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炜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肝脓肿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体温恢复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效果好,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西医治疗和功能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得以有效缓解,观察组腰腿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邹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是9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7.8%,临床中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是94.4%,对照组是84.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快的恢复了健康。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例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痊愈11例,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透析当中采用高钠透析对于低血压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9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5例,为两组患者均采用高钠透析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患者采用高钠透析的方法进行透析,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有效的降低透析当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徐子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驻马店地区自体输血开展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本地区推广自体输血提出建议。方法:制定自体输血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对2013年12月-2015年11月辖区内14家二级以上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2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展了自体输血,且仅开展了回收式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比例0.65%,制约因素与上级部门对自体输血没有强制性要求、没有经济效益以及责任风险大、增加工作量、缺少奖惩考核措施等相关。结论:驻马店地区自体输血比例偏低,应加强自体输血培训,增强医院输血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对自体输血的认知,制定自体输血强制性措施及奖惩措施推广自体输血。相关部门也应制定自体输血收费标准,将患者自体输血费用列入报销范围,支持、促进自体输血。
作者:岳挺;赵美芳;田保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魏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ICU 是医院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的中心,所有患者均需要行持续性的监测或脏器功能支持。由于治疗和护理的需要病房内常昼夜明亮、医疗仪器密集且采取特殊的管理制度。因此,全封闭式的管理、紧张的气氛、特殊的设备环境、强化治疗和护理会使患者感到一种难以解脱的压力,从而产生情绪障碍[1]。目前,恰当的镇静、镇痛治疗能有效减轻或消除危重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感受已成为共识。对患者开展镇静镇痛治疗可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而如何使患者保持安全和舒适是ICU镇静镇痛治疗的基本的环节。
作者:杨舒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于患者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间输卵管妊娠患者7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输卵管切除手术,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1、3、6个月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激素(LH)以及阴道B超测定双侧卵巢流血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AMH,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大收缩期血流、收缩末期血流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基础FSH、LH 、B2在手术后的1、3、6个月的比较以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非手术侧组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能够提高减少患者侧卵巢血供,但是会对卵巢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患者妊娠患者手术中尽量遵守患者的意见。
作者:卫丽辉;董海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手术出血情况、S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改善更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无痛人流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祥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教育路径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300例分娩孕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50例。两组定期进行孕前体检。研究组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期健康知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期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此次我院就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度进行的研究显示,孕产期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收治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结合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药学监护工作,分析营养支持方案对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到整个治疗和监护过程的重要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到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降低了治疗风险,提升了治疗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过程和药学监护管理工作后,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营养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商大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腔镜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针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康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通过术后的分析可知,实验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康复时间等方面都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腔镜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患者术中生理指标及恐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腹腔镜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不采取任何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正性暗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即刻(T1)、麻醉诱导后1分钟(T2)、手术开始5分钟(T3)及手术开始10分钟(T4)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情况及手术前后恐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期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SpO2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性暗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腹腔镜患者恐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术中。
作者:史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积极心理素质评分、自尊、自卑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素质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自尊感(SE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自卑感(F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心态,降低患者的自卑心理,终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寻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高位颈脊髓损伤的重症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管理、体温失调的护理、胃肠道功能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护理。结论:对高位脊髓损伤的重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更好地维系生命,恢复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慧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是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层级管理存在不足,今后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对策。研究新型管理体制、推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设备性能、增加管理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水平提高,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成就感,为医院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注入生机与动力。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把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的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神经内科中的一些基础护理,研究组的55例脑卒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这样的护理进行4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高达92.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1%;在在生活自理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舒适与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水仙;毛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治愈出院、3例出血有所减少、5例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要尽早给予出血原因的正确诊断,并给予胃部检查,及时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王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