敏感率是96.7%,病理诊断确诊率是93.1%。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的敏感率是86.7%,病理诊断准确率是61.5%;宫腔镜敏感率90.0%,病理诊断准确率88.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要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优秀,宫腔镜和宫腔超声以及造影术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可以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条件,安全高效。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清洁质量控制

    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来手术器械(供应商提供给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广泛用于一些大中型医院,如关节置换手术器械、脊椎内固定手术器械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器械等,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为多层面医院开展手术提供了方便和机会。但由于这些器械在各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频率高,器械术后处理常常不规范,各医院监督的机制也常常缺失,致使器械的清洁质量得不到保证,医院感染隐患较大。如何控制外来器械的清洁质量乃至消毒灭菌质量,已成为医疗界的难题|。对此,我院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及时建立高效的外来手术器械清洁处理流程,确保了这些器械的安全使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急性胃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是9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7.8%,临床中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是94.4%,对照组是84.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快的恢复了健康。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五保”病人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农村五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在住院期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安全。结果:增强了护士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了五保老人住院护理危险因素的发生率。结论: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农村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的安全护理管理。

    作者:马永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被收治于重症监护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以及恢复的全过程,往往过多重视躯体因素和病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而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尤其对于ICU病房的清醒患者,特殊的病区环境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报道称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情监护、基础护理,还要积极地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配合医生的治疗。笔者对ICU重症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输液港在县级医院的使用与维护

    目的:探讨输液港在县级医院的使用与维护。方法:于2015年2月份在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率先进行了第1例输液港植入术,至2016年5月共为位患者进行了输液港的植入。另有7位患者在外院治疗带回输液港,我院静疗门诊给予维护及护理。结果:通过对13位输液港病人的使用与维护,顺利开展了输液港的新技术。结论:在县级医院,使用和维护好输液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蔡美云;王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