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2015学年滨湖区学生伤害缺课分析

倪敏华;姬泽薇;王昌松;吴芳

关键词:湖区, 学生伤害, 因病缺课, 学生健康监测系统, 中小学校, 世界卫生组织, 疾病控制中心, 儿童, 意外伤害, 卫生管理, 伤害预防, 控制指标, 健康问题, 监测结果, 发展纲要, 发生规律, 幼儿园, 无锡市, 青少年, 课之间
摘要:意外伤害是青少年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半数儿童的死亡是由伤害所致。我国已将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指标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无锡市滨湖区于2011年2月正式启动了“江苏疾病控制中心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为掌握本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与学生因病缺课之间的发生规律,我们对全区43所监测学校2014-2015学年因伤害缺课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护理

    总结了6例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肺癌患者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各种并发症,如肺栓塞、气胸、咯血、胸痛、粒子移位的护理,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进行放射防护。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8名被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两种治疗方式。结果:中医疗法的治愈率高达95%,西医的治愈率为72%,由于两组差异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比性。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董以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常见创面伤口的换药处理及体会

    目的:分析常见创面伤口的换药处理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创面伤口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方式,通过本组患者换药处理方法总结工作体会。结果:本组201例外伤患者均严格按照病情,对其进行换药处理,且创伤均在短时间内愈合,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根据外伤创面伤口实际情况,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严格掌握创面伤口换药处理适应症,显著提高伤口愈合程度。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行开胸手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管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观察其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及有无出现各种不良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全部预后良好,康复出院。结论:对开胸手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存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内分泌科护士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性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内分泌科护士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情况,对他们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采取措施排解和释放他们工作中的压力,更好参与内分泌科护士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也有利于提出有效对策,帮助护士缓解和释放工作压力。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护士40例,用护士抑郁调查表、压力源表、焦虑评价表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和仔细的调查,掌握他们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来自护理专业和工作时间,焦虑值为(45.37±11.52)分,抑郁分值为(53.18±14.16)分,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调查分析还发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状态、人际关系、护理专业、工作量都成正相关。结论:为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更好参与内分泌科护士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医院应该综合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措施。护士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排解工作中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融入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中。

    作者: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Il3例AMI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干预组实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PCI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穿刺部位出血无统计学意义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尿潴留、HAMD、HAMA、失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护理指导,可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转变护理理念,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强化护理效果考核机制,完善各方面护理指导,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且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明显的上升,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结论:在基层医院全面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被收治于重症监护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以及恢复的全过程,往往过多重视躯体因素和病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而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尤其对于ICU病房的清醒患者,特殊的病区环境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报道称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情监护、基础护理,还要积极地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配合医生的治疗。笔者对ICU重症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44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8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抑郁自评表评分和血糖指数。结果:4周后,实验组SDS评分和血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大。

    作者:王文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1例全肺切除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1例全肺切除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管理运用。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护理、吸痰护理、人机对抗处理;脱机时病情观察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3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运用呼吸机治疗,均能够顺利脱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为妇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10月诊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8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按照一般临床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5.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的生活治疗,促进疾病的快速恢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钱帮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先天性无阴道的重建

    先天性无阴道是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MRKH综合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系双侧副中肾管在胚胎形成的4-12周内未能融合致阴道畸形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合并始基子宫或先天性无子宫。临床医生常因患者原发性闭经或性交困难发现此病,此类患者第二性征大多发育正常,有正常的倒三角女式阴毛和乳房发育,染色体核型为有正常的女性(46,xx)。临床的各种辅助手段(超声、MRI及腹腔镜)有助于诊断该病。

    作者:常兰;金延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教育路径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300例分娩孕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50例。两组定期进行孕前体检。研究组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期健康知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期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此次我院就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度进行的研究显示,孕产期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阻肺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了解整体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5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治疗与护理,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在实验组中施行整体护理办法,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收集治疗反馈信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接受常规护理的27名患者中,治疗有效率达65.3%,护理好评率为43.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0%,护理好评率为88.4%。结论:慢阻肺整体护理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正常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40例,正常分娩产妇42例,观察剖宫产与正常分娩产妇产后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产后剖个月宫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妇,剖宫产产妇产后阴道后壁、阴道前壁、子宫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妇。结论: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建议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以恢复盆底功能。

    作者:关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防护对策

    供应室护士由于职业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保障工作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应根据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职业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王姿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3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8例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人的护理应防治结合,通过整体护理,并根据护理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康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作者:任琰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探讨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血药浓度情况。方法:以2005年至2012年我院的40例万古霉素使用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用药后,接受了血药浓度检测,对患者的病历情况、年龄、性别等等情况均进行了详细记录,结合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这些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70%,其万古霉素DUI是0.79,性别的差异在血药浓度和谷浓度不会产生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的峰浓度主要影响因素,肾功能正常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比其万古霉素谷浓度差异性不大。结论:临床中进行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研究,发现,肾功能是影响其血药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使用该药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提前进行药物的调整。

    作者:许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成像、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效用。结果:恶性病灶占34.81%;Adler标准、弹性成像硬度等级标准下,不同级病灶良性、恶性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它三种方法,三种方法联合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超声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与CD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敏感度89.36%、特异度94.32%、阳性预测值89.36%、阴性预测值94.32%、符合率92.5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效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法、VTQ法各有优劣。

    作者:何孝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效果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层级管理存在不足,今后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对策。研究新型管理体制、推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设备性能、增加管理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水平提高,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成就感,为医院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注入生机与动力。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