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与探究

马永兰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 感染, 问题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伴随的常见感染问题,从而总结应对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4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总结护理过程中伴随的感染问题和措施。结果:妇科病人感染率为4.1%,产科病人感染率为4.0;妇产科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引发妇产科感染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较易受感染的地方和步骤,加强管理,同时加强自身无菌理念,规范操作,从而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肺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和探讨改良体位引流的方法治疗肺脓肿的护理干预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肺脓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体位引流组(A 组)和常规组(B 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24小时痰量、血气分析氧分压、病灶吸收情况及痰培养阳性率。结果:两组治疗以后后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引流在肺脓肿的干预治疗中有着更好的效果。

    作者: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从身体、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方面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3例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并发症均痊愈。患者中,38例患者可自坐、翻身等活动,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路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成像、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效用。结果:恶性病灶占34.81%;Adler标准、弹性成像硬度等级标准下,不同级病灶良性、恶性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它三种方法,三种方法联合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超声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与CD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敏感度89.36%、特异度94.32%、阳性预测值89.36%、阴性预测值94.32%、符合率92.5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效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法、VTQ法各有优劣。

    作者:何孝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旅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旅行中常见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对1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70名患者在旅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0名患者存在问题有:忘带糖尿病急救卡30%,外出无家人陪伴17.1%,不能控制饮食12.9%,运动不能落实10%,不能按医嘱注射胰岛素7.1%,外出途中发生低血糖22.9%。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旅行途中易发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许榅玉;潘爱娣;余新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配合

    目的:探讨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配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食道癌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并进行科学的手术配合,在术后对手术配合效果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手术成功率高达100%,脏器损伤率为0,切口感染率4.8%,平均手术时间270.31士1.11min,平均出血量245.28士1.24ml。结论:在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科学的手术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效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素文;王艳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工作规范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工作部门,制定和严格执行工作规范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则。本文分析了药剂师的工作职责和全静脉营养输液调剂作业规范两个方面。

    作者:王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滋肾平肝息风汤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自拟的滋肾平肝息风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医辩证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包醛氧淀粉,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滋肾平肝息风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量、血β2-M 比较,两组间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是高血压肾病主要病机之一,滋肾平肝息风汤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肾病的有效药物,有着降压、改善贫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并传承的。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肝胆病房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实施内容,以及在肝胆病房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在肝胆外科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住院第一天起到出院期间分阶段、针对性实施的健康教育,该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患者满意度、肺功能、住院时间、所需费用。结果:观察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肺功能状况比对照组患者更好;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费用也比对照组更少。2组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异都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够明显的减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住院费用及时间,促进患者肺功能更快恢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可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症中的常见病,脑卒中后因为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导致抑郁,另外由于沟通障碍,肢体功能恢复过程长、速度慢,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加大,而抑郁情绪反之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阻碍病人的有效康复,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文献[1]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40%~50%,已成为脑卒中较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对其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影响,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感觉统合训练对认知落后脑瘫儿童的影响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认知落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46例3-6岁符合认知落后诊断标准(1)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对其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和常规训练,两组每周集中训练5d,每天50min,持续3个月,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IV)(2),评价训练效果。结果:所有认知落后患儿均有改善( P<0.0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入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认知水平有明显帮助。

    作者:徐欢岚;李明娣;顾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联合PBL和CBS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学生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病理学主要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CBS(Case Based Study,CBS)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和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二者各具特点。1969年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其主要强调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CBS则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场景,通过研讨进行学习教学,学生通过自身储备的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以案例为基础(CBS)和以问题为中心(PBL)的讨论模式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之一[1-2]。

    作者:蒲红伟;占琼;苏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静脉血管分级在内分泌病房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达到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4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根据血管情况进行浅静脉血管分级,观察组实行晨间专人穿刺,并对2,3级血管给予留置针穿刺及留置针管道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技术。通过对比观察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进行穿刺操作,可显著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及留置率,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穿刺质量,操作时间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作者:胡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自拟补肾固精方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治自拟补肾固精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全部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自拟补肾固精方治疗。经过30d的治疗,检查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31/38)、55.26%(21/38),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自拟补肾固精方对降低早期DN的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良好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卫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下肢骨折外固定架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第1例骨折外固定患者在专家指导下成功手术及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从此,本科开展了外固定架手术,通过对3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针道感染4例(4%)。结论:外固定支架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做到术前、术后科学细致的护理,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使并发症降至低,获得满意效。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手术治疗腱鞘囊肿的体会

    通过腱鞘囊肿病例治疗方法的体会,比较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疗效。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手术切除法治疗,实验组以反复冲击挤压法治疗。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均较少。

    作者:王先冬;王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195例病残儿鉴定结果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5年06月~2016年06月以来,在中医肛肠科进行手术诊治的70例慢性肛裂患者。参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划分(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和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2.86%),在治疗总有效率(100.0%)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91.43%)显著偏高,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其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杨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患者中挑选,按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实验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美托洛尔,治疗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的病症缓解率为92.0%,高于72.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作用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许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