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宋云娟;龙明照

关键词:曲美他嗪, 丹参滴丸,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F、S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F、SV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观察组EF、S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Dd、LVST、LPW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应用

    目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减少护理缺陷。方法:探讨风险因素发现和应对措施,使胸外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降到低值。结果:通过引用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应用,从而有效的降到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明显减少护理风险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优越性。

    作者:张静;高绪蕾;刘巧云;章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8例腺性膀胱炎围术期护理之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治疗后,采用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护理、药物灌注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有13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结论:通过充分了解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方面感受,有针对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邓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9例漂浮膝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漂浮膝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方法:针对于我院收治的漂浮膝损伤患者29例,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并根据HSS 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判定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膝关节的康复功能的使用。结果:在对漂浮膝损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治疗后,对29例患者进行7-38个月随访,平均21月,膝关节功能评定按Karl-strom及0lerud标准进行评价:优21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89.7%,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对漂浮膝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治疗,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邵雪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的心肺复苏实践操作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级护理系1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2名,实验组65名。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及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课程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考核成绩为(93.43±3.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75±2.66)分,(P<0.01)。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82.3%,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3.8%(P<0.05)。结论:对于急救护理学教学的心肺复苏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和探讨改良体位引流的方法治疗肺脓肿的护理干预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肺脓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体位引流组(A 组)和常规组(B 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24小时痰量、血气分析氧分压、病灶吸收情况及痰培养阳性率。结果:两组治疗以后后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引流在肺脓肿的干预治疗中有着更好的效果。

    作者: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

    血液是医疗重要资源,然而,输血具有较高风险,易造成受血人员身心受到伤害。基于此,临床输血救治过程中,需加强输血管理,控制输血风险因素,保证输血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此,笔者将在分析引发输血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究输血管理对策,为提高临床输血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姜立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偏头痛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头痛是一个影响大众健康的问题之一,约有64%~78%的人有头痛的经历,其中有9%~16%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典型偏头痛症状,它是一种周期性的血管性头痛,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46%[1]。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对病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偏头痛作为慢性疾病和疼痛疾病的一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马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在改善这些不足的方法。方法:利用一些现在的收集到的资料,系统地分析并且研究目前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定的改善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妇产科护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很多必要的措施,才能解决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妇产科护理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其解决的道路上进行了关键性的探讨。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作者:凌芳;吴毓新;孟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常见原因为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1]。近年来的实验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胃酸过多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作用衰弱等[2]。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各项护理也随之得到重视。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对其进行的饮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手术患者,对其术前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08例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前三因素为:对手术及麻醉不了解、担心手术时会很疼痛、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为妇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10月诊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8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按照一般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5.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的生活治疗,促进疾病的快速恢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钱帮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是72.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思治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衰老与抗衰老的中医理论探析

    目的:探究抗衰来与衰老的中医理论。方法:分析总结近几年有关抗衰老的中医理论。结果:分析总结发现,抗衰老的中医理论主要有体质说、邪实致衰说、脏腑阴阳虚损致衰说以及情志致衰说等方面。中医抗衰老治疗效果得到现代药理证实,说明其具有一定科学性。结论:衰老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不能单纯采用一种理论学说进行阐述,需要更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李明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肿瘤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特点,为甲状腺肿瘤患者找到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对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80名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临床表现。结果:通过手术治疗的临床表现以及终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方案更佳。

    作者:王德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的微创体外循环构建

    目的:探究如何构建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的微创体外循环。方法:将我院灌注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在术中低鼻温和灌注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观察组患者要长,其术后库血用量和24h胸腔引流量也显著大于观察组。结论:经股静脉、股动脉和上腔静脉插管来建立微创体外循环的方法可以满足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灌注要求,且创伤较小、易恢复,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转变护理理念,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强化护理效果考核机制,完善各方面护理指导,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且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明显的上升,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结论:在基层医院全面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工作规范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工作部门,制定和严格执行工作规范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则。本文分析了药剂师的工作职责和全静脉营养输液调剂作业规范两个方面。

    作者:王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烧烫伤的护理体会

    小儿好奇心特别强,但由于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回避反应迟钝,不能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及其后果,因此在监护人疏忽的情况下,易发生烧伤、烫伤等事故,特别是1-4岁小儿容易受到这类伤害。在烧伤病房的条件下,根据自身设施,努力创造佳环境,以便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的神圣使命。

    作者:彭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柴夏芩姜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以柴夏芩姜汤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铝碳酸镁治疗,疗程4-8周。结果: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总显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确切有效,且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莫志红;董湘玉;叶瑜;赵琦;莫志旭;陈颜;吴宁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