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燕;吴银珠;黄玲
身体功能训练是近些年来提出的先进运动训练理念之一,既能有效运动能力和效率,还能促进训练伤的恢复以及预防训练伤。训练伤是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有效的身体功能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训练伤的程度或预防训练伤,本文具体探讨身体功能训练对预防军事训练伤和体育竞技训练伤两个方面的作用。
作者:黄彩鸾;龙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患者满意度、肺功能、住院时间、所需费用。结果:观察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肺功能状况比对照组患者更好;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比对照组更少。2组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异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够明显的减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住院费用及时间,促进患者肺功能更快恢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可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基于咬合创伤性牙髓炎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对80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后发现,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直至第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因单纯咬合创伤造成的创伤性牙髓炎,做好预防措施,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徐自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术期采取标准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肾结石取净率927%,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可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
作者:周之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的分析患者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采取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普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就诊的1250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约为6.4%,表明其他因素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率具有统计意义。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且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整体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有效率,以及母乳喂养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95.4%)、总体有效率(98%)、母乳喂养成功率(100%)均高于对照组(74.5%、78.4%、66.7%)。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对于剖宫产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超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105例甲状腺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减少了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身骨显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代谢异常,由于其属功能性显像,灵敏度高,无创,具有比传统X线检查更早发现病灶的优势[1],因此在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检测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由于患者及临床医生对核医学知识的缺乏,造成患者及部分临床医生谈核色变,因此在骨显现前后的护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重点讨论乳癌患者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前后的准备和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让患者配合检查,以便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影像质量,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在老年人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来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眩晕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例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受试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观察椎动脉走形、内径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椎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2.25±0.41mm vs 3.34±0.38mm),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37.28±11.45cm/s vs 56.83±18.14cm/s)。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1.69%vs 4.71%)。观察组颈椎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2.16%vs 11.37%)。结论: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是一种无创的评价椎基底动脉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以为老年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鞠晓华;徐新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依据,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基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孟鲁司特钠,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评价。结果:治疗组(96.67%)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治疗组与对照组咳嗽恢复时间分别为(6.72±1.88)d、(10.24±1.97)d,且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柴淑敏;赵明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9月收集的32例Barrett食管(B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与病理检查结合对Barrett食管早期进行诊断。防治胃食管反流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重要手段。结论:EATs加PPIs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BE及BE伴异型增生的有效方法,使BE上皮消失或逆转为鳞状上皮,疗效可达70%~10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者及时手术切除。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魏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同时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重要的心身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1]。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用药依从性高低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光眼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用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决定青光眼治疗的效果[2]。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科对住院的47例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了6例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患者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各种并发症,如肺栓塞、气胸、咯血、胸痛、粒子移位的护理,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进行放射防护。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对收治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本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11例,气管切开者6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者7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及精心的监护与护理,本组17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例,植物人l例,死亡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急救措施落实,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效果。
作者:李程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接受结膜移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的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来分析,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B组使用结膜移盖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19例患者被治愈,2例失访,3例化脓性眼内炎。6例角膜穿孔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B组有27例被治愈,3例失访,8例结膜移盖脱落二次三次手术。B组的炎症控制和角膜透明性比A组高。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接受结膜移盖治疗的临床成功率比较高,效果好。
作者:朱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拔针按压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皮肤造成的伤害和身体痛苦。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试验组采用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出血、淤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淤血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良拔针按压法可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淤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伤口出血,无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西医治疗和功能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得以有效缓解,观察组腰腿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邹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因素与疾病危重度、年龄、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或切开、吸痰、卧床时间、留置胃管、药物使用、卫生环境等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正确的治疗外,应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作者:任莹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